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1105981002M177)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骆敏谢裕安吴继宁罗小玲杨帆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GP73
  • 1篇鼠肝
  • 1篇糖蛋白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肝
  • 1篇小鼠肝癌
  • 1篇模型建立
  • 1篇甲胎
  • 1篇甲胎蛋白
  • 1篇肝癌
  • 1篇高尔基体
  • 1篇高尔基体糖蛋...
  • 1篇AFP

机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匡志鹏
  • 1篇杨帆
  • 1篇罗小玲
  • 1篇吴继宁
  • 1篇谢裕安
  • 1篇骆敏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血清GP73、AFP在小鼠肝癌模型建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GP73、AFP在DEN/CCl4/乙醇联合诱发的小鼠肝癌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联合DEN/CCl4/乙醇诱发小鼠肝癌模型,于第4、8、12、16、20、24周随机分批处死实验小鼠,采血及常规制作肝脏病理切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血清GP73、AFP的表达情况。结果:诱癌组小鼠第4-8周肝脏呈现出典型的药物中毒性肝炎表现,血清GP73、AFP仅见微弱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第12-16周血清GP73、AFP随肝纤维化不断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至第20周后肝癌形成时(诱癌第20-24周),GP73、AFP升高最为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P73及AF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9,P=0.00)。结论:GP73、AFP参与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在肝细胞大量损伤、增生过程中被激活,随肝癌形成相互作用有关。
骆敏杨帆匡志鹏吴继宁罗小玲谢裕安
关键词:甲胎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