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5JC14046)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夏照帆唐洪泰韦多程大胜马兵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烧伤
  • 2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类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地平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动力学现...
  • 1篇血症
  • 1篇液动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血症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夏照帆
  • 3篇唐洪泰
  • 2篇王光毅
  • 2篇肖仕初
  • 2篇马兵
  • 2篇韦多
  • 2篇程大胜
  • 1篇贾一韬
  • 1篇陈旭林
  • 1篇葛绳德
  • 1篇贲道锋

传媒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的活化情况。方法采用浸水-束缚应激的方法制作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应激前(0min)及应激5-360 min过程中设不同时相点处死大鼠,共9组,每组5只。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胃黏膜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核因子抑制蛋白(hoBs)降解水平,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NF-κB下游效应分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CINC)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处理15 min内可见大鼠胃黏膜NF-κB迅速呈双相模式活化,其峰值出现于应激45 min和360 min,分别为应激前正常水平的(10.6±1.3)倍和(8.9±1.2)倍(P<0.01);抗体supershift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的NF-κB主要为p50/p65异二聚体。NF-κB活化第1相和第2相分别伴有明显的IκBα和IκBβ降解。应激15-30 min时TNF-α、IL-1β、CINC-1和ICAM-1基因转录明显上调,iNOS基因上调发生在应激30-90 min时,应激360 min时这些基因表达仍持续增加。结论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发生于浸水-束缚应激大鼠应激早期的胃黏膜中,可能在胃黏膜促炎性基因的过度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贾一韬韦多陈旭林夏照帆
关键词:NF-ΚB
尼莫地平在烧伤后早期细胞保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笔者单位2001—2004年收治的25例单纯热力烧伤患者(有严重基础病变者除外),分为对照组(12例):年龄(36±11)岁,烧伤总面积(77±11)%,其中Ⅱ度(41±13)%、Ⅲ度(36±13)%TBSA;治疗组(13例):年龄(38±11)岁,烧伤总面积(75±10)%,其中Ⅱ度(36±11)%、Ⅲ度(39±11)%TBSA。两组患者伤后行液体复苏的时间分别为(2.5±0.7)、(3.0±0.9)d。
王光毅唐洪泰马兵程大胜肖仕初夏照帆
关键词:烧伤后细胞保护尼莫地平TBSA基础病变烧伤患者
c-Jun氨基末端激酶抑制剂减轻烫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烫伤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以表格随机法分为假伤组、烫伤对照组和烫伤+SP600125组。将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其中假伤组以常温模拟烫伤过程)。伤后第4天进行葡萄糖钳夹实验(烫伤+SP600125组在实验开始前2 h给予拮抗剂SP600125),检测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磷酸化丝氨酸307(Ser307)和酪氨酸的活性变化,并比较各组磷酸化JNK表达水平。结果(1)葡萄糖钳夹实验:假伤组、烫伤对照组和烫伤+SP600125组100 g/L葡萄糖输注率分别为(12.33±0.42)、(6.61±0.27)、(11.11±0.68)mg·kg-1·min-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烫伤对照组与假伤组比较,肌肉组织IRS-1磷酸化Ser307和磷酸化JNK活性明显升高, IRS-1磷酸化酪氨酸活性明显降低(P<0.05)。烫伤+SP600125组与烫伤对照组比较,肌肉组织中IRS-1磷酸化Ser307和磷酸化JNK活性降低而IRS-1磷酸化酪氨酸活性增加。结论SP600125通过抑制JNK磷酸化而降低IRS-1磷酸化Ser307活性,可部分减轻烫伤后胰岛素抵抗发生。
陈新龙夏照帆韦多贲道锋唐洪泰葛绳德
关键词:烧伤高胰岛素血症丝氨酸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指导液体复苏的可行性。方法 (1)致家犬50%TBSA Ⅲ度烧伤,分别于伤前及伤后各时相点测量以下指标:Swan-Ganz漂浮导管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测定心率、主动脉血流量(ABF)、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心室峰值流速(PV)、左心室血流最大加速度(ACC)和外周血管阻力(TSVR)。(2)选择1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于伤后24h内测定上述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烧伤犬在无治疗情况下,CO与ABF均持续下降,二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1);伤后心肌收缩力指标ACC、PV和心室前负荷指标LVET持续下降,后负荷指标TSVR则明显增加。接受治疗的临床患者,表现出自身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规律,由早期的“低排高阻型”转变为伤后24h的“高排低阻型”。结论 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用于大面积烧伤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具有无创、连续、快速、同步的特点,能提供“全景式”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变化趋势,达到优化输液管理的目的。
王光毅肖仕初唐洪泰马兵程大胜夏照帆
关键词:烧伤多普勒血液动力学现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