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C113)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兴唐光辉张璟冯超孙平平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楼观台森林公园油松松阿扁叶蜂化学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以危害油松的阿扁叶蜂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树干注药防治、叶面喷雾防治及烟雾防治等施药技术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景区、不同立地条件油松松阿扁叶蜂幼虫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施药技术对油松阿扁叶蜂幼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以1.3mL/cm树干胸径的注药量,树干注药药后7 d防效为92.71%。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2∶1)1 000倍液叶面喷雾时,药后5 d为防效93.69%。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2∶1)与柴油按1∶15,采用烟雾机喷烟施药后5 d防效为84.85%。采用树干注药法和叶面喷雾法对油松针叶保护效果较好,其中在松阿扁叶蜂卵期注药对油松针叶的保护效果最佳,其针叶损失率仅为9.06%。在森林公园中,针对不同景区、不同立地条件的油松林,可采用不同化学防治方法防治阿松扁叶蜂,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 马酉寅严海峰周卷华唐光辉张兴
- 关键词:松阿扁叶蜂树干注药叶面喷雾
- 树干注药后吡虫啉在核桃组织中的分布动态研究被引量:21
- 2008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吡虫啉经树干注药后在核桃树体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树干注药后吡虫啉在核桃树体内具有较好的传导、分布性能,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叶片>果皮>果仁。吡虫啉在核桃树体内残留期较长,注药后60d时,药剂在核桃叶片、果皮和果仁中的含量分别为0.256、0.178和0.046mg/kg;注药后80d时,吡虫啉在叶片、果皮和果仁中的含量均小于0.05mg/kg。根据吡虫啉在核桃果仁中的残留量变化动态及国外相关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建议在利用吡虫啉树干注药防治核桃害虫时,注药时间距核桃采收期应大于60d。
- 唐光辉孙平平翟梅枝张璟张兴
- 关键词:吡虫啉树干注药核桃
- 树干自流式注药法中影响药剂吸收因子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4%吡虫啉注干液剂,研究自流式注药过程中注药孔孔径、注药器通气孔孔径、树种、树干基径及季节等因素对药剂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注药孔孔径及树种对药剂吸收影响较大,其次为树干基径和季节,注药器通气孔孔径对药剂吸收的影响不显著。5mm注药孔孔径下树体对药剂的吸收显著高于2,3mm注药孔,注药后10h树体对药剂的吸收一般可达6~8mL;两种通气孔孔径(0.5,1mm)下树体对药剂吸收的速度差异较小;9种树种对药剂的吸收能力依次为:毛白杨>白梨>李>侧柏>水杉>悬铃木、国槐、垂柳>合欢;树干基径对药剂吸收的影响因树种而异,国槐表现为基径较大的树体对药剂的吸收能力较强,侧柏与之相反,毛白杨不同基径树体对药剂吸收的差异不显著;5月份树体对药剂的吸收能力高于9月份。
- 田鹏鹏冯超唐光辉冯俊涛张兴
- 关键词:树干注药树种
- 基于SFE-GC/MS技术的敌敌畏在柳树中的传导与分布被引量:7
- 2007年
- 建立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SFE-GC/MS)技术测定树干注药后柳树中敌敌畏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超临界CO2萃取柳树组织中敌敌畏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0℃、压力34.48MPa、静态萃取时间20min、动态萃取CO2体积为20ml(1.0ml/min)、夹带剂甲醇(添加量0.15ml/g)、收集液丙酮。通过上述方法对柳树体内各组织中敌敌畏含量动态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敌敌畏经树干注药可在柳树体内经木质部长距离传导,分布于树体各组织中。树干注药后不同时间,敌敌畏在柳树树冠内不同部位的传导、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药剂进入木质部后,首先沿注药孔上方输导组织随蒸腾流纵向传导,进入注药孔上方的叶片中。树干注药24h时,树体各部位叶片内药剂含量差异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剂在树体内逐渐降解,含量逐渐降低,各部位叶片内药剂含量差异也逐渐缩小,96h后在树冠各部位趋于均衡分布。树干注药初期叶片内药剂含量大于树体其他部位,随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下降。注药7d后,药剂在树体各部位趋于均匀分布。
- 唐光辉张璟何军冯超王智辉张兴
-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质联用敌敌畏树干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