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39005)

作品数:154 被引量:1,611H指数:23
相关作者:陈晓宏王兆礼梅亚东汪丽娜陈子燊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9篇水利工程
  • 57篇天文地球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流域
  • 23篇径流
  • 19篇东江流域
  • 17篇洪水
  • 14篇水文
  • 12篇水资源
  • 11篇水库
  • 10篇小波
  • 8篇需水
  • 8篇海平
  • 8篇海平面
  • 7篇气候
  • 7篇珠江口
  • 7篇小波分析
  • 7篇径流量
  • 7篇海平面上升
  • 7篇防洪
  • 7篇COPULA...
  • 6篇北江流域
  • 5篇需水预测

机构

  • 129篇中山大学
  • 31篇武汉大学
  • 3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3篇广东省水利厅
  • 10篇河海大学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10篇广东省教育厅
  • 8篇广东省近岸海...
  • 8篇学研究院
  • 7篇广东商学院
  • 5篇南京水利科学...
  • 5篇中水珠江规划...
  • 4篇广州大学
  • 4篇三峡大学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福州大学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作者

  • 98篇陈晓宏
  • 21篇王兆礼
  • 21篇梅亚东
  • 19篇汪丽娜
  • 16篇陈子燊
  • 12篇孔兰
  • 12篇林凯荣
  • 11篇杜建
  • 11篇彭涛
  • 10篇李粤安
  • 9篇刘曾美
  • 8篇谢平
  • 8篇涂新军
  • 8篇陈栋为
  • 7篇陈志和
  • 7篇周研来
  • 7篇李艳
  • 7篇许银山
  • 7篇张强
  • 6篇路剑飞

