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91501)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焦炳华卢小玲刘小宇张文俊韩文菊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抗生素
  • 2篇大环内酯
  • 2篇大环内酯抗生...
  • 1篇代谢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株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海洋细菌
  • 1篇发酵
  • 1篇发酵条件
  • 1篇发酵条件优化
  • 1篇PLACKE...
  • 1篇次级代谢
  • 1篇次级代谢产物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长江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刘小宇
  • 3篇卢小玲
  • 3篇焦炳华
  • 3篇张文俊
  • 2篇许强芝
  • 2篇杨桥
  • 2篇韩文菊
  • 1篇缪辉南
  • 1篇龙聪

传媒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株产新型大环内酯抗生素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对分离自中国东海30in深海泥的一株产新型大环内酯抗生素(macrolactins,MLS)的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水平的分类学研究。方法通过细菌培养特征观察,菌株生长条件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及全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并特异性扩增其16SrDNA序列,测序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本实验室所建立的抗菌模型评价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其他种共享97%~99%的保守序列,其中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16SrDNA序列保守度高达99.6%。15:1isoH/13:030H为该菌株的主要脂肪酸组分。结论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定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MS1721株,其所产大环内酯MLS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杨桥韩文菊张文俊卢小玲刘小宇许强芝缪辉南焦炳华
关键词:大环内酯抗生素
新型大环内酯抗生素的发现及工业化发酵前期研究
当前,陆地微生物资源的日益枯竭加之抗生素的滥用,使得世界发达国家在开发陆地天然药物和制取化学合成药物的同时,逐渐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开发海洋药物资源上。特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海洋微生物独特的基因资源和可产生陆地微生物不具有的...
杨桥张晓玲韩文菊张文俊缪辉南冯伟华焦炳华
关键词:大环内酯抗生素
产Macrolactin A抗生素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3
2009年
为筛选海洋微生物来源的抗生素资源,从我国东海海泥中分离到一株可产大环内酯抗生素Mac-rolactinA(MLA)的海洋细菌,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测序及比对、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等多项指标测定,鉴定并将其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Y-863。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及响应面法对影响该菌株发酵产MLA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确立其最适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温度29.9℃,装液量52.3%,转速130r/min,接种量10%,培养时间7d,在优化发酵培养条件下,产生的MLA含量提高了5倍,达到18.5μg/ml。
杨桥韩文菊张文俊卢小玲刘小宇许强芝焦炳华
关键词:发酵PLACKETT-BURMAN设计响应面法
海洋亚硫酸杆菌M44的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研究一株海洋细菌M44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ODS C18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发酵得到的乙酸乙酯相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MTT法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海洋细菌Sulfitobacter sp.(M44)发酵物中分离得到6个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L-Leu-D-val)(1)、Cyclo-(L-Phe-D-val)(2)、Cyclo-(L-Phe-L-Leu)(3)、Cyclo-(L-Leu-L-Ile)(4)、Cyclo-(D-Phe-L-Ile)(5)、Cyclo-(L-Trp-L-Pro)(6)。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4对HepG2细胞株均表现出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88μg/mL和105μg/mL,其中化合物4还对Hep2细胞株表现出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为115μg/mL。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细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东海微生物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龙聪刘小宇卢小玲焦炳华
关键词:海洋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细胞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