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JJ2010-22)

作品数:31 被引量:474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君明崔瑛张月月李军李金洋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药
  • 8篇悬尾实验
  • 8篇游泳实验
  • 8篇强迫游泳
  • 8篇强迫游泳实验
  • 7篇毒性
  • 7篇抑郁
  • 7篇配伍
  • 7篇抗抑郁
  • 7篇雷公藤
  • 7篇减毒
  • 6篇药理
  • 6篇水提
  • 6篇水提物
  • 6篇醇提
  • 5篇活性
  • 5篇肝损伤
  • 4篇药理作用
  • 4篇量效
  • 4篇醇提物

机构

  • 33篇河南中医药大...
  • 10篇郑州大学
  • 4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食品药...
  • 1篇郑州澍青医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4篇王君明
  • 29篇崔瑛
  • 10篇张月月
  • 6篇李军
  • 5篇李金洋
  • 4篇屈凌波
  • 3篇张蓓
  • 3篇苗明三
  • 3篇蔡泓
  • 3篇李金花
  • 2篇申玲玲
  • 2篇王峥涛
  • 2篇李晓冰
  • 2篇刘海
  • 2篇贾玉梅
  • 2篇马彦江
  • 2篇季莉莉
  • 2篇张廷
  • 2篇马艳霞
  • 1篇崔永霞

