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3-58)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怀山王春梅杨世柱夏曾润赵桂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盐渍
  • 5篇土壤
  • 5篇狼尾草
  • 4篇盐渍化
  • 3篇盐渍化土壤
  • 2篇性状
  • 2篇栽培
  • 2篇品比
  • 2篇品比试验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耐盐
  • 2篇根际
  • 2篇灌区
  • 2篇干旱
  • 2篇次生盐渍化
  • 2篇次生盐渍化土...
  • 1篇多样性
  • 1篇性能比较
  • 1篇盐分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兰州市农业科...
  • 6篇兰州大学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张怀山
  • 7篇杨世柱
  • 7篇王春梅
  • 6篇夏曾润
  • 4篇赵桂琴
  • 2篇栗孟飞
  • 1篇王晓力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PEG、低温和盐胁迫的生理应答被引量:52
2014年
采用PEG-6000、低温和NaCl处理模拟逆境胁迫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型狼尾草幼苗在3种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对其抗逆性、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增后降,在PEG 5%时达到最大;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在PEG 20%时含量是CK的6.0倍;MDA含量呈现"急剧增加—相对稳定—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PEG 5%时MDA累积量达到最大;SOD活性总体上呈"急剧下降—微增—迅速上升"的趋势,PEG 5%时最低,PEG 20%时达到最大。2)低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均呈升高趋势;MDA含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S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随着NaCl胁迫水平的加强,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SOD活性则呈现"微增—缓慢降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EG胁迫下,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低温4h胁迫下,MDA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脯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NaCl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中型狼尾草适应逆境胁迫受到多种生理生化的调节,且各生理生化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是中型狼尾草应答逆因子胁迫的重要生理调节机制,体现了其抵抗逆境胁迫、减轻伤害的适应性反应。
张怀山赵桂琴栗孟飞夏曾润王春梅
关键词:逆境胁迫生理指标
旱地覆膜露头栽培对土壤水热及黄芪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黄芪的集雨栽培模式,以期改善土壤水热,进而提高黄芪产量。方法:2016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柏杨村开展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黄芪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垄沟白色半膜露头栽培(A1)、平作白色半膜露头栽培(A2)、垄沟黑色半膜露头栽培(A3)、平作黑色半膜露头栽培(A4)及露地平作栽培(CK)5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采用DS1922C温度自动记录仪测定20 cm土层土壤温度,烘干法测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结果:与CK相比,覆膜处理(A1、A2、A3及A4)均能显著提高黄芪的出苗时间与出苗率,且白膜覆盖(A1、A2)土壤平均昼、夜温均高于黑膜覆盖(A3、A4)。各生育期垄沟集雨栽培(A1、A3)较平作栽培(A2、A4及CK)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覆膜处理(A1、A2、A3及A4)较露地平作处理(CK)土壤含水量高,以A3处理土壤含水量最高。A1处理黄芪产量较CK提高107.86%,增产幅度依次为A1>A2>A3>A4>CK,A1处理能富集降雨,增加土壤温度,增产作用显著。结论:垄沟白色半膜露头栽培能够起到集雨增温保墒的作用,提高黄芪的出苗率和根部的生长,显著提高其产量,可作为旱地山区黄芪生产的高效栽培新模式。
代立兰王嵛德赵亚兰徐琼牛元王平祁正梅
关键词:干旱山区覆膜
3种耐盐植物的根际微环境比较
2014年
