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5050)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卫李华孙立成莫政宇刘靖宇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篇两相流
  • 7篇摇摆运动
  • 5篇泡状流
  • 5篇摩阻
  • 5篇摩阻系数
  • 4篇流型
  • 4篇矩形窄通道
  • 3篇摇摆条件
  • 3篇两相流动
  • 2篇弹状流
  • 2篇气泡
  • 2篇内流动
  • 2篇高宽比
  • 1篇压降
  • 1篇压头
  • 1篇摇摆
  • 1篇蒸汽
  • 1篇蒸汽流量
  • 1篇熔盐堆
  • 1篇受力

机构

  • 20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篇王洋
  • 1篇刘传成
  • 1篇幸奠川
  • 1篇曹夏昕
  • 1篇阎昌琪
  • 1篇莫政宇
  • 1篇刘靖宇
  • 1篇孙立成
  • 1篇李华
  • 1篇刘卫

传媒

  • 1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第八届(20...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道尺寸对竖直向上气-水两相流流型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对竖直向上矩形通道(40mm×1.41mm,40mm×10mm)和圆形通道(D=25mm)内的两相流流型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气液两相的表观速度分别为:0.03~24.71m/s和0.03~3.73m/s。3个实验段内均出现了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4种流型,40mm×10mm和圆形通道中流型特征较为接近,与40mm×1.41mm通道中流型相比存在明显差别。此外,绘制出了3种通道详细的流型图。对比结果显示,矩形通道窄边宽度对流型转变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矩形通道窄边宽度的增加,其流型转变边界更加趋近于圆形通道。
闫超星阎昌琪孙立成王洋
关键词:两相流流型
竖直窄矩形通道内空气-水两相流中气弹运动速度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应用高速摄像仪,对竖直窄矩形通道(3.25mm×40ram)内气液两相弹状流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气、液相表观速度分别为0.1~2.51m/s和0.16~2.62m/s,工作压力为常压。实验中发现窄矩形通道内弹状流与圆管中存在较大差别,气弹多发生变形,高液相流速时变形更为严重。窄边液膜含气量较高,在高液相流速时窄边液膜不下落,宽边液膜中含有由气弹头部进人和气弹尾部进入的气泡。气弹速度受气弹头部形状和宽度影响较大,受气弹长度影响较小。气弹速度可由Ishii8LJones—Zuber模型计算,但在低液相折算速度时偏差较大,其主要原因为漂移速度计算值较实验值偏小。
王洋阎昌琪孙立成幸奠川闫超星
关键词:两相流弹状流
矩形通道高宽比对两相流动阻力和流型关系的影响
2013年
在可视化观察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矩形通道高宽比对两相流动阻力和流型关系的影响。实验选择了3种通道尺寸的实验段,截面宽度相同,全部为43mm,高度分别为1.41、3和10mm,根据受限因子Co,前两个实验段属于窄通道,第3个属于常规通道。实验结果表明:高宽比不同时,随着气相流速的增加,通道内两相流动压降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10mm通道,低气相流量时重位压降占主要成分,而对于1.41mm和3mm通道,摩擦压降占主要成分;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大,总压降中摩擦压降的比例也增大;对于10mm矩形通道,可利用压降变化规律确定搅混流的发生范围。
闫超星阎昌琪孙立成幸奠川王洋
关键词:高宽比流型
摇摆条件下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瞬态阻力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摇摆条件下的气液两相流动受摇摆引起的附加惯性力的影响,致使其摩擦阻力特性发生改变。本工作在摇摆周期为8、12、16s和摇摆振幅为10°、15°、30°的条件下,对窄矩形通道(40mm×1.6mm)内空气-水两相流动的瞬态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摇摆时瞬态摩阻系数的变化呈明显周期性;气相质量含气率越大,摩擦压降的波动幅度越大;摇摆周期越小,振幅越大,摩擦压降的波动幅度越大。给出1个用于计算摇摆条件下两相摩阻系数的关联式,92.5%的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
金光远阎昌琪孙立成幸奠川刘磊
关键词:摇摆运动两相流摩阻系数
摇摆运动时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摇摆运动作为一种典型的海洋条件,会对管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摇摆条件下空气-水在窄矩形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摇摆运动对两相流动过程的影响.实验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通道尺寸为40 mm×1.6 mm,摇摆角度分别为10°、15°和30°,摇摆周期分别选为8、12、16 s.实验结果表明,摇摆条件下瞬态摩擦压降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摇摆周期越小,摇摆振幅越大,即摇摆运动越剧烈,摩擦压降的波动幅度也越大;摩擦压降波动幅度随着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
