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9004)

作品数:31 被引量:250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蔚文方思行李茹柳郭文峰王桂香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虚证
  • 10篇脾虚
  • 10篇脾虚证
  • 7篇胃炎
  • 5篇慢性
  • 5篇关联规则
  • 4篇湿热
  • 4篇湿热证
  • 4篇热证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淀粉酶
  • 3篇证型
  • 3篇数据库
  • 3篇数据挖掘
  • 3篇脾胃
  • 3篇脾胃湿热

机构

  • 19篇广州中医药大...
  • 13篇暨南大学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广东药学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广东邮电职业...

作者

  • 17篇陈蔚文
  • 11篇方思行
  • 9篇李茹柳
  • 6篇王桂香
  • 6篇郭文峰
  • 4篇杨泽民
  • 3篇王颖芳
  • 3篇唐惠琼
  • 3篇迟莉
  • 3篇林传权
  • 3篇刘晓秋
  • 3篇劳绍贤
  • 3篇殷彬
  • 2篇陈玉龙
  • 2篇李广曦
  • 2篇周继鹏
  • 2篇李秋霞
  • 2篇高小玲
  • 2篇黄穗平
  • 2篇罗琦

传媒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微计算机信息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遗传
  • 1篇肿瘤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医学情报工作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数据中挖掘关联规则算法的选用被引量:5
2004年
 对典型的挖掘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临床数据的特点,建议在临床数据关联规则挖掘中采用FP-growth算法.
殷彬方思行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FP-GROWTH算法
中医药类数据库建设的回顾与分析被引量:16
2005年
以文献计量的方法,按学科主题、数据库类型,对1984年到2003年中医药类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型的、复合的、基于互联网的医药数据库是目前主流。预计了今后中医药类数据库建设的趋势,认为数据库建设的关键在于借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有效利用地域资源,及延揽医学信息学专业人员。
李广曦陈蔚文
关键词:数据库中医学中药学
慢性胃炎脾虚证差异表达基因识别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与正常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两组胃肠粘膜配对样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在特征提取阶段分别利用W ilcoxon符号秩检验、组间和组内平方和比率(BSS/W SS)、基于相关距离的冗余分析方法,分别得到9个和12个差异基因。利用SVM作为分类器,对两组数据在此特征基因集上进行分类预测,分别达到96.67%和98.89%的预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党春艳周继鹏王桂香李茹柳高小玲陈蔚文
关键词:脾虚证基因表达谱特征提取SVM
慢性胃炎脾气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的差异表达基因比较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比较慢性胃炎脾气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分别提取慢性胃炎脾气虚和脾胃湿热患者胃黏膜组织RNA各4例,逆转录荧光探针标记后杂交制作BiostarH-140 s基因芯片。采用荧光值ratio、生物信息学、t检验等方法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部分相关基因。结果: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45条,主要为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运输、物质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免疫反应等相关基因;有显著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77条;实时定量PCR检测10条基因,6条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慢性胃炎脾气虚和脾胃湿热2个证型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提示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与基因差异表达有一定关系。
王颖芳陈蔚文劳绍贤李茹柳郭文峰黄穗平王桂香王静罗琦黄烈平王建华
关键词:胃炎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基因差异表达
RSA算法的一种高效软件实现方法被引量:7
2006年
分析了RSA算法的软件实现难点为大数的幂模运算,提出了将大数的幂模运算转换为小数幂模运算乘积的高效方法,并实现了RSA算法,该方法在理论分析和试验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殷彬陶安方思行
关键词:RSA算法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Bioinformatics Research on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of Pi-deficiency Syndrome by Gene Arrays被引量:10
2009年
与 non-Pi-deficiency 症候群(non-PDS ) 的 Pi 缺乏症候群(PDS ) 和那些与长期的表面的胃炎(CSG ) 在病人决定微分基因表示的 bioinformatical 特征的目的,即有 Pi 的 CSG 的病人(脾)-Wei (胃)dampnese 热症候群和健康的人。有 BRB 数组工具软件的方法包装,原来的数据收集并且生物信息:基因数组的分析在 6 个 CSG 病人被进行 PDS (CSG-PDS ) , non-PDS (CSG-nPDS ) 的 6 个 CSG 病人,和 6 个健康志愿者(正常) 。与 non-PDS 相比结果,基因表情:当有关分泌物,细胞骨架和 ubiquitinization 的那些主导地是起来调整的时,在关于蛋白质的 PDS,合成,精力新陈代谢,有免疫力的反应和离子的运输趋于下面调整。结论二种样品, CSG-PDS/Normal 和 CSG-PDS/CSG-nPDS,与不同特征有他们的各自的基因表示侧面。基因表示侧面在症候群分类有某些参考意义。
陈玉龙陈蔚文王颖芳李茹柳郭文峰劳绍贤王建华黄穗平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基因治疗胃炎基因表达谱
