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01)

作品数:14 被引量:232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世杰刘吉峰于守兵张宏亮申慧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青藏
  • 9篇青藏高原
  • 8篇湖泊沉积
  • 4篇湖泊
  • 3篇气候
  • 3篇沉积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水位
  • 2篇水文
  • 2篇水文模拟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全新世
  • 2篇环境记录
  • 2篇高原湖泊
  • 2篇SWAT模型
  • 1篇地球化学记录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色素
  • 1篇水量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14篇李世杰
  • 6篇刘吉峰
  • 6篇于守兵
  • 4篇申慧彦
  • 4篇张宏亮
  • 2篇姚书春
  • 2篇沈德福
  • 2篇舒卫先
  • 2篇丁裕国
  • 1篇朱照宇
  • 1篇霍世青
  • 1篇张吉献
  • 1篇夏威岚
  • 1篇施雅风
  • 1篇吴艳宏
  • 1篇方相林
  • 1篇姜永见
  • 1篇王苏民
  • 1篇刘青利
  • 1篇李婷

传媒

  • 6篇山地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25
2007年
通过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湖泊沉积物总碳(TC)、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硫(TS)、氢指数(HI)、氧指数(OI)和有机质的碳同位素(δ^13Corg)等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在判断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基础上,根据各指标的变化特征阐明了各自的气候指示意义,建立了兹格塘错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序列.10100 cal a BP兹格塘错地区进入全新世,全新世早中期为暖湿气候特征,在8600~8400和7400~7000 cal a BP发生两次强烈冷事件;中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冷变干.这一气候演化过程与其邻近的错鄂的研究结果相近,代表了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的气候演化特点.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控制.
吴艳宏Andreas LückeBernd Wünnemann李世杰王苏民
关键词:湖泊沉积古气候青藏高原中部
青海湖水量变化模拟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以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基础,结合湖泊水量平衡模型,建立了青海湖水位(水量)模型,模拟了青海湖过去几十年水位变化过程。水文因子分析表明,20世纪80—90年代青海湖流域径流和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根据不同气候情景,对未来青海湖水位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0年径流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大,青海湖水位下降速度将会减缓甚至出现上升趋势。这一结果将会缓解青海湖流域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势,并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减少土地沙化面积,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舒卫先李世杰刘吉峰
关键词:SWAT模型青海湖流域水文模拟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水位变化事件及其原因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兹格塘错是一个内陆封闭型湖泊,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处于西南季风作用边缘地带。由于流域内无冰川分布,湖泊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因此水体的扩张与收缩能够直接反映西南季风的变化。半干旱气候地区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能够敏感地反映水体的扩张与收缩。兹格塘错沉积物碳酸盐含量高,与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变化结合能更好地揭示水体的演化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在9.3~8.9calkaBP、8.3~7.8calkaBP、5.0~4.7calkaBP、4.0~3.8calkaBP和3.1~2.7calkaBP碳酸盐含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指示湖泊淡化、水位升高。但在3.8calkaBP左右碳酸盐含量和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同时出现峰值,指示出湖泊水体盐度升高、水位出现下降;近1calkaBP以来,碳酸盐与可溶盐含量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表明湖泊水体逐渐淡化、水位缓慢上升的过程。但近100a来可溶盐含量上升,指示出湖泊水体的不断浓缩和水位下降过程,这和近百年的气候暖干化过程是一致的。兹格塘错沉积岩心碳酸盐含量全新世以来5次极低事件,有力地证明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在全新世期间的不稳定性。
李世杰Bernd Wuennemann夏威岚于守兵沈德福姜永见
关键词:青藏高原西南季风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物介形虫壳体同位素被引量:3
2014年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封闭型湖泊,其变化过程可直接反映区域气候变化。对一支深727 cm沉积岩芯中介形虫进行了壳体同位素分析,发现介形虫壳体氧同位素变化主要取决于壳体形成时的湖水氧同位素组成和湖水温度的变化;封闭湖泊湖水的氧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降水和蒸发比值的变化。兹格塘错介形虫壳体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表明两者可能受控于不同的环境因子。介形虫壳体同位素记录反映了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整体特征,同时对晚第四纪特征气候事件都有明确记录,包括8.2 ka冷事件、Roman暖期、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等,在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又记录了区域间的差异响应。