传媒

  • 13篇水文
  • 13篇生态环境学报
  • 1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0篇中山大学学报...
  • 9篇自然资源学报
  • 8篇水电能源科学
  • 8篇人民长江
  • 6篇水力发电学报
  • 6篇灌溉排水学报
  • 5篇水利学报
  • 5篇水科学进展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水资源研究
  • 4篇湖泊科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地理学报
  • 3篇水利水电科技...
  • 3篇热带地理
  • 3篇人民珠江
  • 3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4
  • 19篇2013
  • 30篇2012
  • 39篇2011
  • 45篇2010
  • 26篇2009
  • 3篇2008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区域优势理论的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揭示不同区域水资源利用变化之间的空间关系,借鉴经济学中的区域优势理论,对中国水资源2001—2006年间水资源利用的区域优势及其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山东、河南、四川、海南和河北五省农业用水优势处于前5位,并呈增加趋势,使得这些省份的农业用水优势得到加强;非农业用水优势明显增加的为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浙江,其增幅均在0.2以上,而非农业用水优势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的是天津和辽宁,其下降幅度均在0.4以上。②中国水资源利用的区域优势在其演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经济、社会、自然等3种驱动因素,它们在全国范围内主导着水资源利用区域优势的演化,同时也主导水资源利用结构的演进。
刘德地陈晓宏李梅楼章华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水文要素变异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48
2010年
重点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文要素变异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①综述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研究的定性和定量2类成果,分析了作为揭示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机理的综合驱动因子的研究现状,剖析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定量化研究的方法模式;②综述了水文要素时间序列变异特征及变异点位置的识别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的统计识别方法和差异信息熵等新技术、新理论在变异点识别中的应用,简析了目前研究尚不多的水文要素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③描述了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要素影响的2类主要方法:分项调查法和水文模型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系统作用的驱动机理模型,综述了农区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贡献分解方法。通过综述,指出了现有人类活动水文效应、水文要素变异性识别、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驱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变异驱动机理及贡献分解研究,加强水文要素时空变异特性的诊断,重构水文要素变异环境下洪涝极值等特征量及其重现期的新概念和新定量等。
陈晓宏涂新军谢平李艳
关键词:水文要素
广东西江北江洪水联合概率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基于Copula函数分析了由思贤滘连通的广东西江水文站-马口和北江水文站-三水构成的两个样本的洪水联合概率分布特征,获得如下结论:经过优选的马口、三水洪水边缘分布可分别由P-III型和GEV表示;拟合优度检验指标表明二者的最优连接函数均为Archimedean copula类的Gumbel-Hougaard Copula;重现期介于10~500 a之间的马口、三水洪水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的洪水设计值相对差值大约介于0.6%~1.5%之间;基于条件概率计算的两站相同设计频率洪水的遭遇概率都大于88%。
陈子燊刘曾美路剑飞
关键词:COPULA函数拟合优度检验
水东湾近岸海域双向射流系统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了水东湾动力场,探讨了沙坝-澙湖型潮汐汊道地貌结构下的双向射流体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落潮射流体受东侧岸线束缚,发育不对称,西侧自由发展,东侧表现为附壁射流;涨潮射流体西侧发育附壁射流,东侧边界基本不受地形影响,为自由射流。澙湖及通道内余流均指向口外,通道外余流则表现出中间落潮优势带与两侧涨潮优势带的复合结构。在通道两侧存在一对反向的环流结构,东侧发育微弱的逆时针环流,西侧发育强劲的顺时针环流。
杨留柱刘宏坤任杰喻丰华
关键词:潮汐汊道
广东省矿泉水的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被引量:4
2012年
广东省矿泉水资源丰富,形成条件好。文章搜集了广东省矿泉水现状以及开发方面的各项数据信息,通过整理比对,发现广东省矿泉水具有分布范围广、分布与地质构造的走向大体一致、品种全、储量丰富以及补给条件好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源地污染、开发力度有待加强以及市场指导力度弱。再借鉴国内外矿泉水开发利用的经验,对广东省矿泉水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布点、加强矿泉水资源保护、适当加大开发力度与科学规划矿泉水市场的建议,并认为应使矿泉水产品多样化、系列化,联合旅游业,扩大消费领域,使广东省矿泉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民。
施宁宁卓文珊刘祖发王亚雄黄淑娴徐珲李文斌
关键词:矿泉水
基于投影寻踪的防洪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防洪风险因风险主体而异的特点,以防洪系统脆弱性描述临灾时承灾体的损失程度,选取影响临灾破坏程度的因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用评价因子分级标准驱动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防洪系统脆弱性的新途径。实例的评价结果符合北江下游的防洪态势,表明该模型方法可行、合理有效。
张灵陈晓宏
关键词:投影寻踪防洪风险PURSUIT北江下游承灾体
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及评估模型
2011年
城市水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对维护城市水资源及环境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城市水域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出发,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研究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及模型。研究表明,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六位一体"调控具有时空层次性、综合性、阶段性特征,灰色评估模型可定量评估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程度,随着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其六位一体度亦随之增高。选取我国著名水域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进行案例比较研究,为我国城市水域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于海霞徐礼强陈晓宏张强
北江流域历年洪水强度大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北江流域石角站为研究对象,利用目标转换式将投影寻踪模型的约束去除,并通过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的自适应搜索,寻找到最优投影向量。结果表明:人工鱼群优化的无约束投影寻踪模型进行洪水强度大小比较时,有利于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性能的发挥,并且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中,北江流域石角站2006年的洪水是1954-2006年53 a强度最大的洪水,此外1964、1966、1968、1982、1994和1997年的洪水强度也较大,仅次于2006年。这说明北江流域的洪水情势不容轻视,要加强北江流域的防洪工作,确保北江大堤的防洪能力。
汪丽娜陈晓宏
关键词:人工鱼群算法
考虑水文变异的黄河干流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被引量:32
2011年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水文变异,变异前后样本总体分布显著不同,即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水文状况,打破生态平衡。本文使用滑动秩和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水文变异,并对水文变异成因做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变异前各月平均流量序列用线性矩法推求GEV分布参数,求出概率密度最大流量,并将其视为相应月河道内生态流量。本文用该法计算黄河干流7站各月河道内生态流量,即得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分析表明,考虑水文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水文变异后,黄河流域干流各水文站满足生态需水的频率大大降低,汛期降低幅度比非汛期大;黄河生态系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李剑锋张强陈晓宏江涛
关键词:黄河
河口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对目前有关河口生态需水的内涵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河口生态需水研究的总体情况和主要计算方法,提出了当前河口生态需水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彭涛; 陈晓宏; 刘霞; 汪丽娜;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