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1077)

作品数:10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刘静黄峰程吉浩李晓刚余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电化学
  • 5篇管线钢
  • 3篇点蚀
  • 3篇电化学行为
  • 3篇动电位极化
  • 3篇X120管线...
  • 2篇土壤模拟溶液
  • 2篇氢致开裂
  • 2篇贝氏体
  • 2篇X80钢
  • 1篇低合金
  • 1篇低合金高强钢
  • 1篇电池
  • 1篇电化学充氢
  • 1篇电化学阻抗
  • 1篇电化学阻抗谱
  • 1篇动力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正交

机构

  • 11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武钢集团

作者

  • 11篇刘静
  • 10篇黄峰
  • 4篇程吉浩
  • 3篇余璐
  • 3篇李晓刚
  • 3篇曲炎淼
  • 2篇徐进桥
  • 2篇袁玮
  • 2篇郭斌
  • 2篇镇凡
  • 2篇邓照军
  • 1篇张勇福
  • 1篇李光强
  • 1篇董洋洋
  • 1篇孙宜强
  • 1篇郑超超
  • 1篇范丽霞
  • 1篇秦庆伟
  • 1篇魏猛
  • 1篇宋春晖

传媒

  • 3篇腐蚀与防护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70钢在模拟土壤溶液中点蚀敏感性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正交试验法,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Cl-浓度、pH值和温度对X70钢在HCO3-+Cl-介质中电化学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Cl-浓度、pH值、温度三因素对X7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溶液中腐蚀及钝化行为影响较大,三因素对其点蚀敏感性影响依次为:pH值〉Cl-浓度〉温度;在Cl-浓度为0.010 mol/L、温度35℃、pH值为8.2的模拟土壤溶液中X70钢的点蚀敏感性最大,钝化区间较窄(-0.257~0.204 V),当电位超过0.204 V时已处于过钝化状态.
黄峰余璐刘静李晓刚吕小龙
关键词:X70管线钢点蚀正交试验动电位极化
不同组织X80钢在高pH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点蚀电化学行为被引量:7
2010年
将水淬、空冷方式热处理的X80钢与供货状态(原始组织)X80钢相比较,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动电位交流阻抗谱研究不同组织X80钢在0.5 mol/L Na_2CO_3+1 mol/L NaHCO_3高pH值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点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水淬热处理后的X80钢更易钝化,点蚀敏感性低,但维钝电流较其他两种组织的都大;三种组织的X80钢极化电阻和电极表面状态常数n值随电位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水淬组织的n值在不同电位区间分别高于或低于其他两种组织;这些电化学行为的差异与不同组织试样表面钝化膜的非均匀性和致密程度有关;动电位极化法和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法所得结论一致,腐蚀电流密度随电位的变化及电极极化电阻随电位变化都可用来反映电极的点蚀行为。
黄峰曲炎淼邓照军刘静郑超超李晓刚
关键词:X80钢点蚀动电位极化
X80钢在大港盐碱土模拟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被引量:5
2010年
将X80钢通过空冷、水淬两种方式热处理后与供货状态(原始组织)的X80钢相比较,研究了不同组织X80钢在大港盐碱土模拟溶液中的短期腐蚀电化学行为,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腐蚀产物的形貌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腐蚀20天以后,经两种热处理的钢样腐蚀速率较原始态的要高一些,X80钢的耐蚀性因热处理而降低,这主要与X80钢的组织因热处理发生变化以及各试样表面生成腐蚀产物的致密程度有关。
黄峰刘静林超曲炎淼余璐程吉浩
关键词:土壤模拟溶液电化学行为
Mo、B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n-Mo系HSLA钢,钢种具有贝氏体组织;在C-Mn-Mo系HSLA钢中,适当增加Mo和B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钢种的强度,且不损害其塑韧性。
镇凡刘静贾涓程吉浩徐进桥郭斌
关键词:低合金高强钢贝氏体合金化显微组织
