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06018)

作品数:17 被引量:114H指数:7
相关作者:黄和纪晓俊杜军任潇李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发酵
  • 5篇2,3-丁二...
  • 3篇诱变
  • 3篇色谱
  • 3篇烯酸
  • 3篇花生四烯酸
  • 3篇高山被孢霉
  • 3篇被孢霉
  • 3篇3-羟基丁酮
  • 2篇代谢产物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木糖
  • 2篇挥发性
  • 2篇发酵液
  • 2篇次生代谢
  • 1篇代谢途径
  • 1篇丁二醇
  • 1篇选育
  • 1篇芽孢

机构

  • 17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江苏省工业生...
  • 1篇浙江贝因美科...

作者

  • 17篇黄和
  • 14篇纪晓俊
  • 8篇杜军
  • 6篇任潇
  • 6篇聂志奎
  • 6篇李霜
  • 5篇胡南
  • 4篇彭超
  • 3篇马小琛
  • 3篇肖爱华
  • 3篇高振
  • 3篇练敏
  • 2篇于文涛
  • 2篇刘欣
  • 2篇孙世闻
  • 1篇朱婧瑶
  • 1篇郑荣平
  • 1篇黎志勇
  • 1篇任路静
  • 1篇陈敬文

传媒

  • 5篇食品科技
  • 2篇现代化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 1篇Agricu...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糖含量被引量:4
2011年
热水抽提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minexHPX-87P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示差折光检测器分离分析所得水解液中的主要糖分:木糖、葡萄糖、纤维二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通过比选各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添加适量三氯乙酸做样品前处理,检测采用85℃柱温和超纯水作为流动相,水解液样品中各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0-0.9999之间,回收率为86.3%-109.4%,精密度为1.14%-4.64%。在样品中糖损失最小的情况下,有效去除了色素、脂类、蛋白等影响测定并损害色谱柱的污染物,在最佳色谱条件下,蒸汽爆破水解液中的主要糖分能够同时被测定。
陈敬文张红漫雷鸣柳郑荣平林增祥黄和
关键词:玉米秸秆半纤维素水解液预处理
木糖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综述了木糖酸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方法,重点对微生物发酵的菌种、代谢途径和国内外发酵水平进行了总结,并对木糖酸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未来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木糖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机理、高产木糖酸的菌种选育以及木糖酸的应用开发等方面。
黎志勇聂志奎纪晓俊黄和
关键词:木糖发酵代谢途径
花生四烯酸产生菌高山被孢霉的复壮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被孢霉是花生四烯酸发酵生产的最佳菌种,但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被孢霉菌种极易发生退化,从而导致许多高效优良的性能丧失。以1株高山被孢霉ME-1为研究对象,在PDA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的微量营养因子(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膏)作为复壮培养基,考察不同的复壮载体对菌株复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壮培养基为PDA+BE+PE培养基,效果十分明显。复壮菌株发酵性能稳定,其生物量、总油脂产量和ARA产量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5%、25%和30%。
常淑梅彭超肖爱华徐晴金强黄和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复壮被孢霉
克雷伯氏菌生产胞外多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从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的组成、功能及发酵工艺等方面概述了克雷伯氏菌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在现有基础上应用数学工具模拟优化发酵工艺并改良分离提取方法,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应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窦畅杜军纪晓俊聂志奎高振黄和
关键词: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发酵
离子排斥色谱法同时测定2,3-丁二醇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及各种代谢产物被引量:8
2009年
针对2,3-丁二醇发酵体系,以高交联度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微球为固定相的AminexHPX-87H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对该体系中的6种代谢产物(2,3-丁二醇、3-羟基丁酮、乙醇、乙酸、甲酸和乳酸)以及2种残留底物葡萄糖和木糖进行了分离。在65℃柱温下,以5 mmol/L H2SO4作为流动相,发酵液样品中底物葡萄糖和木糖及2,3-丁二醇等各种代谢产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0~0.9999之间,回收率为98.8%~103.2%,精密度为0.3%~2.1%。在最佳色谱条件下,能够同时测定2,3-丁二醇发酵体系中的残留底物和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适合于实时定量监测2,3-丁二醇发酵过程。
杜军纪晓俊黄和聂志奎任潇胡南李霜
关键词:2,3-丁二醇有机酸木糖离子排斥色谱
肌酸比色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3-羟基丁酮的含量被引量:14
2009年
应用肌酸比色法快速测定发酵液中的3-羟基丁酮含量,考察了3-羟基丁酮发酵体系中系列副产物对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发现除3-羟基丁酮的还原态副产物2,3-丁二醇对测定结果有微弱影响外,其余副产物(乙醇、乙酸、乳酸和丁二酸)以及培养基对测定结果均没有影响;进一步将该方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该法测定3-羟基丁酮含量相对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误差在3%以内,平均回收率为98.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5%;利用该法可以快速有效测定发酵液中3-羟基丁酮的含量并能够满足高产菌株选育过程中定性与定量检测的需要。
任潇纪晓俊孙世闻聂志奎杜军黄和
关键词:3-羟基丁酮发酵肌酸比色法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产酸克雷伯氏杆菌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被引量:14
2008年
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以正丁醇为内标,快速定量分析产酸克雷伯氏杆菌突变株发酵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2,3-丁二醇、3-羟基丁酮和乙醇。实验结果表明:2,3-丁二醇、3-羟基丁酮及乙醇的回收率均在96%~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4.2%之间,该法操作简捷,对发酵液的主要成分分析效果较好。
练敏纪晓俊胡南杜军黄和
关键词:气相色谱内标法2,3-丁二醇
产酸克雷伯氏杆菌发酵产2,3-丁二醇的培养基优化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不同设计方法相结合的策略对耐高糖产酸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ME-UD-3-4发酵产2,3-丁二醇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ME-UD-3-4发酵产2,3-丁二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筛选到3种有显著效应的因素(P<0.05):葡萄糖、玉米浆和MgSO4.7H2O。然后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这3种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一步探讨;对得到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最佳条件(g/L):葡萄糖220、玉米浆19和MgSO4.7H2O 0.4;在最佳条件下,发酵80 h,2,3-丁二醇产量从原来的57.3 g/L提高到86.1 g/L,生产强度由0.72 g/(L.h)提高到1.08 g/(L.h)。
杜军纪晓俊黄和胡南任潇聂志奎李霜
关键词:响应面法
高山被孢霉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酵母粉为英国OXOID公司生产;葡萄糖、KH2PO4、MgSO4·7H2O均为国产分析纯。 1.2仪器Thermo Finnigan TRACE DSQ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UPELCO公司的SPME Fiber Assortment Kit #1固相微萃取头。
刘欣马小琛黄和于文涛纪晓俊彭超高振
关键词:高山被孢霉次生代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挥发性KH2PO4TRACE
DHA生产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被引量:2
2010年
对1株DHA生产菌裂殖弧菌Schizochytrium sp.的原生质体化及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代谢途径分析原理,结合紫外诱变,筛选获得DHA的高产菌。实验结果表明:以0.2mol/L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渗透压调节剂,0.3g/L蜗牛酶在30℃下作用20min,原生质体化率可达77.78%,再生率为0.57%。在此基础上,进行紫外诱变3min,获得了1株DHA高产菌Schizochytrium sp.HX-204M,其细胞干质量、脂肪酸产量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2.27%、13.76%,并且DHA占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提高了8.43%。
练敏黄和任路静朱婧瑶金立晶肖爱华
关键词:DHA原生质体诱变SCHIZOCHYTRIUM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