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重大科技专项
- 作品数:142 被引量:559H指数:11
- 相关作者:史文库杨利民张树敏张嘉保柯俊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乳香炮制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及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乳香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并测定乙酸辛酯等4个成分的含量。方法提取乳香及炒乳香、醋乳香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其成分,并利用Xcalibur 4.0软件及NIST 2.0质谱数据库对相似度≥80%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数据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GC法同时测定乳香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中柠檬烯、乙酸辛酯、芳樟醇、正辛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从乳香、炒乳香、醋乳香挥发性成分中均鉴定出13个成分,主要为醇类、烯烃类和酯类等,均以乙酸辛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23.86%、37.80%、53.86%。柠檬烯、乙酸辛酯、芳樟醇、正辛醇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66~0.0664、0.1792~1.7920、0.0037~0.0370、0.0328~0.3280(r均大于0.999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6%、100.02%、99.13%、98.66%(RSD≤2.16,n=6)。乳香中4个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16.27%、0.36%、2.26%,炒乳香中分别为0.85%、17.58%、0.66%、3.47%,醋乳香中分别为0.50%、19.75%、0.58%、3.34%。与乳香比较,炒乳香和醋乳香挥发性成分中乙酸辛酯、芳樟醇、正辛醇、柠檬烯的平均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炒乳香比较,醋乳香中柠檬烯、芳樟醇、正辛醇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降低,乙酸辛酯的平均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乳香经炒制和醋制后,所含挥发性成分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所不同,乙酸辛酯等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
- 汪莹张玉珊孙丽平陈昊媛王庆闫凯莉齐滨刘莉
- 关键词:乳香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
- 兼具馈能与主动抗侧倾功能的电控液压悬架系统设计与研究
- 2023年
- 为解决特种车辆或载重车辆在极端工况下易侧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具馈能与主动抗侧倾功能的电控液压悬架系统。对该悬架系统的主动抗侧倾模式和馈能模式进行了功能原理设计与分析;针对主动抗侧倾模式与馈能模式,构建了电液悬架系统仿真模型;设计了电液悬架系统主动抗侧倾模糊PID控制策略和侧倾力矩分配方案,以及执行机构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Simulink、TruckSim和AMESim仿真软件,搭建了电液悬架系统主动抗侧倾控制策略联合仿真平台;对装配有电液悬架系统的车辆模型在极限工况下的抗侧倾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对车辆在随机路面激励输入下的馈能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装配该电液悬架的特种车辆具备较强的防侧翻能力,并具有较好的悬架运动能量回收潜力。
- 王军年刘哲孟令帅付铁军李静汪震
- 关键词:特种车辆模糊控制
- 菟丝子制饼工艺的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优化菟丝子制饼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浸润时间、蒸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金丝桃苷含量,外观性状评分及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制饼最佳炮制工艺为取净菟丝子适量,料液比5∶1,闷润时间24h,蒸煮时间2h。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简单可行,为规范菟丝子饼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 闫凯莉汪莹王庆张玉珊齐滨刘莉
- 关键词:菟丝子
- 自引发式堆肥装置对玉米秸秆堆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为提高我国北方地区秸秆收获后的堆肥效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自行设计自引发式堆肥装置并进行堆肥试验,比较传统堆肥装置(TCD)与自引发式堆肥装置(SCD)在堆肥过程中物料理化性状差异及堆肥效果。结果表明:SCD在最高堆温、堆肥积温及高温期持续时间均高于TCD;堆肥结束时,TCD处理和SCD处理pH均稳定于约7.55,总有机碳下降17.76%和22.63%,总氮上升14.01%和16.52%;2个装置铵态氮与硝态氮具有相同增长趋势;种子出芽指数达到80.99%和87.85%。以上结果表明,自引发式堆肥装置相较于传统堆肥装置具有更优的堆肥效果,适用于北方秸秆收获后进行堆肥生产。
- 王柯坛李宏宇王秀波韩兴王玉军马秀兰
- 关键词:玉米秸秆堆肥
- 金属改性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吸附恩诺沙星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提高传统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研究生物质炭对恩诺沙星的吸附机理。方法利用FeCl3和ZnCl2对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进行铁改性和锌改性,运用SEM、FTIR、XRD等分析方法研究改性前后生物质炭的性质和结构,并进行吸附试验。结果铁改性和锌化生物质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微孔所占体积增大,比表面积分别增大了9.7和8.1倍;XRD图谱显示改性后生物质炭结晶性降低,稳定性下降。铁改性和锌化后的生物质炭,对恩诺沙星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提高了21.30%和10.81%,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跟Langmuir方程能很好的描述3种炭的吸附过程,吸附热力学分析显示3种炭对恩诺沙星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无序的过程。结论经过铁改性和锌改性后,能够增大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使得生物质炭能够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从而增强其对恩诺沙星的吸附能力。
- 王吻张婧马秀兰孙静陈建宇王玉军王继红
- 关键词:恩诺沙星生物质炭金属改性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估计方法研究与实现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与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核心技术...