白术黄芪汤单药提取部位组方对不同病变阶段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李茹柳迟莉郭文峰王静王桂香陈蔚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黄芪汤白术组方病变阶段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与脾胃湿热证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体内脂类、蛋白质、核酸、糖类、微量元素和能量代谢情况,从物质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脾虚证病理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3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例,其中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各4例,取两组胃黏膜进行DNA芯片实验,利用BRBArrayTools和IPA软件对DNA芯片双通道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且表达倍数>2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56个,其中上调基因11个,下调基因45个。其中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有CRLS1、LRP11、FUT9、GPCPD1、PIGL、SULT1A4、B3GNT1、ST8SIA4和ACADVL,主要涉及脂肪酸、胆固醇、磷脂和糖脂的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基因有ASR-GL1、AARSD1、EBNA1BP2、PUM2、MRPL52、C120RF65、PSMB8、PSME2、UBA7、RNF11、FBXO44、ZFYVE26、CHMP2A、SSR4、SNX4、RAB3B、RABL2A、GOLGA2、KDELR1、PHPT1、ACPP、PTPRF、CRKL、HDAC7、ADPRHL2、B3GNT1、ST8SIA4、DDOST和FUT9,主要涉及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泛素化、靶向输送和翻译后修饰过程;与核酸代谢相关的基因有DFFB、FLJ35220、TOP2A、SF3A3、CREB3、CRTC2、NR1D2、MED6、GTF2IRD1、C1ORF83、ZNF773和ZMYND11,主要涉及DNA复制与修复,转录调节等;与糖类代谢相关的基因有AGL、B3GNT1、FUT9、ST8SIA4、SULT1A4、DDOST和PIGL,主要涉及糖原的分解和糖复合物的合成;与微量元素代谢相关的基因有COMMD1、SLC39A6、FTL、CHRFAM7A、SCGN和S100A6,主要涉及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代谢;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有AK3和COX7B,涉及线粒体结构和氧化磷酸化过程。结论脾虚证患者体内脂类、蛋白质、核酸、糖类、微量元素和能量代谢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导致脾虚证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杨泽民陈蔚文王颖芳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湿热证DNA芯片物质代谢
肝癌患者淀粉酶糖链异常、证型差异及相关机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糖链变化、中医证型差异及与自由基的相关性。方法:凝集素亲和沉淀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炎患者血清淀粉酶的多种凝集素结合率;同时检测血清丙二醛(m alind ialdehyde,MDA)、血清淀粉酶活性,分析淀粉酶的各凝集素结合率与自由基的相关性,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证型肝癌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硬化组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的结合率亦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LCA的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气滞血瘀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PNA、LCA结合率与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唾液酸基、岩藻糖基减少,致D-半乳糖的暴露增多,此外,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末端D-半乳糖基亦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肝硬化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亦有以上变化,这可能与自由基损害糖链有关。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的D-半乳糖基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而肝癌气滞血瘀和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无此变化,表明肝郁脾虚在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异常糖链的形成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刘晓秋朱海龙叶小卫唐惠琼
关键词:肝肿瘤淀粉酶类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物质能量代谢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患者体内脂类、蛋白质、糖类和核酸代谢情况,从物质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脾虚证的病理发生机制。方法选择4例2004年6月—2005年3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和广东省中医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患者,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健康人4名,钳取患者及健康人胃黏膜进行DNA芯片实验,利用BRB ArrayTools和IPA软件对DNA芯片双通道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15个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差异基因,占总差异表达基因(20个)的75%,其中上调基因1个,下调基因14个,11个基因为酶基因。其中脂类代谢相关差异基因有ACAA2和CYP20A1,表现为脂肪酸分解和胆固醇转化降低;蛋白质代谢相关差异基因有ALDH9A1、ASL、ASS1、PCYOX1L、RPS28、UBE2D2、UBXN1、B3GNT1、GCNT1和PPP1R3C,表现为影响自主神经、尿素循环等生物学过程的氨基酸代谢降低,蛋白质合成降低,错误折叠蛋白泛素化降解增加,翻译后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饰降低;糖类代谢相关差异基因有PPP1R3C、B3GNT1和GCNT1,表现为糖原和聚糖合成降低;核酸代谢相关差异基因有RMI1、SMARCD3和PARP1,表现为DNA复制和转录降低,DNA损伤修复增加。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患者体内脂类、蛋白质、糖类和核酸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主要表现为酶基因表达下调,推测此可能是导致脾虚证营养代谢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杨泽民陈蔚文王颖芳
关键词:脾虚证DNA芯片物质代谢慢性浅表性胃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