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305402)

作品数:40 被引量:461H指数:15
相关作者:许良红彭云田志凌国旭明杨成刚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3篇合金
  • 19篇铝合金
  • 13篇焊缝
  • 9篇焊缝组织
  • 9篇高强铝合金
  • 5篇双丝
  • 5篇厚板
  • 4篇电子束
  • 4篇显微组织
  • 4篇力学性能
  • 4篇力学性
  • 3篇等轴晶
  • 3篇电磁搅拌
  • 3篇电子束焊
  • 3篇电子束焊接
  • 3篇双丝焊
  • 3篇丝焊
  • 3篇摩擦焊
  • 3篇接头
  • 3篇搅拌摩擦

机构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钢铁研究总院
  • 6篇南昌航空大学
  • 6篇沈阳航空工业...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南昌航空工业...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航空职业...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西安飞机工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9篇杨成刚
  • 9篇田志凌
  • 9篇彭云
  • 9篇国旭明
  • 9篇许良红
  • 7篇张晓牧
  • 4篇孟庆国
  • 4篇姬书得
  • 4篇方洪渊
  • 3篇冯吉才
  • 3篇刚铁
  • 3篇徐文立
  • 3篇舒霞云
  • 3篇邢丽
  • 3篇何景山
  • 3篇贺地求
  • 3篇吴庆生
  • 3篇周鹏展
  • 2篇杨春利
  • 2篇钱百年