均匀设计法研究环境因素对X120管线钢点蚀敏感性交互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以Cl浓度、pH值和温度为三因素,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方法,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这三个环境因素对X120管线钢在HCO3-+Cl介质中点蚀电化学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Cl浓度、pH值和温度三因素对X120管线钢在HCO3-+Cl溶液中的腐蚀和钝化行为影响都较大,对其点蚀敏感性影响依次为Cl浓度>pH值>温度,且Cl-浓度与温度间存在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对X120管线钢点蚀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介于Cl浓度和pH值之间;在Cl浓度为0mol·L-1、pH8.5、温度0℃的HCO3-+Cl溶液中,X120管线钢的点蚀敏感性最小.
余璐黄峰刘静范丽霞李晓刚
关键词:管线钢环境因素点蚀动电位极化
夹杂物对X120管线钢氢致开裂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研究了X120管线实验钢的抗H_2S氢致裂纹敏感性。用多功能金相显微镜对X120管线实验钢非金属夹杂物进行颗粒度分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观察和分析裂纹形貌和裂纹内夹杂物。结果表明:X120管线实验钢氢致开裂一般都从非金属夹杂物处萌生扩展,并互相交叉连接;实验钢中B类夹杂物较D类夹杂物易于形成长条型裂纹,且B类夹杂物级别越高,其HIC敏感性越大;X120管线钢中S、Al含量越高,其夹杂物级别越高,非金属夹杂物数量越多,氢致开裂敏感性也越大。
镇凡刘静黄峰程吉浩李翠玲郭斌徐进桥
关键词:X120管线钢氢致开裂
电化学方法研究X120管线钢氢致裂纹行为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Davanathan-Stachursky双电池渗氢装置研究了X120试验管线钢中电化学氢渗透动力学行为,运用电化学充氢方法对X120管线钢进行预制微裂纹,采用SEM观察钢中夹杂物及其与氢致裂纹(HIC)形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充氢电流密度的增大,饱和阳极电流I∞、氢扩散通量J∞、氢有效扩散系数Deff均逐渐增大;HIC萌生与钢中夹杂物化学成分有关,X120管线钢中主要含有Al、Mn的硫化物、氧化物夹杂,氮化钛、铌的复合夹杂以及Ca-Al-O-S的混合物夹杂,HIC更易于在含Al、Mn的夹杂物处萌生及形成,且裂纹形核后一般沿轧制方向生长。
袁玮黄峰刘静董洋洋
关键词:X120管线钢氢致裂纹
电化学充氢方法模拟H2S渗氢行为的探索研究
X80级管线钢被广泛用作输送石油或天然气的管道用钢。管线钢内部H2S腐蚀是输气管线腐蚀的主要形式之一,而氢致裂纹(HIC)是H2S腐蚀中的主要方式。本论文建立在课题组对X80钢进行不同方式的热处理得到可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的...
袁玮黄峰曲炎淼刘静
文献传递
Cu-Sn合金共还原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09年
采用共还原沉淀法制得Cu-Sn合金负极材料Cu6Sn5和Cu6Sn4,并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对所得样品进行XRD分析、场发射SEM图像观察和恒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样品相组成的均质性和电化学活性都得到了提高,300 min时效处理的Cu6Sn5和Cu6Sn4试样的第一周比容量分别为267.5 mA.h/g和342.0 mA.h/g,比20 min时效处理试样相应值分别增加了12.7%和17.4%。另外,增加惰性元素Cu的含量,也会改善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增加其循环稳定性。
黄峰张勇福魏猛罗绪寅白煜凡刘静
关键词:时效处理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pH值对X120钢在模拟鹰潭酸性土壤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和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不同pH值(3.5~6.5)和不同外加电位(-0.58~-1.20V)对X120钢在模拟鹰潭酸性土壤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自腐蚀电位整体呈下降趋势,在pH=5.5附近电位有反弹;高pH值溶液中电极反应电阻R_t普遍大于低pH值下的R_t,即pH越高电极腐蚀过程的阻力越大;在同一pH值下,随着外加电位的降低,R_t先增大后减小,在-0.75 V附近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电极过程在阳极电位区受活化控制,在-0.75 V附近受活化和扩散共同控制,而阴极电位区重新受活化控制所致。另外,快慢速率扫描动电位极化曲线反映的pH值对阴阳极极化行为影响的规律与阻抗谱反映的规律一致。
宋春晖黄峰刘静李光强秦庆伟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