张宏亮刘青利李世杰方相林张吉献李婷
关键词: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介形虫
SWAT模型在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径流变化成因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7年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青海湖布哈河流域过去几十年径流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变化趋势,对布哈河径流变化进行了预测,得出未来30年径流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大,青海湖水位下降速度将会减缓甚至出现上升趋势的结论.
刘吉峰霍世青李世杰杜宇
关键词:SWAT模型径流变化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水文模拟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物中碳酸盐与可溶盐环境记录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一个封闭型湖泊,其湖泊变化过程可直接反映区域的气候变化。为了探讨该区域全新世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过程,在湖泊中心水深30m处钻取了一支深727cm的沉积岩芯,对沉积岩芯的碳酸盐和可溶盐含量进行分析,其结果反映了全新世期间湖泊水体退缩与扩张、水质的浓缩与淡化的过程,揭示了区域气候的干湿变化;指出兹格塘错全新世以来一直处于碳酸盐演化阶段,碳酸盐含量共出现六次明显低值时期,分别为(1)9.3~9.0cal.kaB.P.、(2)8.3~7.7cal.kaB.P.、(3)6.0~5.8cal.kaB.P、(4)4.7~4.2cal.kaB.P.、(5)3.1~2.9cal.kaB.P.、(6)0.6~0.2cal.kaB.P.;而氯离子和硫酸根含量总体很低,且变化趋势几乎一致。碳酸盐和可溶盐含量变化所反映出的湖面波动与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资料较好的支持,同时又显示了区域的差异性。
申慧彦李世杰于守兵张宏亮
关键词:青藏高原湖泊沉积可溶盐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环境记录的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一个封闭型湖泊,对其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等粒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湖面水位变化,水动力、风动力搬运强度等。并结合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比较,探讨环境变化,揭示了兹格塘错区域全新世初期气候湿润、中期气候偏干、晚期干湿交替的气候变化特征。粒度参数所反映出的湖面波动与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较好的支持。
申慧彦李世杰于守兵姚书春
关键词:湖泊沉积粒度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研究及其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研究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响应开展的。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和后期加速性。中晚更新世以来和末次间冰期-冰期气候演化过程得到重建,并能够与冰芯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对比;同时也存在MIS3阶段强烈暖湿和末次冰盛期冷湿等区域特征;新仙女木事件在湖泊沉积物也有明显记录。全新世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早期暖湿并经历冷事件,大暖期普遍出现高水位,后期气候向干冷化方向发展。湖泊沉积环境定量化重建也得到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沉积应在高分辨率纹层沉积和环境指标定量分析基础理论方面加强研究。
于守兵李世杰刘吉峰
关键词:青藏高原湖泊沉积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研究及其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研究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响应开展的。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和后期加速性。中晚更新世以来和末次间冰期-冰期气候演化过程得到重建,并能够与冰芯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对比;同时也存在M IS3阶段强烈暖湿和末次冰盛期冷湿等区域特征;新仙女木事件在湖泊沉积物也有明显记录。全新世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早期暖湿并经历冷事件,大暖期普遍出现高水位,后期气候向干冷化方向发展。湖泊沉积环境定量化重建也得到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沉积应在高分辨率纹层沉积和环境指标定量分析基础理论方面加强研究。
于守兵李世杰刘吉峰
关键词:青藏高原湖泊沉积
青藏高原甜水海盆地MIS3阶段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被引量:58
2008年
青藏高原西北部甜水海盆地地处内陆干旱区和喀喇昆仑山的东侧雨影区,气候环境极端干旱。但多次考察结果揭示晚更新世时期存在着大湖和高湖面的地质证据。为了探讨该地区过去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历史,在甜水海盆地(海拔4840m)进行钻探采得沉积岩芯56.32m(TS95),通过对沉积岩芯其中一段的粒度、生物、同位素及地球化学多指标综合分析,探讨了MIS3时期甜水海地区气候环境演化过程。沉积岩芯显示沉积物岩性变化频繁,记录着湖面多次波动、沉积环境多变的演化过程,分别在59~56kaB.P.,49~47kaB.P.,45~41kaB.P.,35.5~34.0kaB.P.和28~25kaB.P.期间存在高湖面和湖水稀释。在其多环境指标的记录中,Heinrich事件和D-O旋回均有反映,揭示了全球变化信号在研究区的响应。同时,不同高湖面阶段内部环境波动也较明显,差别较大,其产生原因也各有不同,归结为3种情况:1)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补给增加而产生的高湖面;2)由于冷湿气候导致的高湖面;和3)由于暖湿气候导致的高湖面。本研究揭示出了MIS3时期气候频繁波动的特征和气候的不稳定性。
李世杰张宏亮施雅风朱照宇
关键词:MIS青藏高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