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01-001)

作品数:27 被引量:199H指数:9
相关作者:周未齐振宏王景旭杨凡王瑞懂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水稻
  • 10篇基因
  • 6篇转基因
  • 6篇抗虫
  • 5篇影响因素
  • 4篇食品
  • 4篇实证
  • 4篇转基因食品
  • 4篇消费者
  • 4篇基因食品
  • 3篇对转
  • 3篇实证研究
  • 3篇农户
  • 3篇抗虫性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水稻品种
  • 2篇农杆菌
  • 2篇农杆菌介导
  • 2篇主成分

机构

  • 18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9篇周未
  • 8篇齐振宏
  • 8篇杨凡
  • 8篇王景旭
  • 5篇王瑞懂
  • 3篇陈浩
  • 2篇李胜清
  • 2篇王培成
  • 2篇于志晶
  • 2篇林秀峰
  • 2篇喻宏伟
  • 2篇林拥军
  • 2篇张文娟
  • 2篇刘华清
  • 1篇张小琼
  • 1篇田云
  • 1篇瞿阳
  • 1篇冉春燕
  • 1篇张集文
  • 1篇刘丽

传媒

  • 6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世界农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农村经济

年份

  • 3篇2012
  • 8篇2011
  • 13篇2010
  • 3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饲料饲养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与繁殖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生命表法研究了一种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稻纵卷叶螟幼虫能够完成生长发育并化蛹。幼虫历期28.1d,蛹历期10.1d,较水稻离体叶片饲养分别延长6.1d和1.7d。成虫单雌产卵41.6粒,较离体叶片饲养增加26.2%。幼虫种群存活率曲线呈死亡率-年龄降函数,与离体叶片饲养差异不显著。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种群净增殖率、内禀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7.6928、0.0884和1.0924,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较离体叶片饲养增加4.9d和1.3d,种群趋势指数为3.26,表明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李传明徐健杨亚军祁建杭郑许松王艳刘琴吕仲贤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繁殖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超级稻品种扩散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中国超级稻研发与推广势头良好,但存在品种缺乏普适性、良种良法不配套、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水稻生产规模小及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分析中国超级稻品种扩散现状,结合国外超级稻发展情况,为加快超级稻品种推广提供对策。
周未齐振宏王景旭杨凡
关键词:超级稻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100被引量:2
2009年
两优10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从紫恢100中系选的水稻新品系紫恢100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王德正吴爽王守海杜士云罗彦长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选育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16
2010年
利用对武汉市消费者关于转基因食品认知方面的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t模型和多分类有序因变量回归模型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王瑞懂王景旭周未杨凡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影响因素
Bt基因转化龙稻8号和龙稻9号初探
2012年
为提高水稻品种抗性,以特种稻龙稻8号和龙稻9号的成熟种子作为试验材料诱导形成胚性愈伤,分别用携带有pCDMAR-UBb-Hyg质粒单价Cry1Ab基因的菌株LBA4404和携带有pCDMAR-UBAC-Hyg质粒双价Cry1Ac+SCK基因的菌株LBA4404为Bt基因的载体,再以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实现Bt基因对龙稻8号和龙稻9号基因座的修饰。结果表明:两种质粒的转化率都在20%~30%,而两个品种的Bt蛋白表达阳性几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王彤彤孟英张喜娟唐敖孙兵董文军
关键词:水稻BT基因转化率分化率
不成熟要素市场下理性农户粮食生产中的技术选择——以湖北省稻农水稻品种的技术选择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进行研究发现,比较收益技术诱导假说可能更符合微观农户品种技术选择的实际。微观农户的个体理性有时与政府的集体理性并不一致,理性小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短期比较收益相对较高的技术来替代收益相对较低的技术。然而这种短期化技术选择对粮食生产全局的长期发展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整转变农户的收益预期来改变其对资源和环境等不利的粮食生产技术选择,进而推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齐振宏喻宏伟王培成冉春燕王瑞懂
转Bt基因抗虫光温敏核不育系T16S的选育及特性分析
2010年
将优质两系恢复系扬稻6号与去选择标记的转Bt基因恢复系明恢63杂交,并与扬稻6号回交后再自交,育成具有抗虫性的水稻恢复系扬稻6号,再用扬稻6号与广占63S杂交,采用PCR分析、试纸条检测、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合系谱选择农艺性状和育性鉴定,育成了具有转基因抗虫性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T16S。该不育系对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均表现为高抗,与两个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也保持良好的抗性;该不育系属于无花粉类型,不育期间花粉败育彻底,在14.5h长日下,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于23.5℃。
武晓智费震江张集文魏磊董华林周鹏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BT基因抗虫性选育
水稻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水稻虫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常常造成水稻减产,品质下降。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减少水稻虫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许多害虫也产生了抗药性。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水稻抗虫基因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抗虫基因的克隆、水稻遗传转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于志晶张文娟李淑芳金峰学林秀峰马瑞
关键词:水稻抗虫基因基因工程
农户新品种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0
2010年
对国内外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总体来说,关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研究较少,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实证研究则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
周未刘涵王景旭杨凡
关键词:农户技术采纳
中国大豆产出增长的要素贡献率测度与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基于影响大豆产出增长的三大因素—种植面积、资本投入、劳动用工,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了三大要素在中国大豆生产中的生产弹性及对大豆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8年,种植面积对中国大豆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资本投入,而劳动用工的贡献率为负。
冯良宣李雅坤田云
关键词:大豆贡献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