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0SQRL124)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金齐力孔晓明韦莉王婷范伟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亚群
  • 1篇鼠肝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亚...
  • 1篇细胞分离
  • 1篇细胞亚群
  • 1篇小鼠肝
  • 1篇小鼠肝脏
  • 1篇小鼠脾脏
  • 1篇李斯特菌
  • 1篇李斯特菌感染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免疫应答

机构

  • 2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2篇韦莉
  • 2篇孔晓明
  • 2篇金齐力
  • 1篇朱翔
  • 1篇刘勇
  • 1篇管俊昌
  • 1篇范伟
  • 1篇王婷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亚群和表型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感染BALB/c小鼠模型,研究LM感染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亚群及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LM尾静脉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第3、5、7天取小鼠脾脏,平板稀释法进行脾脏细菌载量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DC亚群及DC相关表面分子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小鼠脾脏细菌载量感染后第3天有高水平的菌落形成单位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的数量迅速降低,直到第7天基本被清除;CD11c+DC的数量在感染第5天高于对照组(P<0.05),CD4+DC的数量在感染后第5天和第7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α+DC的数量在感染后第3、5和7天及CD4-CD8α-DC的数量在感染后的第3和第5天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LM感染后,DC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增加,均于感染后第3天和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M感染早期,小鼠脾脏DC亚群出现的增殖和成熟表型特征性分子表达上调,决定了其在细胞免疫应答活化中的作用地位。
韦莉金齐力管俊昌孔晓明
关键词:李斯特菌感染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小鼠
小鼠肝脏淋巴细胞几种分离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比较几种肝脏淋巴细胞分离方法得到的总淋巴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KT cells)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比例和细胞绝对数,明确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按照析因设计,将不放血(A法)、摘眼球放血(B法)、体循环灌流(C法)、摘眼球结合体循环灌流(B法+C法)4种肝脏预处理方法和单浓度离心法(Ⅰ法)、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Ⅱ法)2种Percoll分离方法进行全面组合,共获得8种组合条件,分离小鼠肝脏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类型细胞比例。结果:肝脏预处理方法中B法+C法获得淋巴细胞比例最高,A法获得淋巴细胞绝对数最高,B法获得的NK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和细胞绝对数均最高;Ⅱ法获得的淋巴细胞、T细胞、NK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和细胞绝对数均高于Ⅰ法。对于NKT细胞比例和NK细胞绝对数,肝脏预处理方法和Percoll浓度之间有交互作用(P<0.01和P<0.05),其他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采用摘眼球放血结合体循环灌流法,结合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法(33%+70%),可获得较高数量和比例的固有免疫细胞,有助于对肝脏固有免疫细胞如NKT细胞、NK细胞等的研究。
孔晓明金齐力韦莉王婷范伟朱翔刘勇
关键词:细胞分离PERCOL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