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2010HP007)

作品数:17 被引量:210H指数:9
相关作者: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医生
  • 10篇家庭医生
  • 10篇家庭医生制度
  • 7篇卫生服务
  • 5篇社区卫生
  • 5篇社区卫生服务
  • 5篇健康
  • 5篇健康管理
  • 3篇社区健康管理
  • 2篇信息化
  • 2篇医疗保险
  • 2篇社区首诊
  • 2篇社区卫生服务...
  • 2篇社区医生
  • 2篇评价体系构建
  • 2篇卫生服务中心
  • 2篇基于信息化
  • 2篇公共卫生
  • 2篇保健
  • 2篇保险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卫生局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17篇鲍勇
  • 9篇杜学礼
  • 7篇张安
  • 6篇梁颖
  • 4篇徐婷
  • 2篇孙纬
  • 2篇栾晶
  • 2篇刘威
  • 2篇彭慧珍
  • 2篇陈立今
  • 2篇朱宏敏
  • 2篇徐秀
  • 2篇裴蓓
  • 1篇夏雯
  • 1篇蔡泳
  • 1篇刘玉梅
  • 1篇杨静
  • 1篇张天晔
  • 1篇陈晓峰
  • 1篇王伟

传媒

  • 1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4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健康管理的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待续)被引量:71
2011年
目的家庭医生制度是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市即将要全面实施的综合改革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实践,对家庭医生制度进行首次界定,回顾了国际家庭医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意义。同时,对家庭医生制度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讨,提出研究家庭医生制度"54321"方案:5个确定,即确定家庭医生资质,确定供方服务内容,确定需方利用程度,确定服务项目费用;4方付费,就是政府支付内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社会支付,个人支付;3方评价,就是供方评价,需方评价,第三方评价;最后初步制定了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的战略,就是加强领导,综合管理,政策配套,协调发展;改革体制,引入竞争,积极创新,稳步发展;心系社区居民,完善服务、深化服务、可持续服务;制定规划,多种模式,多种层次,循序渐进,积极培养家庭医学人才;加强管理,保证质量,良性运转,健康发展。
鲍勇杜学礼张安孙纬许速倪军杰
关键词: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制度健康管理
上海市全科医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寻找上海市全科医生培养中的症结,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的落实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对上海市3个区的1 300名基层医务人员和2所大学中的400名医学生就全科医生培养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全科医生现状满意度调查以及对家庭医生制度的执行反馈等。结果通过基本情况分析,上海市现职基层医务人员学历层次、职称情况等距离国际通用标准和国家文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认同度较低,就业仍主要倾向专科医生(78.6%),仅4.6%的医学生将全科医生作为首选职业。基层医务人员对社会环境、个人发展等满意度偏低,在综合满意度调查中,15.2%的人明确选择了不满意。结论上海市全科医生培养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加大舆论宣传的引导力度,加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力度,加大全科医学教育系统化力度,是有利于全科医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杨静鲍勇
关键词:全科医生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医疗保险政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家庭医生制度,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基本卫生服务保障制度。家庭医生的服务特点是负责本地区内所有居民的医疗保健工作,其实质是属于基层初级医疗的一种形式。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上海公共卫生事业探索的第一项便是全面推进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同时逐步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积极探索医疗保险按服务人口付费。
裴蓓吴克明杜学礼鲍勇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卫生服务医疗保健工作公共卫生事业新医改
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分析与政策建议(待续)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社区医生对家庭医生制度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社区(家庭)医生1300人,有效回答1142份,回收率87.8%。结果①对于家庭医生的资质,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由31~50岁之间、具备大学(含专科)学历和初级或中级职称、从业在5年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来担当。②在家庭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方面,有23.7%的医务人员认为非常必要;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认为非常需要的医务人员占26%;对于家庭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有50.1%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需要提供该服务。在双向转诊方面,有17.77%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提供此项服务。而关于提供将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上报,并在二、三级医院进行门诊预约、检验、检查的服务,则有18.65%的医务人员认为家庭医生应该提供此项服务。③在综合满意度方面,仅有5.5%的社区医务人员对目前的各方面状况表示非常满意。结论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医生培养更是当务之急。
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家庭医生社区健康管理
基于健康管理的中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续完)被引量:37
2011年
3.3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的配套政策研究3.3.1实施社区首诊(定点医疗)和双向转诊的政策和制度探讨具体措施包括:①凡是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实行社区首诊制。
鲍勇杜学礼张安孙纬许速倪军杰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健康管理社会医疗保险双向转诊
医学实习生对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2011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医学实习生对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信任度和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65名医学实习生进行医疗服务质量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使用量表定量分析,并与已获得的462名患者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为91.2%。调查显示:不同生源和性别的医学实习生,信任度和满意度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实习生与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评价不同(P<0.05),医学实习生的信任度得分高于满意度(P<0.05),患者的信任度得分低于满意度(P<0.05),医学实习生与患者间的一般性信任和人际信任的评价差值较满意度评价差值大。医学实习生不同行为结果中的一般性信任、人际信任和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患者,医学实习生更倾向于推荐医师、遵照医嘱服药、不寻求第二诊断以及不考虑更换医师(P<0.05)。结论性别和生源不影响医学实习生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医学实习生比患者更信任医师;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应从信任度和满意度两方面展开。
刘玉梅王伟陈晓峰鲍勇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实习生人际信任满意度
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战略与策略(待续)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和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①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患者65.4%首选社区医院,20.8%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首选社区医院,27.8%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75岁老人高达73.0%,门诊患者、年龄大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②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那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是有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③居民对健康管理、家庭保健的需求较高。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政策认知较差。结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更是当务之急。
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社区健康管理
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分析与政策建议(续完)被引量:4
2012年
(接2012年第10卷第5期)2.4医务人员关于家庭医生发展需求的调查见表5。表5反映了目前的医务人员要转变为家庭医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培训需求。在基本理论方面,大多数的医务人员认为还需要在基本医疗服务理论、公共卫生服务理论。
鲍勇杜学礼张安梁颖徐婷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社区医生医务人员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理论
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上海市居民社区首诊服务现况及因素分析(待续)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民首诊愿望,并深入分析这些流向和首诊愿望产生的原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①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病人65.4%首选社区医院,20.8%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首选社区医院,27.8%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75岁老人高达73.0%,门诊病人、年龄大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②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病人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病人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哪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是有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结论上海市社区首诊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
鲍勇杜学礼梁颖
关键词:首诊制度家庭医生制度
上海社区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就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医院就诊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推行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上海选取三个有合作基础的区,分别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徐汇区)、城乡结合区(闵行区)、郊区(金山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社区取样2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1份,问卷回收率为86.71%。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男性、离退休、文化程度越低、医疗保障为新农合形式、无体检经历、离社区医院距离越近的居民更倾向于首诊选择社区医院就诊(P<0.05)。结论社区医院应起到健康"守门人"作用,而提高社区医院的首诊率是推进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首要环节,且应有相关的配套政策作为保障才能使上海家庭医生制度有实质性的建设。
裴蓓蔡泳鲍勇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