- 李锐
-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SOC
- 化控制剂在杂交大豆制种中应用研究初探
- 制种技术是制约杂交大豆产业化的瓶颈,由于大豆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杂交大豆制种只能借助昆虫传粉实现,因此,环境、昆虫、作物是影响制种产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就作物本身而言,大豆对传粉昆虫的吸引力与其本身的基因型有关。利用化学...
- 赵丽梅彭宝张伟龙孙寰修长兴张井勇
- 文献传递
- 不同氮素添加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氮素转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以吉林省典型黑土区的玉米、果树、森林、水稻和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中的形态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氮肥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对于施加尿素的处理而言,S2(129.82 mg/kg)和C2(138.01 mg/kg)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G2(111.89 mg/kg)和D2(105.35 mg/kg),且Y2(126.92 mg/kg)显著高于D2。对于施加磷酸二铵的处理而言,各土壤硝态氮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3(160.23 mg/kg)>Y3(150.00 mg/kg)>S3(140.12 mg/kg)>G3(133.45 mg/kg)>D3(126.70 mg/kg),且C3和Y3显著高于G3和D3。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分别与土壤C/N,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呈显著负相关。整个培养期间,Y、G、C和D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Y、G和D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和C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对黑土氮素转化特征有重要影响。
- 郭媛李宜联郭策贺秀娟赵兴敏王鸿斌隋标
- 关键词:黑土土地利用方式铵态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
- 林下参皂苷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研究林下参Panax ginseng皂苷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明确影响林下参皂苷积累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林下参的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吉林省和龙市12个样地林下参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测定林下参7种单体皂苷含量,并测定土壤含水量、有机质、空气温湿度、透光率等14个生态因子,运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人参皂苷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 不同样地林下参皂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各样地含人参皂苷Rb1为2.93~6.13mg/g,均超出《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人参皂苷Rb_(1)不少于0.20%),而人参皂苷Rg_(1)与人参皂苷Re之和为1.23~5.61 mg/g,有5个样地未达到药典标准(人参皂苷Rg_(1)与人参皂苷Re之和不少于0.30%),可见不同生境条件对林下参皂苷含量积累具有较大影响;综合多项数学统计结果,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空气温度和适中的透光率等5个生态因子对林下参皂苷含量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土壤容重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其他8个生态因子的影响未得到一致性支持;三醇型人参皂苷受生态因子变化的影响较大,而二醇型人参皂苷具有较高的生态稳定性,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结论 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空气温度和透光率对林下参皂苷的合成积累具有较大影响,在林下参生态种植基地选择与管理中应给予重视。
- 陈雅茹韩梅程林杨利民
- 关键词:林下参人参皂苷RE生态因子土壤碱解氮
- 杂交豆2号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24
- 2008年
- 杂交豆2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47A,恢复系为JLR2。杂交豆2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22.7%,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4.3%。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免疫、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霜霉病、抗细菌性斑点病。子粒脂肪含量20.54%,蛋白质含量40.75%。杂交豆2号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和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进行。父母本错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1或1∶2,密度为15~18万株/hm2。利用切叶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 彭宝赵丽梅王曙明程砚喜孙寰王跃强李建平张伟龙
-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