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10102058)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韩艳娜余江龙孙宝林赵欢苏怀兴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褐煤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水分
  • 1篇氢键
  • 1篇热回收焦炉
  • 1篇热重
  • 1篇无粘结剂
  • 1篇熄焦
  • 1篇孔结构
  • 1篇回收
  • 1篇焦炉
  • 1篇焦炭
  • 1篇焦炭颗粒
  • 1篇干熄焦
  • 1篇干熄焦装置
  • 1篇ASPEN
  • 1篇传热
  • 1篇传热过程

机构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3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余江龙
  • 3篇韩艳娜
  • 2篇赵欢
  • 2篇孙宝林
  • 1篇张超
  • 1篇苏怀兴
  • 1篇邹力

传媒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煤炭加工与综...
  • 1篇煤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褐煤低温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中国褐煤储量丰富,但较高水分极大地限制了其开采和利用,对其进行脱水提质是解决褐煤高效利用的关键。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对HL和YN的不同粒径褐煤,分别在50,80和110℃等温干燥2h。结果表明:在每个干燥温度下煤样都能达到恒重,随着温度的升高煤样总失重增加,说明煤中水分与煤表面之间具有不同的结合强度;随着水分的降低,水分蒸发所需能量增加,煤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其中包括氢键和微孔对水的束缚力。粒径0.250~0.150mm、水分26.61%的HL褐煤在50c(二干燥后,水分降至6.96%,此时水分以分子层水的形式存在;干燥温度升至110℃时,煤中水分并未明显降低,说明煤中官能团与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对水分有强烈的吸附作用。HL褐煤50℃干燥后,0.150~0.074mm和0.074~0.038mm煤样残留水分分别为6.52%和3.93%,均低于0.250~0.150mm煤样的6.96%,说明0.250~0.150mm煤样中不能脱除的残留水是孔隙水,被禁锢在狭小空间内。
苏怀兴韩艳娜尤菠孙宝林Arash Tahmasebi赵欢余江龙
关键词:褐煤水分热重氢键孔结构
热回收焦炉干熄焦装置传热过程的计算与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对干熄焦装置在热回收焦炉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焦块粒度增加,熄焦时间延长。借助AspenPlus软件中的换热模块对干熄炉内高温焦炭与循环气体的换热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工业运行数据基本吻合。借助Aspen Plus软件中的灵敏度分析工具,研究了排焦量、循环气体量对锅炉入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防止锅炉入口温度过高烧损锅炉管、耐火材料,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排焦量、增加循环气体量。
张超邹力韩艳娜余江龙
关键词:热回收焦炉干熄焦ASPEN焦炭颗粒
两种褐煤无粘结剂成型特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实验研究了呼伦贝尔褐煤和印尼褐煤的成型特性,分析了成型压强、粒径配比、水分、氧化、褐煤煤种等因素对型煤强度的影响,型煤强度随成型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煤种最佳粒径配比不同,最佳水分范围为12% ~15%,氧化煤制型煤的强度高于原煤.
孙宝林韩艳娜Arash Tahmasebi赵欢余江龙
关键词:褐煤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