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73122)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振寰林青梅谢巧玲冯淑琴张丽红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自闭
  • 4篇自闭症
  • 3篇自闭症儿童
  • 2篇脑性
  • 2篇脑性瘫
  • 2篇脑性瘫痪
  • 2篇患儿
  • 2篇父母
  • 1篇音乐
  • 1篇音乐疗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康...
  • 1篇西医
  • 1篇疗法
  • 1篇疗法治疗
  • 1篇脑性瘫痪儿童
  • 1篇脑性瘫痪患儿

机构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顺德妇幼保健...
  • 1篇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 5篇刘振寰
  • 2篇林青梅
  • 2篇谢巧玲
  • 1篇李志林
  • 1篇尹鲜桃
  • 1篇张丽红
  • 1篇张勇
  • 1篇冯淑琴
  • 1篇张玉琼

传媒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音乐疗法治疗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作用,观察音乐疗法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社会交往、情感情绪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美国DSM-IV自闭症诊断的30例患儿,采用被动聆听法、主动参与法、即兴法、暗示放松法等音乐疗法治疗6次/周,每次30~35 min,持续做3周,休息7~10 d,60次为1个疗程。对参与音乐治疗的30例自闭症儿童于治疗前、治疗30次和60次后的行为发育、音乐发育、情绪情感交往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患儿行为发育水平、音乐发育水平、情绪情感交往水平在音乐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分值提高,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前儿童行为发育水平(18.80±5.21)分,治疗30次后(21.13±5.45)分,治疗60次(25.33±5.64)分;音乐发育水平治疗前(8.87±3.18)分,治疗30次(12.50±3.51)分,治疗60次(19.23±4.94)分;情绪情感交往水平治疗前(5.50±4.33)分,治疗30次(10.20±4.24)分,治疗60次(15.13±4.08)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各相应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使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注意广度增宽、目光交流增多、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刻板行为减少及调动积极情绪。
刘振寰张丽红尹鲜桃李志林冯淑琴
关键词:自闭症音乐疗法
脑性瘫痪儿童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探讨被引量:16
2011年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脑瘫的发病率也因产科技术及新生儿抢救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有所上升,这显得脑瘫康复工作艰巨而重要。欧美等国家已有相对完善的现代康复方法,而我国对脑瘫康复的研究起步较晚,面临着康复团队人员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因此,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康复研究进展对脑瘫中西医结合康复进行探讨。
刘振寰
关键词:脑性瘫痪中西医结合康复儿童
自闭症儿童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自闭症患儿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儿童生存质量自评式测定量表(PedsQL4.0),分别对200例自闭症患儿(自闭症组)及12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生存质量评定,应用Gesell发展诊断量表(1981年)进行智能发育测验,应用克氏自闭症行为量表、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评定自闭症病情程度。结果自闭症组儿童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自闭症组儿童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心理领域及PedsQL生存质量总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高功能自闭症患儿各方面及总体生存质量均高于低功能自闭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的智能类型因素对患儿的生存质量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闭症患儿病情程度越重、智力水平越低,生存质量的损害越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症儿童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的损害,需要社会高度关注这类疾病患儿的家庭。
刘振寰谢巧玲林青梅张清华孟秀会曾艳冰张玉琼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对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自闭症患儿对其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对90例自闭症组患儿的父母及120例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评定。结果自闭症组父母在生理机能(90.84±11.46)、生理职能(54.22±42....
谢巧玲刘振寰张勇
关键词:父母
文献传递
自闭症儿童生存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自闭症对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PedsQL4.0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分别对200例自闭症组儿童及120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自闭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以及儿童父母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
刘振寰谢巧玲林青梅张清华孟秀会曾艳冰张玉琼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文献传递
脑性瘫痪患儿生存质量相关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将确诊为脑瘫的80例患儿作为脑瘫组,同时选择8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儿童生存质量的PedsQL4.0普适性核心量表对2组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比较2组儿童生存质量的差异;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级别,采用北京Gesell发育商评定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脑瘫患儿生存质量与性别、月龄、家庭月收入、临床分型、GMFCS及智力水平6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脑瘫组患儿的生理功能/领域、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心理领域及总体生存质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脑瘫患儿总体生存质量与智力水平呈相同趋势,智力水平越高,生存质量亦越高;脑瘫患儿生理领域生存质量与智力水平、GMFCS呈正向关系,与月龄呈反向关系,其中GMFCS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严重;患儿的心理领域与智力水平相关。结论脑瘫患儿生存质量存在明显损害,智力水平及运动功能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万瑞平刘振寰林青梅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
孤独症儿童家长生存质量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孤独症患儿对其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有关机构展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适性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对90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20例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评定。【结果】1)孤独症组父母的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低于正常父母组(P<0.01);2)低功能孤独症组的父母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高功能孤独症组(P<0.01);3)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与患儿病情程度呈负相关,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孤独症儿童对患儿父母生存质量有影响,低功能孤独症患儿则影响更大。
刘振寰谢巧玲张勇
关键词:孤独症父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