传媒

  • 9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四届全国临...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栀子与枸杞子泡饮抗抑郁作用的配比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考察栀子与枸杞子泡饮物(BMGL)抗抑郁作用的配比。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盐酸氟西汀(FH,10mg·kg^-1)和不同配比(1:4,1:2,1:1,2:1,4:1)的BMGL(3g·kg^-1),连续灌胃(ig)给药7d,1次/d,末次给药后1h,进行开场实验(OFT)、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利血平拮抗实验(RRT)测试。结果:模型组小鼠在TST,FST的不动时间分别为(85.1±21.9),(95.6±25.3)s,模型组在RRT的体温为(34.7±0.9)℃,不同配比(1:4,1:2,1:1,2:1)的BMGL(3g·kg^-1)和FH(10mg·kg^-1)均显著缩短了不动时间,显著逆转了体温降低。OFT中,模型组小鼠3min内穿格次数为(105.6±28.3)次,各给药组与之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栀子与枸杞子泡饮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中栀子和枸杞子配比应在1:4~2:1,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单胺能神经系统。
王君明陈晓怡张月月王桂芳崔瑛王星星张洁周改
关键词:栀子枸杞子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利血平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肝损伤本质的现状及策略
目的:阐释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肝损伤本质的应用现状及策略。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①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应用于药源性肝损伤(DILI)、四氯化碳(CCl)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脂多糖(LPS)肝...
王君明张月月崔瑛冯波郭敏娟李乾胜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肝损伤药源性肝损伤保肝双向凝胶电泳
文献传递
牡丹皮乙醇提取物抗抑郁活性研究
目的:考察牡丹皮乙醇提取物抗抑郁活性。方法:采用昆明(KM)雄性小鼠,每组10只。牡丹皮75%乙醇提取物(DP-E)及阳性药盐酸氟西汀(FH)均以O.5%CMC-Na溶解或混悬至所需给药浓度,DP-E剂量分为0.75 g...
王君明张月月张蓓马艳霞李倩薇崔瑛
关键词:乙醇提取物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量效关系
文献传递
调经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优选调经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百分率、成型性、溶化性、流动性为指标优选辅料;以颗粒成型率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确定了调经颗粒的成型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辅比(浸膏粉糊精糖粉=1069),用量20%的体积分数70%乙醇为润湿剂。结论:本研究为调经颗粒剂确定了成型工艺。
马彦江
关键词:调经颗粒正交试验
雷公藤配伍金钱草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抗癌增效作用的组成配比及其量效关系研究(摘要)
目的:首次考察雷公藤(LGT)配伍金钱草(JQC)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抗癌增效作用的组成配比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将LGT与JOG按照不同质量配比(1/4、1/2、1/1、2/1、4/1)混合后,分别用水和75%乙...
王君明荣春蕾李晓冰张月月陈玉龙陈辉崔瑛屈凌波
关键词:雷公藤金钱草食管癌量效关系
文献传递
中药猫爪草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猫爪草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为建立和完善猫爪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资料,分析整理。结果:猫爪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质量控制研究仍比较薄弱。结论:中药猫爪草在质量控制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张红伟刘菊赵群涛王君明
关键词:猫爪草化学成分
金钱草提取物对雷公藤多苷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2
2013年
目的首次考察金钱草提取物对雷公藤多苷致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连续灌胃给予小鼠金钱草水提物、金钱草乙醇提取物及联苯双酯7 d,末次给药1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ig给予雷公藤多苷(270 mg.kg-1)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18 h后,各组均取血和肝组织。此外,采用HPLC测定金钱草水提物和金钱草乙醇提取物中主要药效活性物质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结果金钱草乙醇提取物(100,200 mg.kg-1)和联苯双酯(150 mg.kg-1)均可使雷公藤多苷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金钱草水提物对此无显著影响(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金钱草乙醇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分别为9.8和8.9 mg.g-1,金钱草水提物中分别为2.8和1.9 mg.g-1。结论首次阐明金钱草乙醇提取物对雷公藤多苷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有关,且金钱草提取物保肝活性可能与其所含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多少有关。
王君明刘菊崔瑛张红伟冯志毅
关键词:金钱草雷公藤多苷山柰酚肝损伤保肝作用
基于调控生理状态下抗氧化抗炎水平探讨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相杀减毒的生物机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考察生理状态下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相杀减毒的生物机制。方法通过对生理状态下小鼠的肝和肾组织抗氧化和部分炎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相杀减毒的生物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雷公藤被灌胃给药14 d后,极显著降低了小鼠肝和肾的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白介素(IL)-10的水平(P<0.01),并升高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P<0.01);与雷公藤单用组比较,雷公藤-金钱草在质量配比为4∶1、2∶1、1∶1、1∶2、1∶4的各配伍组均能显著升高肝和肾的GSH、GST、GPx、SOD、CAT和IL-10的水平(P<0.05或P<0.01),并显著降低TNF-α的水平(P<0.01)。结论雷公藤配伍金钱草对生理状态下的相杀减毒机制,可能与增强靶器官的抗氧化防御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王君明蔡泓李金花李金洋陈辉刘瑞新荣春蕾巫晓慧李晓冰李军崔瑛
关键词:抗氧化靶器官生理状态
雷公藤配伍金钱草对荷瘤状态下的相杀减毒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在荷瘤病理状态下观测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的相杀减毒机制。方法通过对S180荷瘤小鼠血清肾功能指标以及肾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探讨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的相杀减毒作用及其机制。结果雷公藤给药后诱导了S180荷瘤小鼠的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丙二醛(MDA)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以各配比(4/1~1/4)配伍金钱草给药后,均显著逆转了以上3个指标的异常(P<0.01);进一步机制分析显示,雷公藤诱导了荷瘤小鼠肾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白介素(IL)-10的水平的显著降低(P<0.0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显著升高(P<0.01),而以各配比与金钱草配伍给药后,均显著逆转了以上7个指标的异常(P<0.01)。结论配伍金钱草对雷公藤所致的荷瘤小鼠的肾损伤具有减毒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增强荷瘤状态下肾的抗氧化防御并抑制炎症反应。
王君明蔡泓李金花陈荣幸李金洋巫晓慧张月月李军崔瑛
关键词:肾损伤抗氧化炎症
中药致药源性肝损伤的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1年
由于各种新药的广泛应用以及联合用药的增多,药源性肝损伤(DILI)已成为医疗卫生工作者、制药工业和药品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对中药致DILI的产生起重要作用,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通过对抗氧化应激而对DILI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作者主要对中药致DILI的氧化应激机制以及常见抗氧化中药对DILI的拮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王君明崔瑛申玲玲刘文娟张廷
关键词:中药药源性肝损伤氧化应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