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007)

作品数:17 被引量:139H指数:7
相关作者:韩璎孙宇李瑜霞李红艳王晓妮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阿尔茨海默病
  • 6篇轻度
  • 5篇轻度认知
  • 5篇成像
  • 4篇轻度认知障碍
  • 4篇主观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临床前
  • 3篇静息态
  • 2篇遗忘型轻度认...
  • 2篇影像
  • 2篇功能磁共振
  • 1篇单光子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断层显像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脑重大疾...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科隆大学

作者

  • 16篇韩璎
  • 8篇孙宇
  • 7篇李瑜霞
  • 6篇李红艳
  • 6篇王晓妮
  • 3篇李轩宇
  • 2篇李坤成
  • 2篇贾建国
  • 2篇张忠敏
  • 2篇李永秋
  • 2篇胡忠婕
  • 2篇夏明睿
  • 2篇于洋
  • 2篇郝立晓
  • 1篇郭艳芹
  • 1篇黄小钦
  • 1篇牛海晶
  • 1篇谢云燕
  • 1篇贾建平
  • 1篇郭佑民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Neuros...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研究的兴起、挑战及思考被引量:11
2018年
2016年《柳叶刀》杂志发布了关于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死亡分析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文章指出2015年全球全因死亡人数为5500万,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达3900多万,占总死亡人数的71%。其中,痴呆为主要病因之一,并且是2005--2015年这10年间导致死亡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疾病,增幅达40%。
陈观群韩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非传染性疾病疾病负担《柳叶刀》
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神经影像学评估被引量:32
2015年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疗的关键是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研究显示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因而早期对侧支循环进行准确而完整地评估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手段,文中就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和方法作一综述,旨在为合理的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
张忠敏郭艳芹韩璎郭佑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影像学评估
主观认知下降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国际上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识,已经从1984年国立神经病学与语言障碍、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1]的AD痴呆诊断标准、2007年[2]、2010年[3]和2014年[4]国际工作组提出的前驱期AD(prodromal AD)、症状前AD、无症状AD,和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院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提出的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D,MCI due to AD)[5]和临床前期AD[6],发展到了今天的临床前期AD的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7]阶段.SCD概念,为我们今后在临床研究中能够正确筛选认知正常者提出了重要的警示;同时使我们认识到从认知正常到痴呆这一连续病程中,除了要经历MCI阶段,之前还可有SCD阶段,如果能够在SCD阶段正确识别AD,对于AD的早期防治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早期识别AD临床前期的SCD呢?
孙宇王晓妮盛灿李瑜霞李红艳韩璎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临床前SCD语言障碍神经病学
主观认知下降社区管理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慢性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老年人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鉴于该病无有效治愈手段、预后差,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并干预尤为重要。做好该病的社区管理工作,不仅能延缓疾病进程,改善疾病预后,更能进一步减轻我国的家庭及社会负担。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临床前期阶段而引起国内外医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是国际上对于该阶段的社区规范化管理研究较少,国内研究更是空白。本文拟通过对SCD的社区管理予以综述,以期为我国AD临床前期SCD社区管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郝立晓贾建国韩璎孙宇王晓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社区卫生服务
不同来源认知下降主诉对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2016年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认知下降主诉在老年人中普遍性很高。根据来源分为主观认知下降主诉和知情者报告两种。这两种来源的认知下降主诉对于AD有着不同的意义,并且它们对于AD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综述基于认知下降主诉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来源认知下降主诉对于AD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进行分析。
李嘉辰李轩宇于洋陈观群王晓妮谢云燕韩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的演变被引量:7
2018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其脑组织中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淀粉样蛋白的出现和tau蛋白的沉积。作为老年人认知障碍最常见的原因,AD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随着对AD疾病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AD诊断标准也经历了数次修订。本文旨在对AD诊断标准的演变做一综述。
王小琪韩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学标志物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强度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的静息态全脑功能连接强度(FCS)特征,以寻找新的可用于反映阿尔茨海默病(AD)高风险人群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特征的指标。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纳入aMCI患者31例(aMCI组)以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2名(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的静息态fMRI(rs-fMRI)数据,对rs-fMRI数据进行常规预处理并进行全脑的FCS分析,探索aMCI患者全脑功能网络的核心脑区(hub),即FCS值较高脑区的分布特征。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被试间年龄、受教育年限、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评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性别的差异,组间FCS的差异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最后,在aMCI患者组中采用相关分析评估具有组间差异脑区的FCS值与行为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MCI组脑功能网络的核心脑区主要分布在大脑的联络皮层区域,如楔前叶、扣带回后部、内侧前额叶、角回、枕上回、梭状回、舌回等,与对照组的分布模式大体一致,但FCS值普遍降低。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aMCI组较对照组在双侧梭状回、舌回、枕上回、左侧枕中回、中央后回等区域的FCS值显著下降(簇大小分别为389、230、187、107个体素,P值均〈0.05),在双侧扣带回后部、右侧岛叶FCS值有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未经校正的条件下,左侧中央后回的FCS值与画钟试验(CDT)评分具有相关性(r=0.436,P=0.026)。结论aMCI主要破坏脑功能网络中的核心脑区,这种功能连接的变化可能反映了早期AD的病理生理变化。
盛灿夏明睿陈晓丹孙宇王晓妮李红艳李瑜霞李轩宇于洋陈观群李坤成韩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临床易与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相混淆的额颞叶变性1例被引量:2
2016年
病例男,60岁,受教育15年,主因'沉默寡言16月,吐字不清、反应迟钝7月'入院。患者16月前退休后逐渐出现沉默寡言,主要表现为主动语言减少,对待事物淡漠,无言语不清,无明显记忆力下降,无生活行为异常。
李瑜霞李永秋盛灿孙宇李红艳韩璎
关键词:额叶颞叶
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开启我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新时代被引量:7
2018年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因发病机制不清、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及负担沉重而成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正处于被攻克的前夜。现阶段,欧美国家在AD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研究领域主导着国际学术话语权。相比之下,中国作为拥有AD人数最多的国家,但由于对其研究起步晚,AD的临床研究处于“散”、“浅”的局面,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韩璎陈观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前发病机制话语权
源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从MCI进展到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是一个脑功能和脑结构损害不断进展的过程,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无创地观察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脑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因此,近年来借助MRI技术建立新的AD早期诊断方法已成为热点。本文对近年来结构磁共振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MCI向AD痴呆转化的研究进行综述。MRI对研究MCI向AD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其提供影像学依据,并起到动态监测其进展的作用。
李瑜霞李永秋孙宇盛灿李红艳牛海晶韩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