金光远阎昌琪孙立成幸奠川刘靖宇
关键词:摇摆运动两相流摩阻系数
矩形通道内气水两相流摩擦阻力计算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常压下以空气和去离子水为工质,对横截面为1.41mm×40mm和3mm×40mm的竖直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获得的764组实验数据,对11种典型两相流摩擦阻力计算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Lee-Lee模型整体预测精度最高,但在分液相雷诺数较小(Rel<600)和较大(Rel>8 700)区域,与实验值符合较差;在分液相紊流区(Rel≥2 000)Chisholm B模型适用性较好,对于两实验段预测值与实验值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6.13%和6.43%,但在分液相层流区(Rel<2 000)其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较大。根据压降特性提出修正两相动力黏度,并针对分液相层流区提出修正计算关系式,其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王洋阎昌琪孙立成金光远闫超星
关键词:两相流
摇摆运动下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阻力特性被引量:2
2012年
本工作对摇摆运动下水在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阻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一方面利用竖直静止实验数据对已有两相压降的计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用于常规通道的关系式已不适用于窄通道中流动沸腾压降的计算,基于窄通道的Zhang-Mishima及Sun-Mishima关系式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另一方面得出了摇摆运动下流动沸腾阻力特性,摇摆运动使两相压降周期性波动,但摇摆角度和摇摆周期对压降的波动幅度、两相平均摩擦压降几乎无影响。
刘传成阎昌琪孙立成
关键词:摇摆运动矩形窄通道关系式
摇摆条件对矩形通道内泡状流摩阻特性影响
摇摆运动作为一种典型海洋条件,对管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产生较大影响。本工作通过摇摆条件下空气-水泡状流在矩形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摇摆运动对两相流动过程的影响。实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通道尺寸为40mm×10mm...
金光远阎昌琪孙立成刘磊
关键词:摇摆运动泡状流摩阻系数
文献传递
摇摆条件对矩形通道内泡状流摩阻特性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摇摆运动作为一种典型海洋条件,对管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产生较大影响。本工作通过摇摆条件下空气-水泡状流在矩形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摇摆运动对两相流动过程的影响。实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通道尺寸为40mm×10mm,摇摆角度为10°、15°和30°,摇摆周期为8、12和16s。结果表明,摇摆条件下瞬态摩擦压降的变化具有明显周期性,随着两相雷诺数变大,瞬态摩阻系数的波动幅度和平均水平均变小;摇摆周期越小,摇摆振幅越大,即摇摆运动越剧烈,摩擦压降的波动幅度也越大。
金光远阎昌琪孙立成刘磊
关键词:摇摆运动泡状流摩阻系数
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阻力特性及计算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常压下,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对宽高比不同的两个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摩擦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常规通道和微小通道内两相压降的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传统的常规通道经验关系式并不适用于窄矩形通道中的压降计算;基于微小通道的计算方法中,Lee-Lee模型与实验值符合程度较好,但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仍存在较大误差。提出基于Chen模型的ChisholmC系数方法的修正关系式,式中综合考虑了矩形通道宽高比、全液相雷诺数和L-M参数对ChisholmC系数的影响,修正关系式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金光远阎昌琪孙立成王广飞
关键词:宽高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