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无)

作品数:18 被引量:8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宏周德贵赖穗春黄道强周少川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4篇选育
  • 13篇水稻
  • 13篇种质
  • 13篇核心种质
  • 12篇栽培
  • 11篇优质稻
  • 9篇栽培技术
  • 8篇育种
  • 8篇高产
  • 7篇高产栽培
  • 7篇高产栽培技术
  • 5篇水稻核心种质...
  • 4篇优质水稻
  • 4篇栽培要点
  • 3篇育种理论
  • 2篇叶枯病
  • 2篇水稻品种
  • 2篇抗白叶枯病
  • 2篇枯病
  • 2篇白叶枯

机构

  • 16篇广东省农业科...
  • 1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王志东
  • 15篇周少川
  • 15篇黄道强
  • 15篇赖穗春
  • 15篇周德贵
  • 15篇李宏
  • 13篇王重荣
  • 12篇李康活
  • 11篇卢德城
  • 2篇李欣蕊
  • 2篇齐振宏
  • 2篇朱萌
  • 1篇韩成英
  • 1篇唐素云
  • 1篇曾列先

传媒

  • 7篇中国稻米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南部395户种稻大户为例被引量:53
2015年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部395户种稻大户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运用二元Logistic方法实证分析了他们对不同农业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种稻大户呈现出男性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规模化的特征;户主为男性、户主受教育水平更高以及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更高的种稻大户,对新品种技术有需求的概率更高;户主为男性、户主更年轻、户主受教育水平更高、水稻种植规模更大以及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更高的种稻大户,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有需求的概率更高;户主为男性、户主受教育水平更高、种粮积极性更高以及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更高的种稻大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需求的概率更高;户主为男性、户主更年轻、户主不兼业、户主受教育水平更高以及种粮积极性更高的种稻大户,对机械化技术有需求的概率更高。
朱萌齐振宏邬兰娅李欣蕊唐素云
关键词:种稻大户农业技术影响因素
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五山美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五山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产量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优占(三系杂交稻)相当。介绍了五山美占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王志东周少川李宏黄道强赖穗春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关键词:优质稻栽培要点
基于“四力模型”的中美种业发展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以中美种业为比较对象,首次从种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力、企业竞争力、供种保障力和市场监督力"等"四力模型"视角来对比研究中美种业发展历程、现状与特征,深入挖掘我国种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研究显示,我国种业对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与保障作用明显落后于美国,种业产业链运行机制有缺陷,创新主体不到位,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种业基地不稳定,行业管理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种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导致我国种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种业应该围绕种业科技创新力、企业竞争力、供种保障力和市场监督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
邬兰娅齐振宏李欣蕊朱萌韩成英
优质水稻新品种黄广莉占的选育
2015年
黄广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以丰莉丝苗为母本、黄广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黄广莉占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倒性好,耐寒性中等,米心腹白少,饭柔软可口,食味品质好。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5006。1选育过程1.1杂交亲本的来源母本丰莉丝苗与父本黄广占均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水稻品种。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关键词:抗白叶枯病食味品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抗倒性兼用型
优质水稻新品种双珍丝苗的选育
2016年
双珍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012-2014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关键词:水稻选育
优质水稻新品种黄丝莉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黄丝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抗倒性好,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和高产栽培技术。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选育
优质稻新品种黄合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2012年
黄合占是以黄莉占为母本、(丰丝占/六合占)杂交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该种属大穗型品种,在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造兼用,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黄合占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德贵黄道强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王重荣李康活周少川
关键词:优质稻选育栽培技术
优质稻新品种黄籼占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被引量:1
2013年
黄籼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以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的中间材料丰丝占/特籼占25为母本,以耐热性强、适应性广的黄华占作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具有耐肥抗倒、耐热性强、后期熟色好、适应性广、抗白叶枯病、米饭食味好等特点。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王志东黄道强周少川赖穗春李宏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关键词: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新品种矮华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矮华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选育
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优质稻新品种黄广占的选育被引量:1
2012年
黄广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有高产潜力的早中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黄广占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选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