研究了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灌区中型狼尾草(Pennisetum longissimum var.intermedium)、新疆大叶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皮燕麦(Avena sativa)对盐渍土的适应特点及其改盐效应。通过对3种植物不同生育期(播后90d、120d、150d)根际土壤pH值、导电率(EC)、盐分离子及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探讨盐渍化土壤影响下耐盐植物根际微环境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盐渍化逆境下,3种植物对于根际土壤微环境均有一定调节作用,生育期内土壤pH值、EC值、Na+、SO2-4、Cl-和Ca2+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新疆大叶苜蓿根际土壤pH值变化较为突出,其次是中型狼尾草和皮燕麦,播后150d较播前降幅分别为2.18%、2.06%、1.21%;中型狼尾草根际土壤EC值降幅最大,其次为新疆大叶苜蓿和皮燕麦,播后150d较播前降幅分别为42.69%、33.29%、28.33%;在3个取样期,中型狼尾草根际土壤Na+、SO2-4、Cl-含量变化幅度最大,新疆大叶苜蓿对Ca2+的吸收能力强于中型狼尾草和皮燕麦;中型狼尾草在生长期内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增加,新疆大叶苜蓿在生长前期有机质增量较显著,生长中后期增量减缓,根际微环境变化趋于稳定。综合而言,中型狼尾草对盐渍土的适应及改良效应较突出,其次是新疆大叶苜蓿,再次是皮燕麦。
张怀山代立兰赵桂琴王平王春梅
关键词:耐盐植物盐渍化根际土壤
耐盐苜蓿新品种在永登盐渍土区的品比试验被引量:1
2017年
试验以陇中苜蓿为对照,对3个耐盐苜蓿新品系的物候期、株高、茎叶比和产草量等指标进行观测比较,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号和1号品系生长较快,比对照陇中苜蓿早5~11 d,在无霜期较短的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具有明显生长优势;1号品系在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株高均高于其他苜蓿材料,与当地陇中苜蓿对比具有显著生长优势;1号、2号和3号品系平均比当地陇中苜蓿增产37.6%、29.5%和34.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35%、17.62%和18.09%。综合评价结果,1号苜蓿新品系的品质最好,综合性状突出,产量潜力大,再生性强,适宜在甘肃盐渍土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张怀山代立兰王春梅杨世柱王平王国宇
关键词:耐盐碱紫花苜蓿
不同栽培模式下甜菜和籽粒苋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抑盐效应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甘肃省秦王川引大灌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愈发严重的农业和生态问题,以露地平播为对照(CK),研究了垄沟露地(R)、垄沟覆膜(R+P)两种栽培模式下耐盐作物甜菜和籽粒苋对该地区次生盐渍化土壤的p H值、盐分离子(Na^+、Ca^(2+)、Cl^-、SO_4^(2-))含量和电导率(EC)及植物电导率、成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耐盐作物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改良效应十分明显,配合R、R+P的栽培模式效果更加显著;R+P模式下耕种一季作物后,与CK相比,种植甜菜和籽粒苋的土壤盐分离子浓度分别下降4.8%~7.4%和4.7%~6.5%,土壤电导率分别下降16.7%~28.6%和12.8%~30.9%,甜菜和籽粒苋叶片电导率分别下降22.9%和14.9%;R+P模式下籽粒苋成苗率显著提高,但栽培模式对两种作物的产量无显著影响。
代立兰张怀山夏曾润王平王国宇杨世柱
关键词:栽培模式甜菜籽粒苋次生盐渍化土壤抑盐效应
秦王川灌区4个中型狼尾草的大田生产性能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个中型狼尾草(Pennisetum longissimum var.intermedium)野生驯化新品系在甘肃省永登县秦王川盐渍土区的物候期、生长速度、叶面积及分蘖数等性状指标的变化特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1号、2号和3号出苗快,成熟早,生育天数147 d左右;品系4号出苗迟,成熟晚,生育天数160 d。1号中型狼尾草生长最快,其株高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材料(P<0.05),在开花期达最高(187.94 cm);品系3号生长较慢,株高最矮(150.51 cm)。生育前中期,参试材料单株叶面积、茎粗逐步增长,抽穗期以后,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品系1号、2号和4号变化一致且明显高于品系3号。品系2号分蘖能力最强,其次是品系1号、3号和4号。综合评价认为,中型狼尾草品系1号和2号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产草量高,成熟早,综合生产性能优良,适宜在永登县秦王川盐渍土区推广种植。
张怀山代立兰赵桂琴夏曾润杨世柱王春梅
关键词:综合评价
