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0SQRL150)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沈章军田胜尼汤伟欧祖兰孙庆业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大科学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铜尾矿
  • 3篇尾矿
  • 2篇氮磷
  • 2篇白茅
  • 1篇代谢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分配
  • 1篇中华结缕草
  • 1篇生境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土壤种子库
  • 1篇土壤种子库特...
  • 1篇种子库
  • 1篇微生境
  • 1篇硝酸还原酶
  • 1篇磷酸酶
  • 1篇结缕草
  • 1篇还原酶
  • 1篇LINN

机构

  • 3篇合肥师范学院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沈章军
  • 2篇田胜尼
  • 2篇汤伟
  • 1篇欧祖兰
  • 1篇黄俊
  • 1篇孙庆业
  • 1篇何磊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生境中的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inn.) Beauv.)在生长初期氮磷营养分配
2012年
对铜陵杨山冲铜尾矿废弃地和同区农田系统、安徽大学校园、合肥旱地四种生境中的中华结缕草和白茅的根、茎、叶器官中氮(N)、磷(P)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结缕草和白茅这两种植物的根、茎、叶中氮和磷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植物体内养分的浓度在物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四种生境下两种植物体内氮和磷浓度均表现为叶>茎>根。两种植物各器官中磷的含量均低于氮的含量。铜尾矿中中华结缕草和白茅各器官内氮磷含量均低于其它三种生境,其中叶片的差异最少,表明它们已适应尾矿废弃地极端的营养贫瘠环境,以较小的养分要求完成了自身的生理生长过程。
沈章军何磊黄俊汤伟
关键词:中华结缕草白茅铜尾矿
铜尾矿自然定居白茅对体内氮磷的适时分配及叶片氮磷代谢调节酶活性动态被引量:5
2012年
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为铜尾矿废弃地的自然定居优势植物。以农田正常生长的白茅居群为对照,通过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白茅体内氮(N)、磷(P)营养浓度,叶片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等的研究,探讨铜尾矿胁迫下白茅在营养利用上的生理适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时期,白茅各器官内N、P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萌芽期,两居群白茅体内的N、P均主要集中于根状茎。在花蕾期、成熟期时,两居群白茅体内的N、P均向成熟叶片中迁移,叶片中N、P浓度均达到最高。但在衰败期时,铜尾矿居群白茅体内的N主要迁移到根状茎中,P在根状茎中的浓度也达到生长期中的最高值,而农田居群白茅成熟叶片内N、P浓度依然最高。铜尾矿白茅叶片N、P的再吸收效率分别为49.54%-65.22%和74.71%-98.71%,而在农田系统中分别为18.18%-52.81%和71.39%-84.07%;铜尾矿白茅衰老叶片中P达到完全再吸收的程度。铜尾矿白茅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生长旺盛期显著高于农田居群(p<0.05),是白茅加强对自身氮养分代谢活动调节作用的表现;同一生长时期白茅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两种生境间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但随着生长期的延长,白茅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这有利于生长后期衰老叶片中有机P的水解再吸收。可见,铜尾矿中生长的白茅通过对N、P养分的适时分配,提高营养成分的再吸收效率,调节N、P代谢相关调节酶活性的变化方式来减轻铜尾矿生境的营养胁迫。
沈章军孙庆业田胜尼
关键词:酸性磷酸酶铜尾矿白茅硝酸还原酶
铜尾矿废弃地与相邻生境土壤种子库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6
2013年
土壤种子库是植被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决定了群落的演替方向。对铜陵杨山冲尾矿库6个植被群落及相邻两处生境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内各植被群落种子库的种子密度间存在较大差异,变化范围为57—593粒/m2,平均种子密度为370粒/m2,尾矿坝体和周围山体种子库种子密度分别为999和121粒/m2,各样地土壤中种子均主要集中在0—5 cm范围内。尾矿种子库与坝体种子库间的相似性指数大于其与周围山体种子库的相似性指数,但尾矿内各植被群落种子库间的相似性较差,相似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08—0.636。可见,群落微生境对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和物种组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尾矿种子库种类与地上植被的平均相似指数为0.355,低于坝体种子库种类与地上植被相似性系数。3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坝体>尾矿>山体。尾矿种子库在农田土壤中萌发并正常生长的幼苗为16科44属53种,而在尾矿基质中仅为9科36属45种,均以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萌发和生长状况较好,这3科构成了尾矿地上植被的主要类型。尾矿种子库在尾矿基质中萌发成活率为62.2%—91.2%,约为坝体和山体土壤种子库在尾矿基质中萌发成活率的2倍。说明,组成尾矿种子库的种子大部分已经适应了尾矿的极端恶劣环境或者其本身就是耐性极强的植物类型。
沈章军欧祖兰田胜尼汤伟
关键词:铜尾矿微生境土壤种子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