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作品数:193 被引量:1,489H指数:20
相关作者:李越罗彪李杰张元动庞代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 24篇经济管理
  • 22篇生物学
  • 20篇理学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子电信
  • 7篇电气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奥陶统
  • 9篇牙形刺
  • 9篇纳米
  • 8篇志留系
  • 8篇网络
  • 8篇微相
  • 8篇奥陶系
  • 7篇上奥陶统
  • 7篇剖面
  • 7篇量子
  • 7篇量子点
  • 6篇生物地层
  • 6篇塔里木板块
  • 6篇能源
  • 6篇企业
  • 5篇数值模拟
  • 5篇机器人
  • 4篇代理
  • 4篇抗震
  • 4篇可靠度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中国科学院南...
  • 20篇中国科学技术...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大连理工大学
  • 16篇武汉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12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清华大学
  • 7篇北京邮电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1篇李越
  • 18篇罗彪
  • 13篇庞代文
  • 13篇李杰
  • 11篇张元动
  • 10篇王志浩
  • 9篇张志凌
  • 9篇吴荣昌
  • 7篇倪超
  • 6篇丁亮
  • 6篇张守海
  • 6篇邓宗全
  • 6篇谢敏
  • 6篇蹇锡高
  • 6篇高海波
  • 5篇黄碧海
  • 5篇苏森
  • 5篇李建波
  • 5篇刘振
  • 5篇于深洋

传媒

  • 19篇微体古生物学...
  • 13篇分析化学
  • 10篇地层学杂志
  • 8篇工程力学
  • 7篇古生物学报
  • 5篇北京邮电大学...
  • 4篇膜科学与技术
  • 4篇电网技术
  • 3篇系统工程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中国管理科学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机器人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软件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12篇2018
  • 13篇2017
  • 20篇2016
  • 18篇2015
  • 16篇2014
  • 18篇2013
  • 15篇2012
  • 15篇2011
  • 9篇2010
  • 20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滑河蓝蛤酶活性对结冰前水温变化响应试验数据的分析与拟合被引量:2
2015年
将水温分别由7.50℃、4.25℃和1.95℃骤降至冰点并保持24 h,期间测量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闭壳肌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根据生态免疫学理论,将每个酶活性分解为3个分量,即特定水温下酶活性基准值;水温骤降过程中温差引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和低温环境引起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根据3个响应特征分别给予合适的数学表达形式。再用3分量数学表达式之和作为整个响应的表达式来拟合各种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发现5种酶活性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水温骤降过程中温差引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早于低温环境引起冷应激响应的酶活性波动,并且波动的峰值也是前者高于后者。另外该方法可以弥补柱状图不能够表述完整过程的弱点。
李润玲丁君沈妍常亚青李志军
关键词:酶活性
柔性可穿戴传感与智能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2022年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能与人体稳定集成,具有多生理参数和运动参数连续动态测量能力,可在健康监测、运动监控、精准医疗、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充分展示了利用连续动态多参数信号测量的进行疾病、动作、语音等判定与识别的优势.本文通过介绍柔性可穿戴器件在物理信号、化学信号和图像信号传感中应用,从硬件平台和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两方面介绍了柔性可穿戴器件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方法和进展,展示了基于柔性可穿戴传感系统的智能识别技术,分析了柔性可穿戴传感与智能识别技术在柔性化集成、数据传输、能源供应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晚春雪吴子悦黄显
关键词:人工智能健康监测
论桐梓上升——志留纪埃隆晚期黔中古陆北扩的证据被引量:29
2012年
黔渝川边区16个县、25个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剖面的岩石、生物地层、沉积构造、风化壳及其黏土矿物成分证实,在石牛栏组最上部沉积期间(埃隆晚期),上扬子海域南部海水曾一度退尽并遭受风化剥蚀,使黔中古陆范围明显扩大。埃隆晚期全球海平面处于上升期,而研究区却出现海平面下降、基底隆升并露出海面,笔者将这次地表升隆事件命名为桐梓上升。它的风化剥蚀过程是短暂的(可能不超过0.1Myr),但海底升隆过程漫长(可能超过2Myr)。扬子区在兰多维列世发生的上升事件(宜昌上升、桐梓上升和扬子上升)均受到华南大地构造活动的控制,这些活动深深地影响了扬子海域古地理变迁。相对而言,桐梓上升的范围最窄、规模最小、时限最短,在区域地层对比意义较大。志留纪可能在埃隆晚期之后,上扬子海域海水从黔东北向南,先到达黔中贵阳和黔东南凯里一带,后侵漫到黔东南三都和独山地区。分析表明,志留纪华南大地构造活动并非处于匀变状态下,而具有强弱不等的幕式活动阶段,反映了华南大地构造运动对上扬子海域影响的时间点与强度。
戎嘉余王怿詹仁斌唐鹏黄冰吴荣昌王光旭李越邓小杰
关键词:古地理海岸带志留纪
纳米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黏弹阻尼性能被引量:6
2014年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纳米炭材料,以其独特的一维/二维结构形态和卓越的物理性能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将纳米炭材料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制得纳米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可以赋予材料更为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等综合性能.纳米炭材料的加入可以在复合材料内部引入更多的界面,造成显著的能量耗散,从而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在具有轻质高强特性的同时,兼具优异的黏弹阻尼性能,对于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提高材料减震降噪性能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纳米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黏弹阻尼性能以及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阻尼作用机理,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黏弹阻尼性能的测试方法,指出纳米炭/环氧树脂阻尼复合材料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曾尤王函