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运用ISSR标记对采自云南的25份野生种质和4份驯化新品系中型狼尾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5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0条能扩增出清晰条带且多态性明显的引物,29份材料DNA共获得7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2个,多态性比率为87.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7.2个;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D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861 1、1.742 8、0.561 0和0.395 9;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236~0.90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利用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51为界,29份材料划分为4大类,但Mantel检测表明29份种质材料的遗传聚类和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37 0,P=0.204 6).研究结果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中型狼尾草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水平,为合理地引种、驯化、保护和利用中型狼尾草野生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张怀山夏曾润栗孟飞王春梅杨世柱
关键词:ISSR标记种质资源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狼尾草属牧草品比试验被引量:3
2014年
以驯化筛选的中型狼尾草野生栽培新品系和本地产中亚狼尾草为材料,在兰州大洼山进行了为期3年的栽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和田间管理条件下,中型狼尾草各物候期比中亚狼尾草推迟4~13 d,生育期比中亚狼尾草长8 d,而且其营养生长期较长。中型狼尾草的株高、分蘖数、穗长、粗蛋白、钙和磷含量显著(P 〈0.05)高于中亚狼尾草,叶量丰富,茎叶比极显著(P 〈0.01)低于中亚狼尾草21.9%,而且粗纤维含量低。中型狼尾草鲜草产量达4.79×104 kg/hm2,比对照中亚狼尾草增产59.1%;干草产量为1.60×104 kg/hm2,比对照增产58.4%。综合评比显示,中型狼尾草是值得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推广种植利用的高产优质禾本科饲草品种(系)。
张怀山赵桂琴代立兰杨世柱王平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产量品比试验
甘肃永登灌区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分的变化被引量:6
2017年
为研究四翅滨藜的耐盐性和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作用,选择甘肃永登灌溉农业区次生盐渍化土壤4个试验点,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的盐离子浓度、pH值和电导率(EC值)变化。结果表明:1年期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离子浓度略有下降,2年期和3年期四翅滨藜根际土壤盐离子浓度明显下降;根际土壤p H值逐年下降;四翅滨藜叶片电导率逐年增加;0~80 cm土层电导率逐年下降。说明四翅滨藜对于根际土壤的盐离子具有吸收分化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pH值、EC值),是一种绿色安全的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植物。
张怀山代立兰杨世柱王平王国宇
关键词:四翅滨藜盐渍化土壤盐分变化
有机废弃物菌糠和醋糟对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效果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针对兰州市秦王川引大灌区的次生盐渍化土壤地区耕地盐碱综合防治的研究目标,以菌糠和醋糟两种有机废弃物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系统分析了4种有机废弃物处理(菌糠7 500 kg·hm^-2,JKⅠ;菌糠15 000 kg·hm^-2,JKⅡ;醋糟7 500 kg·hm^-2,CZⅠ;醋糟15 000 kg·hm^-2,CZⅡ)对盐渍化土壤的容重、pH值、电导率以及小麦不同生育期叶片电导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醋糟对次生盐渍土壤的质地疏松、盐分抑制和修复改良效果总体上优于菌糠。施加有机废弃物耕种一季作物后,土壤容重下降6.45%~10.93%,土壤pH值下降0.59%~0.93%,土壤电导率下降36.84%~44.44%,且达到显著水平;有机废弃物对成熟期小麦叶片电导率影响最为明显,JKⅠ、JKⅡ、CZⅠ、CZⅡ4个处理分别显著低于CK 14.75%、16.76%、10.07%和20.14%;CZⅡ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增产11.16%。
代立兰张怀山夏曾润王晓力王平王春梅王国宇
关键词:有机废弃物次生盐渍化土壤理化性状土壤修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