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221462)

作品数:19 被引量:250H指数:6
相关作者:魏贤勇宗志敏赵跃民段晨龙骆振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枣庄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胜利褐煤
  • 3篇褐煤
  • 2篇热溶
  • 2篇链烷基
  • 2篇GC/MS
  • 2篇GC/MS分...
  • 1篇电化学反应器
  • 1篇电路
  • 1篇电路板
  • 1篇电选
  • 1篇电子输运
  • 1篇多孔
  • 1篇多孔碳
  • 1篇烟煤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物催化剂
  • 1篇氧化亚铜
  • 1篇液固
  • 1篇液固流化床
  • 1篇乙酸

机构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枣庄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徐州工业职业...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自然资源部天...

作者

  • 7篇魏贤勇
  • 6篇宗志敏
  • 4篇赵跃民
  • 3篇丛兴顺
  • 2篇段晨龙
  • 1篇田雷雷
  • 1篇庄全超
  • 1篇李小川
  • 1篇伍玲玲
  • 1篇刘颀
  • 1篇何敏
  • 1篇路瑶
  • 1篇陶东平
  • 1篇王启立
  • 1篇秦云飞
  • 1篇刁智俊
  • 1篇吕波
  • 1篇王立章
  • 1篇位艳宾
  • 1篇王旭

