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688)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志刚叶奕兰邓雯李华郭应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解放军第4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膈肌
  • 4篇胸腹
  • 4篇后间隙
  • 4篇腹膜
  • 4篇腹膜后
  • 4篇腹膜后间隙
  • 3篇MD
  • 3篇病理
  • 2篇上腹
  • 2篇纵隔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病理基础
  • 1篇胸腔
  • 1篇右上腹
  • 1篇三维重建
  • 1篇双相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邛崃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杨志刚
  • 4篇邓雯
  • 4篇叶奕兰
  • 3篇李媛
  • 3篇郭应坤
  • 3篇李华
  • 1篇陈天武
  • 1篇王戚玲
  • 1篇钱玲玲
  • 1篇马恩森
  • 1篇邓瑜萍
  • 1篇李肖

传媒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评价肝炎后肝硬化侧支循环解剖分布被引量:1
2010年
探讨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评价肝炎后肝硬化(PHC)侧支循环及其解剖分布。收集PHC合并侧枝循环的建立与开放36例,采用64层螺旋CT行三期扫描,用多平面最大密度投影对门静脉期成像。其中,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分别占35例(97%)、30例(83%),输入静脉主要为胃左静脉,占34例(94%),输入静脉的起源主要为脾静脉,占24例(67%)。输出静脉主要为奇静脉,占30例(83%)。脐旁静脉侧枝循环,占7例(19%),输入静脉均为门静脉左支,输出静脉均为腹壁浅静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占5例(14%)。脾静脉海绵样变性,占16例(44%)。由此可知,64层螺旋CT能有效地评价PHC侧支循环。
王戚玲陈天武杨志刚李肖钱玲玲
关键词:门静脉X线计算机侧支循环肝炎后肝硬化
左侧胸腹交界区病变的MDCT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基础
2010年
目的明确左下胸部、膈肌和左上腹部疾病累及左侧胸腹交界区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解剖、病理基础。方法观察3例尸体横断面、3例矢状面标本胸腹交界区结构的位置、形态特征,结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胸腹交界区疾病75例的MDCT表现,阐明其影像学与解剖、病理学的关系。结果断面解剖上,左肺韧带位于左肺门下方,内侧附着于食管或降主动脉,外侧与肺下叶内缘相连,下份游离于膈肌上方或附着于膈肌;左三角韧带位于肝左外叶上方,均有游离段;胃膈韧带位于胃底后方,连接胃底与左侧膈肌。MDCT图像上,同时胸腹腔积液50例,左肺韧带将胸水在内侧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左上腹腔积液多分布于脾周间隙;左下肺癌6例向下累及胸膜、膈肌和脾脏;胃底癌3例向上转移至膈下腹膜和左下肺;左肾上腺癌直接浸润左膈肌脚1例;炎性病变14例,均涉及到左下胸腔和左上腹部;左侧膈疝1例。结论左侧胸腹交界区域解剖、病理特点影响该区域疾病的局部、扩散和相互通连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叶奕兰杨志刚李华邓雯李媛郭应坤
关键词:膈肌
膈肌胸肋三角双相16层螺旋CT影像解剖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前瞻性收集连续性正常成年人100例,采用16层螺旋CT分别在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气扫描并行薄层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双相薄层断面CT图像上观察膈肌胸肋三角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表现特征,评价成年人正常膈肌胸肋三角显示率、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收集病变2例,观察其发生的部位、膈肌的连续性、膈肌缺损的大小及脏器疝入胸腔的表现。膈肌胸肋三角显示率与呼吸时相有关,在吸气相为43%,呼气相为32%,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无关。膈肌胸肋三角形态表现单一,为尖向中心腱底向胸壁的三角形低密度影。膈肌胸肋三角疝表现为膈肌薄弱区连续性中断,腹腔脏器经缺损区疝入胸腔。MPR冠、矢状重建图像可直接观察破裂口并能测量其大小,疝入胸腔的脏器通过破裂口与腹腔脏器相连。多层螺旋CT,特别是MPR技术对显示膈肌正常薄弱区及其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双相螺旋CT提供了正常活体内膈肌运动的生理变化信息,成为研究正常膈肌解剖和生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邓瑜萍杨志马恩森
关键词:膈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
胸腹交界中线区域病变的MDCT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被引量:7
2012年
为明确胸腹交界中线区域疾病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基础,通过观察3例尸体横断面、3例矢状面标本胸腹交界中线区结构的位置、形态特点,并结合93例胸腹交界中线区域疾病的MDCT表现,阐明其影像学表现与解剖、病理学的相关性,发现断面尸体上,中线区域膈上有心包膜、心脏,膈下有镰状韧带、肝左叶,前方有胸壁,后方有胸后壁和附着于脊柱的膈肌脚,膈肌内从前向后依次有腔静脉孔、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MDCT图像上,同时累及胸腹交界中线区域膈上、膈下疾病93例,包括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23例、主动脉夹层18例、下腔静脉病变8例、淋巴瘤9例和脊柱多椎体病变12例;食道胸下段癌合并上腹部淋巴结转移7例;食道下段-贲门癌9例;食管裂孔疝4例;后纵隔或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3例。因此,胸腹交界中线区域解剖、病理特点影响该区域疾病的局部、扩散和相互通连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叶奕兰杨志刚李华邓雯李媛郭应坤
关键词:膈肌裂孔病理学
胸腹交界区病变的CT影像解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胸腹交界区以膈肌为中心,包括下胸部与上腹部的连接结构,在胸部包括双肺下叶、下肺韧带、下纵隔和下胸腔,而腹部包括上腹腔、腹膜后间隙和中线大血管周围上份以及肝、胃、肾上腺、肾和脾脏等器官。对该区域病变(包括炎症、外伤、出血、疝、肿瘤等疾病)局部或相互扩散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解剖基础的认识,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解剖、病理信息。
叶奕兰邓雯杨志刚
关键词:纵隔胸腔膈肌腹腔腹膜后间隙
右侧胸腹交界区病变的MDCT表现及其解剖、病理基础
2011年
为明确右下胸部、膈肌和右上腹部疾病累及右侧胸腹交界区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解剖、病理基础,通过观察3例尸体横断面、3例矢状面标本胸腹交界区结构的位置、形态特征,并结合右侧胸腹交界区疾病69例的MDCT表现,阐明其影像学表现与解剖、病理的相关性,发现断面解剖上:右肺韧带位于下肺静脉下方,内侧附着于食管,外缘止于右肺下叶内侧表面;冠状韧带内侧与镰状韧带相延续,外侧上下层融合成右三角韧带,上下层之间为肝裸区。螺旋CT图像上,同时胸腹积液50例,右肺韧带将胸水在内侧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右上腹腔积液多分布于肝周间隙;5例右下肺癌向下累及膈胸膜、膈肌和上腹部结构;5例肝右叶癌向上累及膈下腹膜、膈肌脚及右下肺;1例右肾上腺癌伴膈肌转移;8例炎性病变均涉及到右下胸腔和右上腹部。该区域疾病的扩散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浸润、血行和淋巴道的播散,并且右侧胸腹交界区解剖特点影响该区域疾病的局部、扩散和相互通连的影像表现。
叶奕兰杨志刚李华邓雯李媛郭应坤
关键词:膈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