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2001-34)

作品数:2 被引量:111H指数:2
相关作者:侍德吴菊王友华周振宇刘璠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肘关节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治疗肱骨
  • 1篇肱骨
  • 1篇肱骨髁
  • 1篇肱骨髁间
  • 1篇髁间
  • 1篇髁间粉碎性骨...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方法
  • 1篇关节不稳定
  • 1篇关节不稳定性
  • 1篇粉碎性
  • 1篇粉碎性骨折
  • 1篇尺骨
  • 1篇尺骨骨折
  • 1篇尺骨冠突
  • 1篇尺骨冠突骨折

机构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篇刘璠
  • 2篇周振宇
  • 2篇王友华
  • 2篇吴菊
  • 2篇侍德
  • 1篇曹毅
  • 1篇顾永强

传媒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9
2006年
目的比较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5年1月,采用单钢板螺钉(A组,21例)、“Y”形钢板(B组,33例)和双钢板(C组,19例)固定治疗7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Müller的AO分型标准均为C3型骨折。所有患者均取肘后正中切口,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对本组患者的内固定方式、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36个月(平均22.3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肘关节功能按Jupiter评定标准进行评定,A组优良率为57.1%,B组为81.8%,C组为89.5%。B、C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明显较A组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Sodergard关于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判断标准,A组失败率为33.3%,B组为15.2%,C组为5.3%,C组内固定失败率明显较A、B组低,B组明显较A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切口皮肤坏死和深部感染。结论单钢板螺钉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亦较高,临床应慎用此方法;“Y”形钢板和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符合肱骨远端生物力学特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者;但“Y”形钢板由于其自身的形态、结构特点,术后内固定松动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肱骨内、外髁骨块较小者,不宜选用“Y”形钢板固定。
王友华刘璠周振宇吴菊曹毅顾永强侍德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粉碎性肘关节
尺骨冠突骨折的分型及治疗被引量:43
2006年
目的探讨尺骨冠突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31例尺骨冠突骨折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龄18~52岁,平均29.8岁。根据尺骨冠突骨折线的位置、尺侧副韧带是否损伤、冠突受损程度及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分为四型:尺骨冠突尖部不超过冠突高度1/2骨折为Ⅰ型;尺骨冠突高度1/2处骨折为Ⅱ型,常合并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尺骨冠突基底部骨折为Ⅲ型,常伴肱尺关节半脱位或后脱位,偶伴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尺骨冠突严重粉碎性骨折伴肘关节不稳定,须行冠突和尺侧副韧带前束重建为Ⅳ型。31例尺骨冠突骨折患者Ⅰ型11例,Ⅱ型9例,Ⅲ型6例,Ⅳ型5例。针对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术后随访18~72个月,平均28.6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和肘关节不稳定,但Ⅲ型1例及Ⅳ型2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Ⅲ型2例及Ⅳ型2例发生异位骨化。Ⅳ型骨折患者术后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小于健侧(P<0.05)。结论Ⅰ型冠突骨折可行保守治疗,若骨折片移位突入关节间隙影响肘关节活动,可手术摘除碎骨片;Ⅱ型和Ⅲ型冠突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注意修补或重建韧带以稳定肘关节;Ⅳ型冠突骨折,应重建冠突及尺侧副韧带前束,并保持冠突的高度达到原高度的1/2以上,同时加强术后功能锻炼。
王友华刘璠周振宇吴菊侍德
关键词:尺骨骨折肘关节关节不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