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JY009)

作品数:13 被引量:417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冬华梁上坤沈永建蒋德权陈富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制度环境
  • 4篇契约
  • 3篇盈余
  • 3篇证券
  • 3篇证券市场
  • 3篇实证
  • 3篇会计
  • 2篇隐性契约
  • 2篇盈余质量
  • 2篇在职消费
  • 2篇中国证券
  • 2篇中国证券市场
  • 2篇实证研究
  • 2篇权益
  • 2篇权益资本
  • 2篇权益资本成本
  • 2篇资本
  • 2篇资本成本
  • 2篇薪酬
  • 2篇民营

机构

  • 14篇南京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2篇陈冬华
  • 7篇梁上坤
  • 2篇沈永建
  • 2篇蒋德权
  • 2篇新夫
  • 1篇尤海峰
  • 1篇赵刚
  • 1篇钱蓓蓓
  • 1篇黄莉
  • 1篇陈富生
  • 1篇陆建桥
  • 1篇王国俊
  • 1篇董宣君

传媒

  • 2篇会计研究
  • 2篇上海立信会计...
  • 2篇China ...
  • 2篇当代会计评论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经济研究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管继任、职工薪酬与隐性契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67
2011年
工资是高管激励员工的主要工具,也可能是高管和员工侵犯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以高管继任过程中职工薪酬的变化为背景,分析了高管实现控制权私利最大化过程中,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公司政治的形成及经济后果。实证发现,上期职工工资越高,本期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低;在高管继任当年,变更企业的职工工资具有显著增长;相比内部提拔的高管,外部来源的高管会更大幅度地提高职工工资。进一步地,本文将高管继任过程中的工资增长分离为:经济激励动机的增长和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我们发现,出于经济激励动机的工资增长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出于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则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这表明,高管和员工之间不被第三方所察觉的隐性契约通过"自我执行"实现了"互惠",而这种"互惠"牺牲了企业利益。本文的研究将企业重要利益相关者——职工引入到公司治理领域,丰富了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公司政治的相关研究。
陈冬华陈富生沈永建尤海峰
关键词:职工薪酬隐性契约公司政治
盈余质量、制度环境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试图检验:①会计盈余质量是否影响公司资本成本?②在转轨制度背景下,制度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改革、投资者结构的系统性变化与法律环境的改善,对盈余质量与公司资本成本的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借鉴Dechow和Dechiv(2...
新夫陈冬华
关键词:盈余质量资本成本制度环境
文献传递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政策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文章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计提土地增值税准备金的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越高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低;毛利率越高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高;并且,公司规模对计提准备金有正向作用,规模大的公司计提准备金的可能性越大。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和采用股权激励对是否计提土地增值税准备金有一定影响,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黄莉梁上坤陈冬华
关键词:土地增值税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稳健性会影响股权再融资行为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2
2012年
财务报告的稳健性在企业与内外各方的契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可能会受之影响。以2000~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的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越大,再融资费用率和再融资金额也越低。在多种稳健性测试下,这一结果仍保持稳定。
梁上坤赵刚董宣君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股权再融资
我国证券市场真的存在“功能锁定”吗?——基于契约角度的新解释被引量:8
2010年
结合配股权契约对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997~1998年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1999~2000年市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高于营业利润,表现为"功能锁定"现象,但可以通过配股权契约与盈利持续性予以解释;2001年配股政策的变革,降低了非经常性损益在取得配股权过程中起的作用,市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回复正常,"功能锁定"现象消失。结论显示,在我国特有的转型制度背景下,配股权契约对股票定价有影响作用。某些年份盈余定价表现的"偏离",是基于经济制度背景的理性行为,而非基于心理行为的非理性现象。
王国俊梁上坤陈冬华
关键词:非经常性损益
事务所合并能提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案例被引量:10
2011年
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事件为案例,分析了其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2006年合并中兴宇会计师事务所后,信永中和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并不具有持续性;2009年合并四川君和等会计师事务所后,信永中和的审计质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钱蓓蓓沈永建张苏岭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规模审计质量
Government Regulation,Enforcement,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mplementing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被引量:10
2009年
In a changing transition economy, Chinese government regulations that adopt the relatively simple bright line rule formula are enforceable in practice. Taking the early reform-oriented policies of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CSRC) as an example, we find that the CSRC did not consider local enthusiasm for reform when allocating IPO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 high enforcement costs involved. We also find that CSRC listed company regulations were enforced due to the lower costs involved in verifying regulatory violations, and that listed companies that completed the reform process were given priority in public refinancing. We present empirica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ypotheses outlined above. We also conclude that companies that completed the reform process in 2005 were of significantly higher quality and that the SEO regulation did not affect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These findings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Dequan JiangShangkun LiangDonghua Chen
关键词:GOVERNMENTENFORCEMENTECONOMIC
论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应去道德化——一种规范分析的路径被引量:24
2009年
本文分析了当前学术界所面临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理论困境,以罗尔斯的正义观为价值基础,从个人理性的假定出发,以契约为切入点,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得到如下推论:(1)效率观盈余管理不可实证;(2)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观是实证研究中多余的概念;(3)盈余管理与公司价值无关。最后,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应该从理论层面去道德化,试图构造真正基于契约观的盈余管理理论。本文对于未来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是有益的。
陈冬华
关键词: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契约
在职消费、股权制衡及其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2
2010年
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对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越为明显;上市公司股权越为制衡,高级管理人员的在职消费越高。同时发现股权制衡度高的上市公司,其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较低。
陈冬华梁上坤
关键词:股权制衡在职消费
地区制度环境与部分民营化绩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1997~2001年民营化发行的53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所处地区制度环境与民营化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制度环境越好,民营化绩效越高;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民营化后公司的盈利...
陈冬华齐祥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