关键词: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黏弹性阻尼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报酬契约模型设计与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传统报酬契约的机制设计以委托代理模型为依据,并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加以分析、讨论。实证研究认为,委托代理模型中决策者的行为偏好更符合累积前景理论假设,即委托人与代理人均会依据不同预期收益呈现相应的风险偏好,并对收益的概率估计赋以非线性的决策权重。本文引入累积前景理论重构报酬契约模型,通过构建价值函数、决策权重函数,设置参照点,研究委托人、代理人均无明显风险偏好表征下的决策行为。模型结果表明,在参照点为0的情况下,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自身风险态度系数或决策权重系数无关;在信息透明情形下,委托人制定的最优利润分享系数,完全由自身的风险态度系数与决策权重系数决定。据此,本文提出系列激励机制优化对策。
罗彪王成园
关键词:报酬契约风险偏好价值函数
利用泰尔指数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一种新方法
2019年
针对目前油气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评价参数众多、评价指标无边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泰尔指数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地层不均匀导致的测井数据差异来解释储层非均质性。以我国沿海地区M油田为例,以测井曲线中准确度较高的渗透率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储层内每个小层和层间的泰尔指数,并分别与变异系数法、洛伦兹系数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拟合。结果显示:在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评价中,对泰尔指数与变异系数进行回归,相关性可达96%;对泰尔指数与洛伦兹系数进行回归,相关性可达95%。在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评价中,对泰尔指数与变异系数进行回归,相关性可达99%。上述实验结果均表明泰尔指数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综合分析,泰尔指数法具有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同时定量表征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的优点,可以用于描述油气储层非均质性,为油气生产提供一定依据。
陶雷樊洪海王君如余龙腾
关键词:泰尔指数储层非均质性
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被引量:16
2012年
利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土壤湿度资料、中国台站观测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的风场和气温资料,在去除了降水资料中的ENSO信号的影响后,分析了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和春季东亚季风区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6月降水和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中晚春(4—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湿度偏高(低)时,晚春(5月)长江中下游上空低层气温偏低(高),从而导致东亚季风区的海陆温差减小(增加)。海陆温差的减弱(增强)使得6月东亚夏季风较常年偏弱(强),伴随的风场异常主要体现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南风(北风)异常所控制,而长江以北则为北风(南风)异常,从而使得长江中下游存在着异常辐合(散),最终导致长江中下游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少)。
詹艳玲林朝晖
大豆根腐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正>我国大豆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频繁、单产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是我国大豆生产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我国大豆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是根腐病,导致早期的缺苗断垄和后期的早衰,对大豆产量和品种危害严...
叶文武杨波王燕郑小波王源超
文献传递
风力发电高塔系统地震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50
2009年
该文研究了风力发电高塔系统地震动力响应分析问题。首先,基于随机地震动物理模型,生成了均值参数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然后,建立了风力发电高塔系统"桨叶-塔体-基础"一体化有限元模型。为了明确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对风力发电高塔系统动力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基础和周围土体影响的对比模型。在这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对风力发电高塔系统进行了地震作用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表明:风力发电高塔系统地震动力响应非常突出,在地震活跃地区,地震作用很可能成为风力发电高塔系统的控制荷载之一。同时发现,考虑SSI效应会导致结构响应一定程度放大。因此,在对风力发电高塔系统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时,必须考虑SSI效应。
贺广零周勇李杰
关键词:风力发电高塔系统
非一致随机地震激励下综合管廊响应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地震动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因此考虑随机地震动输入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结构响应的规律。该文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物理的随机地震动模型与合成多点地震动的谱表现方法相结合,合成了多点随机地震动模型,而后利用概率密度演化方法,计算了地下综合管廊在多点随机地震动作用下的随机反应,发现结构响应的概率密度曲线随着时间发生明显的演化。从而为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岳庆霞李杰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多点激励概率密度演化随机地震反应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