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1732)

作品数:5 被引量:115H指数:5
相关作者:吴福忠刘洋徐振锋谭波杨万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冻融
  • 3篇冻融循环
  • 2篇杉林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生物量
  • 2篇物量
  • 2篇冷杉
  • 2篇冷杉林
  • 2篇可培养微生物
  • 1篇大型土壤动物
  • 1篇养分
  • 1篇有效养分
  • 1篇幼林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量碳
  • 1篇土壤动物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吴福忠
  • 3篇杨玉莲
  • 3篇杨万勤
  • 3篇谭波
  • 3篇徐振锋
  • 3篇刘洋
  • 2篇张健
  • 1篇闫帮国
  • 1篇夏磊
  • 1篇宫渊波
  • 1篇陈礼清
  • 1篇罗承德
  • 1篇康丽娜
  • 1篇王奥
  • 1篇黄旭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森林-苔原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被引量:30
2012年
为了了解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森林-苔原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的特征和季节变化,研究了米亚罗鹧鸪山原始针叶林、林线、树线、密灌丛、疏灌丛和高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和季节动态对MBC、MBN和微生物数量都有显著影响。不同时期的微生物在各植被类型间分布有差异,植物生长季初期和生长季中期,树线以上群落的MBC高于树线下的群落,而到生长季末期恰恰相反,暗针叶林、林线和树线的MBC显著升高,各植被之间MBC的差异减小;微生物数量基本上也是以树线为界,树线以下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树线以上群落,其中密灌丛的细菌数量最高;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为生长季末期>生长季初期>生长季中期。生长季末期真菌数量显著增加,且MBC/MBN最高。统计分析表明,MBN与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MBC仅与真菌数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植物生长季末期大量的凋落物输入和雪被覆盖可能是微生物季节变异的外在因素,而土壤微生物和高山植物对有效氮的竞争可能是微生物季节变异的内在因素。植物生长季初期对氮的吸收和土壤微生物在植物生长季末期对氮的固定加强了高山生态系统对氮的利用。气候变暖可能会延长高山植物的生长季,增加高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进而改变高山土壤碳的固存速率。
刘洋张健闫帮国黄旭徐振锋吴福忠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
雪被去除对川西高山冷杉林冬季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12年
为了解气候变暖情景下雪被减少对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影响,采用人工遮雪的方法,研究了雪被去除对川西高山原始冷杉林(Abies faxoniana)冬季有机层和矿质层土壤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被去除显著降低了雪被形成初期至雪被融化后土壤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受土壤温度和冻融交替的影响,土壤转化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雪被形成初期和雪被融化后期有所提高,但不同土层的土壤酶对雪被去除的响应存在差异。雪被处理、土壤层次和采样时间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土壤酶的活性。此外,川西高山冷杉林有机层土壤转化酶与土壤温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与土壤温度关系密切,中性磷酸酶受土壤冻融循环影响较大,而碱性磷酸酶与土壤温度和冻融循环的关系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暖所引起的雪被减少及冻融变化将改变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而影响到与C、N和P相关的土壤生物化学过程。
杨玉莲吴福忠杨万勤谭波徐振锋刘洋康丽娜
关键词:全球变暖冻融循环土壤水解酶
炼山对巨桉人工幼林土壤酶活性和有效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解传统营林方式炼山对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根据巨桉生长特性和当地气候环境,在四川盆地典型巨桉人工林地研究了春季炼山后夏季、秋季和次年春季土壤水解酶、氧化还原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效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炼山后的各个季节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小于未炼山林地.夏季炼山林地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与未炼山林地无显著差异,秋季炼山林地土壤转化酶活性明显较低,但次年春季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高于未炼山林地。炼山后夏季0~20cm土壤和秋季〉20~40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但秋季0~20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此外,炼山后的巨桉林地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质量分数的关系较未炼山林地更加紧密。可见,炼山对巨桉人工幼林土壤酶活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年炼山后的夏季和秋季。
陈礼清罗承德宫渊波张健
关键词:巨桉人工林土壤酶
雪被去除对川西高山冷杉林冬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2
2012年
为了解气候变暖情景下雪被减少对冬季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采用人工遮雪的方法,研究了雪被去除对原始冷杉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被去除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以及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但土壤微生物在雪被覆盖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在雪被去除处理下,土壤有机层MBC和MBN在雪被形成初期和雪被融化前期显著降低,而在雪被覆盖期和雪被融化后期显著增加;在雪被形成初期至雪被覆盖期,可培养细菌数量都显著降低,但可培养真菌数量都显著增加.雪被融化后,雪被去除显著降低土壤有机层MBC和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可培养细菌数量,对MBN无显著影响.矿质土壤层MBC、MBN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在雪被去除下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层基本一致,但波动较小.雪被去除还改变了川西高山冷杉林冬季土壤微生物类群比,提高了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的冬季优势.
杨玉莲吴福忠何振华徐振锋刘洋杨万勤谭波
关键词:冻融循环微生物生物量可培养微生物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被引量:21
2012年
为了解季节性冻融及其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的冬季(土壤冻融期、冻结期和融化期)及植被生长季节,研究了不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10,763只,隶属于91科。冬季与生长季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冬季以长角毛蚊科幼虫和尖眼蕈蚊科幼虫为优势类群,大蚊科幼虫、苔甲科和蠓科幼虫等为常见类群;而生长季节以蚁科、隐翅甲科、长角毛蚊科幼虫和异蛩目为优势类群,原铗叭科、蝇科幼虫和石蜈蚣目等为常见类群。土壤动物群落个体密度、类群数量和多样性指数(H')随冻融格局变化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土壤融化期达到了一个明显高峰值。冬季土壤动物以腐食性类群为主,捕食性和植食性功能类群在融化末期(4月25日)和生长季节初期(5月25日)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和冻结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季节转换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可能对深入认识冬季和生长季节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谭波吴福忠杨万勤夏磊杨玉莲王奥
关键词:冻融循环生物多样性ABIE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