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40019)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龙军王敏桂祖胜刘冬梅薛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安庆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黄河
  • 2篇有机碳
  • 2篇干流
  • 1篇溶解有机碳
  • 1篇三峡工程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无机碳
  • 1篇咸水
  • 1篇流域
  • 1篇颗粒有机碳
  • 1篇化学风化
  • 1篇黄河干流
  • 1篇黄河口
  • 1篇黄河流域
  • 1篇耗水
  • 1篇耗水量
  • 1篇河流域
  • 1篇长江
  • 1篇长江干流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安庆市环境保...

作者

  • 4篇张龙军
  • 1篇刘志媛
  • 1篇刘冬梅
  • 1篇温志超
  • 1篇王宝森
  • 1篇桂祖胜
  • 1篇张向上
  • 1篇王亮
  • 1篇王敏
  • 1篇薛明

传媒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江干流有机碳的时空输运特征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2006-04,2008-04,2008-05沿长江干流采集表层水样,并于2006-05~2007-05在下游大通站进行每月2次、为期1 a的连续观测,测定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及总悬浮物(TSM)。结果表明:长江重庆以上江段DOC浓度较低,重庆至河口由于人为污染排放DOC表现出高值;干流POC与TSM显著正先关,POC%(TSM)随TSM含量增大呈负指数关系下降。大通站有机碳浓度及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2006-06~2007-05全年经大通站进入河口的DOC、POC通量分别为1.17×106tC和1.88×106tC,其中洪季(5~10月)输运的有机碳占到总有机碳的70%,组成以颗粒态为主。三峡水库135 m及156 m蓄水后,泥沙在库区的沉降作用显著影响长江POC的输运特征及入海通量;从目前观测结果看,三峡库区DOC浓度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可能与水库运行时间尚短有关。
王敏张龙军桂祖胜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长江三峡工程
黄河流域硅酸盐风化的讨论(2)——流域耗水量对化学风化消耗大气CO_2的贡献被引量:4
2011年
由于流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使河流下游径流量降低,因此研究流域化学风化时必须考虑耗水量的贡献。本文根据课题组2007年黄河流域的化学风化数据,结合流域耗水量,重新估算了黄河流域硅酸盐风化大气CO2的消耗量和消耗率,分别为19.92×109mol.a-1和26.50×103mol.km-2.a-1。黄河流域耗水量对硅酸盐风化消耗大气CO2的贡献已经达到了入海径流量所表征的数量级。针对黄河流域岩石分布类型复杂的特点,作者提出了分段考虑耗水量的计算方法,定量给出了黄河上、中、下游硅酸盐风化CO2的消耗量和消耗率。黄河流域硅酸盐风化CO2消耗率上游>中游>下游,消耗量中游>上游>下游。上、中游硅酸盐风化CO2的消耗量分别为下游的33和37倍左右。
张龙军王宝森薛明王亮温志超
关键词:黄河耗水量
黄河干流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2003—2009年多个航次对黄河干流DOC(溶解有机碳)和POC(颗粒有机碳))及相关参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TSS(颗粒悬浮物)为91.42~8188 mg/L,POC为0.65~24.20 mg/L,POC%(POC/TSS×100%)为0.44%~2.21%,DOC为1.57~4.77 mg/L,有机碳沿程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花园口水文年调查中有机碳含量与流量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POC主要受冲刷影响,而DOC在不同季节分别体现出冲刷、稀释或浓缩效应。修建水库和调水调沙这2个显著的人为干扰活动对黄河有机碳的性质及输运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库区自生源对有机碳的贡献明显大于干流,DOC/POC为6.64~12.00,DOC是有机碳的主要形式,同时水库截流,颗粒物沉降降低了颗粒有机碳的输运量,而调水调沙却加强了有机碳的输运,该时期DOC/POC为0.01~0.47,POC是有机碳输运的主导形态。
刘冬梅张龙军
关键词:有机碳黄河
黄河口春、秋季节无机碳的行为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根据2009年5、9月黄河口考察航次数据,结合2004年9月和2006年4月的调查结果,讨论了春季与秋季黄河河口过程中无机碳的行为、差异,以及调水调沙对黄河口无机碳输运过程的影响,并采用黑白瓶法对黄河口不同盐度水体进行现场培养,验证浮游生物活动对DIC的消耗。结果表明:春、秋季节黄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无机碳的输运形态和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CO2在淡咸水混合过程中迅速下降,DIC在低盐区发生了亏损,淡水端DIC浓度越大亏损区间越大。夏季调水调沙后大量泥沙在口门附近沉积形成的拦门沙群使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在较短的距离内完成,也可导致秋季DIC的亏损区间小于春季。浮游生物活动对CO2的消耗是导致黄河口低盐度区发生DIC亏损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伴随有碳酸钙沉降对DIC的清除作用。
刘志媛张龙军张向上
关键词:无机碳黄河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