传媒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胜利褐煤水热解聚物中正构烷基环戊烷的富集与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胜利褐煤在240oC下的Na OH/水中热溶2 h得到水热解聚物(TW).向TW中加入盐酸使其形成微固相-液相状态,然后在超声波辐射下依次用石油醚、环己烷、二硫化碳和苯对TW进行分级萃取获得萃取物1到4(E1到E4).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在E4中检测到了8种偶碳长链烷基环戊烷(C20-34),它们可能是煤中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温和水热解聚结合微固液萃取是分析低阶煤中有机质的有效方法.
丛兴顺李敏王雪任崇桂宗志敏魏贤勇
关键词:褐煤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废弃电路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废弃电路板的资源化回收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沿课题.针对电路板复杂组分难以有效分选的特点,设计开发了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和新型流体分布器.强化物料按密度分离过程,实现堆积物料的二次分选,提高分选回收率.当进水流量为1.50m3/h,充气量为2.00m3/h,矿浆浓度为150g/L,分选床倾角为40°时,金属的分选回收率可达95.51%.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了回收率与实验操作条件之间的二次方模型,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吻合,残差、平衡值、学生化残差、库克距离均能达到预测精度的要求,为应用充气式液固流化床控制电路板破碎产物的有效分选提供了理论指导.
段晨龙赵跃民伍玲玲盛成周晨阳蔡鲁惠
关键词:废弃电路板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
胜利褐煤二硫化碳-丙酮萃取物的超临界醇解物的GC/MS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胜利褐煤经CS2-丙酮混合溶剂(V/V=1 1)萃取获得萃取物EM,EM在300℃的甲醇中热溶2 h获得热溶物ET.对EM和ET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在EM中有43种GC/MS可检测组分,而在ET中检测到了132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32种在EM中未检测到的甲酯类化合物(MAs)和16种酚类化合物.分析了MAs和酚类化合物的形成机理,得出了胜利褐煤CS2-丙酮可溶大分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的4种结构单元.本文提供了一种研究煤中可溶大分子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弥补了GC/MS在检测大分子化合物时的不足.
丛兴顺宗志敏魏贤勇
关键词:胜利褐煤气相色谱热溶
磁铁矿粉在气固分选流化床中的塌落行为研究
2014年
在外径为180 mm的气固分选流化床中用高速动态摄像仪对磁铁矿粉的床层塌落行为进行观察,绘出其塌落曲线,引入塌落速度Uc,床层膨胀率RBE和标准塌落时间TSC 3个参数来表征塌落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磁铁矿粉呈现出类似B类颗粒塌落特征,没有明显的受阻沉降阶段和浓相压缩阶段,并且细颗粒的滞气能力明显好于粗颗粒的滞气能力,为拓宽气固流化床干法选煤加重质的粒度范围提供参考。通过对塌落机制的分析,提出气固流化床床层塌落速度计算模型Uc=(U-Umf)4Hf/(Hf+Hs),其计算值与实际的测量值吻合较好。
秦云飞骆振福赵跃民吕波陈彩静付芝杰黄伟李强
关键词:磁铁矿粉气固流化床塌落
胜利褐煤在乙酸乙酯中热溶物的化学组成与热溶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在300℃下,胜利褐煤在乙酸乙酯中热溶2h,对所得热溶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离子阱质谱(DARTIS/IT-MS)分析.GC/MS共鉴定出127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芳烃、酚类、烷烃、烯烃、脂肪酸乙酯及含氮有机物等,其中芳烃和酚类含量较高,特别的是检测到一系列的直链烷基苯(LABs).LABs与煤大分子骨架存在着强的π-π相互作用及相互缠绕,常温下难以萃取.由于乙酸乙酯具有π电子和n电子,在加热条件下可有效削弱煤中的非共价键作用;同时,乙酸乙酯能与煤中的脂肪酸反应生成脂肪酸乙酯,还可以定向打断煤中的酯键.DARTIS/IT-MS分析表明,热溶物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70~530之间,最高达740,且成正态分布.
丛兴顺宗志敏李敏王万里魏贤勇
关键词:热溶直链烷基苯
CeMn_xAl_(12-x)O_(19-δ)复合氧化物催化燃烧低浓度CH_4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氨水或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制备了Ce和Mn以不同取代量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eMnxAl12-xO19-δ(x=0,1,2,3),用于低浓度CH4催化燃烧.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测试了CH4催化燃烧的转化率.应用XRD分析了复合氧化物的相组成,气体分析仪表征了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以NH4HCO3为沉淀剂制备的CeMnAl11O19-δ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4.102m2/g;随着Mn取代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在Mn取代量x=2时,CH4催化燃烧反应活性最高,相应的起燃温度T10为445℃.
刘建周朱绎桦张晓军丁明雷段利叶魏贤勇
关键词:氧化物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共沉淀法催化剂制备
TiO_2-AC电催化氧化含酚废水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负载型活性炭颗粒。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其进行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TiO2晶粒主要以锐钛矿及金红石相填充于AC孔径之中,并形成均匀连续的负载膜;以TiO2-AC/AC分别作为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的填充物质对苯酚废水进行了电催化氧化对比性研究,引入表征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传质特性的传质系数km计算阳极和粒子电极对苯酚废水的氧化选择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酚废水浓度600 mg/L,操作电压为4.0 V,30 A/m2电流密度,流速0.6 L/h反应条件下以TiO2-AC为填充颗粒时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体系的传质系数4.032×10-6m/s大于以AC为填料时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的传质系数3.281×10-6m/s,电化学反应电荷控制阶段进程延长0.21 h,苯酚废水COD的去除率由73.2%提高至80.4%,体系电流效率亦由40.2%增加至49.5%,能耗降低2.01 kWh/kg COD;TiO2-AC/AC作为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填充颗粒对苯酚废水的选择氧化系数分别为0.74和0.80;紫外吸收光谱表明,TiO2-AC/AC作为填料电催化氧化苯酚废水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降解路径。
李鹏赵跃民王立章张波张静
关键词:传质系数紫外吸收光谱
石墨烯包裹Cu_(2+1)O/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被引量:5
2013年
半导体的能级结构和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的结构及性质对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优化半导体相的能级结构和金属-半导体接触界面的势垒是增强金属-半导体型复合电极材料导电能力,提高复合电极材料储锂性能的重要途径.采用水热反应-原位热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包覆Cu2+1O/Cu复合材料.根据SEM和XRD研究结果,Cu2+1O(金属过剩型Cu2O)和Cu复合体被均匀包裹在柔性石墨烯层中.充放电结果表明,石墨烯包裹Cu2+1O/Cu复合材料电极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50 mA g-1充放电的首周充电和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73和438 mA h g-1,6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84%;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表明石墨烯包裹Cu2+1O/Cu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界面的结构和优异的导电性能.
田雷雷魏贤勇庄全超宗志敏孙世刚
关键词:石墨烯氧化亚铜异质结电子输运
微波辐射下神木-府谷烟煤有机质的溶出规律及组成结构被引量:2
2016年
提高煤中有机质的可溶性,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中可溶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本文在微波辐射下对神木-府谷烟煤(SFBC)进行溶剂萃取,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以及溶剂类型对SFBC萃取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萃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微波辐射40min时,SFBC的萃取率随微波功率的提高而降低,微波辐射10、20和30min时,SFBC的萃取率随微波功率的提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SFBC的萃取率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关,在介电常数较小的四氢呋喃中萃取率最高(5.6%);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和芳烃组成,推测脂肪烃和小分子的芳烃较易从煤的大分子网络中游离出来.
位艳宾季剑波徐彦红魏贤勇宗志敏
关键词:微波辐射GC/MS分析
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62
2013年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可制备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在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能源与化工行业中,木质素作为替代原料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要实现木质素的利用,必须首先充分了解木质素的组成与结构特征。然而,由于木质素来源的多样化和结构的复杂性给了解木质素的组成结构带来巨大的困难。本文以揭示木质素的化学组成为出发点,分析比较了应用于木质素结构研究的分离提取、转化以及分析测试等方法与技术,重点阐述了木质素结构研究最新进展,包括木质素的组成单体及其连接方式、生物合成过程、模型化合物的反应和木质化理论体系等,概述了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在聚合物材料、树脂、炭纤维、活性炭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相关难点问题。
路瑶魏贤勇宗志敏陆永超赵炜曹景沛
关键词:木质素木质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