传媒

  • 19篇焊接学报
  • 4篇热加工工艺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焊接技术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应用激光
  • 1篇稀有金属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焊接机器人再制造中结构光传感器的标定被引量:6
2009年
在基于焊接机器人的柔性再制造平台中,对零件破损部位的三维测量是获取再制造模型的关键步骤.文中提出了一种结构光传感器系统的快速标定方法,对柔性再制造线结构光三维扫描测量系统进行了标定.标定过程中首先采用平面靶标法标定出CCD摄像机线性模型的内外参数,然后通过靶标上的结构光条纹的像求解出光平面方程,确定结构光光平面与摄像机的位置关系.在标定出结构光测量系统的各个参数后,即可以求得零件破损部位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从而获得破损零件的再制造模型.该方法标定过程简单,精度较高,易于实现现场标定.
殷子强张广军高洪明吴林
关键词:焊接机器人再制造结构光
双丝焊热源模型被引量:27
2005年
利用经典的双椭球形热源模型进行双丝焊温度场的计算,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模型应用在双丝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中存在很大误差。通过对双丝焊电弧形态及熔滴过渡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双丝焊时前丝和后丝的电弧均向两丝中间偏转,利用此现象解释了模拟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双椭球形热源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双丝焊的热源模型,利用提出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
孟庆国方洪渊徐文立姬书得
关键词:热源模型双丝焊温度场
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特征区域特征参数的确定被引量:2
2005年
根据电子束焊接过程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无辅助光源图像传感系统,采集了铝合金电子束焊接过程图像;设计了铝合金电子束焊接过程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出了预先定义的图像特征区域参数,并对提取出的原始数据进行了低通滤波,得到整个焊接过程的特征参数分布曲线;计算了特征参数FL(前长)和W(宽)的比值,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电子束焊接过程中FL和W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在表征特征区域前半部分时,可以选择FL和W中的任一个。
吴庆生何景山冯吉才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特征参数铝合金
保护气体对高强铝合金的焊缝组织及气孔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采用普通电弧焊对2519铝合金进行焊接,研究了Ar和He二元混合气体以及Ar、He和CO2三元混合气体对接头的气孔数目、焊缝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Ar和He二元混合保护气体可以明显减少接头气孔的数目和尺寸,促进焊缝中心组织由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且细化焊缝组织,当He气达到70%时,接头气孔数目已显著减少,焊缝中心完全呈等轴晶状态,晶粒最为细小。往30%Ar+69%He二元混合气体添加1%的CO2后接头的气孔数目进一步减少,但是焊缝组织没有明显变化。添加了He气还可以减少热影响区宽度,减弱热影响区的软化程度。
许良红田志凌张晓牧彭云
关键词:高强铝合金气孔
2519厚板搅拌摩擦焊缝组织性能及断裂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厚度为20 mm的2519高强铝合金板进行了单道对接焊试验,并对焊缝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断裂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旋转速度为1600 r/min、焊接速度为30 mm/min时,20 mm厚板焊缝的抗拉强度可达313 MPa;厚板焊接时,因焊接速度较慢,厚板焊缝搅拌区的平均显微硬度在115 HV左右,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软化,其软化区长度约为55 mm;其断裂形式为韧性和脆性的混合型断裂。20 mm厚板焊接时,上下板面搅拌区的温差在150℃左右,热机作用梯度沿板厚急剧变化,是厚板焊接比薄板焊接困难的原因之一。
周鹏展钟掘贺地求舒霞云
关键词:搅拌摩擦焊2519铝合金厚板
钛和锆对2219铝铜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力学性能试验和组织观察的方法,研究了焊丝中添加钛和锆对2219铝铜合金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和锆的组织细化作用是相容的,增加焊丝中钛和锆的含量,可促使焊缝中的粗大、方向性很强的柱状晶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钛和锆同时改善了沿晶界和枝晶间分布的α(Al)-CuAl_2共晶分布形态,使其均匀分布;钛和锆可显著提高焊接接头的硬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杨成刚吴辉明陈玉华钱百年
关键词:焊接接头
高强Al-Cu合金双丝MIG焊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单丝脉冲MIG焊、低速和高速双丝脉冲MIG焊对高强Al-Cu合金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速双丝脉冲MIG焊焊缝组织以粗大的等轴枝晶为主,α(Al)-CuAl2共晶呈长条网状分布,降低了焊缝的强度、硬度和塑性;高速双丝脉冲MIG焊焊缝组织为细小的等轴枝晶,接头性能和单丝脉冲MIG焊相近,但高速双丝脉冲MIG焊焊接效率远高于单丝脉冲MIG,因此特别适合于厚板铝合金焊接。
杨成刚国旭明
关键词:焊缝组织
高强铝合金厚板双丝MIG焊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建立了高强铝合金双丝MIG焊熔滴过渡高速摄像系统以及焊接参数采集系统,获取了不同工艺规范下的脉冲熔滴过渡形式。实验表明一脉一滴工艺规范焊缝成形好,工艺过程稳定,应为首选过渡形式。确定了在一脉一滴情况下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区间,在此区间内可以实现稳定的一脉一滴熔滴过渡,为控制焊接热输入量及焊缝成形奠定了基础。
杨春利刚铁林三宝崔洪波
关键词:铝合金双丝MIG焊熔滴过渡厚板
电子束焊接铝合金焊缝表面成形表征量被引量:3
2006年
基于图像传感方法,研究了铝合金电子束焊接过程特征区域LR(后长)和W(宽)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LR和W的波动性与焊缝表面成形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电子束焊接铝合金焊缝表面成形表征量。结果表明,νRL(LR的变异系数)和νW(W的变异系数)均可表征焊缝表面成形。νRL是从焊接熔池运动变化的因变量角度进行表征,而νW是从焊接熔池运动变化的自变量角度实现表征,但二者的表征效果相同。
吴庆生何景山冯吉才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铝合金
2219铝合金双丝焊热影响区组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21
2006年
采用焊接热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2219铝合金双丝焊热影响区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219铝合金双丝焊软化区温度区间为400-500℃,450℃时软化最为严重。正常冷速时热影响区最低强度仅为母材的60%。慢的冷却速度更加损害热影响区性能,因此可考虑增大冷速方法强化热影响区。峰值温度对断裂类型影响不大,合金断裂均属于韧性断裂。
孟庆国方洪渊徐文立姬书得
关键词:热模拟显微组织2219铝合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