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0ZK-12)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青张庆伟徐守飞刘玉鲍利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织物
  • 3篇导电织物
  • 3篇聚苯
  • 3篇聚苯胺
  • 3篇苯胺
  • 2篇低温等离子
  • 2篇原位聚合
  • 2篇原位聚合法
  • 2篇原位聚合法制...
  • 2篇吡咯
  • 2篇聚合法
  • 2篇聚吡咯
  • 2篇超声辐射
  • 1篇导电
  • 1篇导电性
  • 1篇等离子处理
  • 1篇涤纶
  • 1篇涤纶织物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屏蔽

机构

  • 5篇北京服装学院

作者

  • 5篇李青
  • 3篇张庆伟
  • 2篇徐守飞
  • 1篇鲍利红
  • 1篇刘玉

传媒

  • 3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印染助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碱减量-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涤纶织物表面进行预处理,可在纤维表面形成凹坑和裂纹,经原位聚合氧化制得的聚苯胺在涤纶织物表面吸附量增大,织物的导电性明显提高,表面电阻达到70Ω.通过SEM、DSC、XRD、K/S值和抗电磁屏蔽性能测试等对导电织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处理后的织物表面聚苯胺分布均匀,导电性能明显提高.
徐守飞张庆伟李青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聚苯胺导电性
超声辐射结合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导电织物
2014年
超声辐射结合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探讨制备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的最佳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偶联剂制备的聚苯胺导电织物的导电性能。采用SEM、IR、XRD、TG和电磁屏蔽测试等手段对导电织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负载到了涤纶织物表面;超声辐射有效的抑制PANI链刷子状取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加入对聚苯胺的生长起到阻聚作用,防止了聚苯胺的爆聚;偶联剂602成为苯胺和织物的"分子桥",提高聚苯胺在织物上的负载量;聚苯胺渗入纤维内部;导电织物表面电导率达到3.3×10-2S/cm。
张庆伟李青
关键词:超声辐射聚苯胺偶联剂
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织物制备工艺探索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超声波与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织物.研究掺杂偶联剂对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的影响,利用汽蒸以及浸轧的后处理方法提高聚吡咯与涤纶织物的结合牢度.采用表面电阻测试、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耐洗性能测试等对复合导电织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汽蒸和浸轧后处理方法能明显增强复合导电织物的耐洗牢度,洗涤之后的表面电阻可以控制在100Ω以内,掺杂偶联剂的导电织物洗涤后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达到40 dB.
霍歆彤刘玉李青
关键词:聚吡咯涤纶织物导电电磁屏蔽
聚吡咯导电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以涤纶织物为基体,采用超声辐射结合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涤纶复合导电织物.研究制备聚吡咯导电织物的最佳工艺,以及掺杂表面活性剂对导电织物的影响.采用IR、SEM、TG和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等对复合导电织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聚吡咯进入渗入纤维内部,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复合导电织物的热稳定性降低,制备出复合导电织物的表面电阻达到7Ω,导电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达到19 dB,导电织物的环境稳定性好.
张庆伟霍歆彤李青
关键词:关键词超声辐射聚吡咯表面活性剂
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的等离子处理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结合碱减量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织物上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研究了低温等离子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复合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度30 Pa,处理时间4 min,处理功率300 W的等离子处理工艺,苯胺单体浓度0.25 mol/L,氧化剂APS质量浓度0.06 g/mL,掺杂酸浓度0.6 mol/L,反应时间2 h,氧化聚合,制备的复合导电织物其表面电阻率可达102Ω.SEM、FTIR及XRD测试结果表明涤纶织物表面有均匀连续的聚苯胺存在,且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无定形区面积增加,结晶度减小.
徐守飞鲍利红李青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聚苯胺导电织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