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KS019)
- 作品数:43 被引量:225H指数:8
- 相关作者:陆树程方文王淼朱晨静夏东民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资本的出场、在场和退场被引量:5
- 2013年
- 在唯物史观视阈中,资本的出场、在场和退场具有历史必然性。资本在创造无数人间奇迹的同时也产生无穷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必然使资本走向衰落。在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资本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或者消极作用。资本仍然在场的中国,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本的积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的中国经济;另一方面则要在制度正义的思维框架下,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相统一的基础上,有效遏制资本的消极作用,逐步实现资本退场,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 孙庆民
- 关键词:唯物史观资本共同富裕
- 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正确理解
- 2009年
- 感性直观是费尔巴哈反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主要工具,它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哲学的王座。直观贯穿费尔巴哈哲学的两大主题即自然和人,由于其哲学的直观性使他在社会历史方面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感性直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革命,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这一理解对马克思新实践哲学革命的探索具有启发意义。
- 彭飞方文王淼
- 关键词:费尔巴哈感性直观马克思哲学革命
-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表征·原因·对策被引量:11
- 2011年
-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以及职业前景等困境。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市场刚性需求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各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岗位相对不足;价值多元的发展格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领域的问题,使大学生在就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陷入职业规划困境。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上受行政干预较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发展要求不配套,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增加就业岗位的刚性需求,缓解结构性矛盾,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进教育主体的价值目标共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和成长动力教育是逐步走出困境的基本路径。
- 王淼
- 关键词:就业观念就业困境共同价值观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及其核心要素被引量:6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群众性、批判性等重要特征。理论基础、实事求是、探索开拓、理性升华和实践检验则是这一创新过程的核心五要素。在当代中国,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问题意识、具备历史和世界眼光,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坚持在实践中不断理性升华和实践检验,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
- 夏东民陆扬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误区的澄清——兼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 2011年
-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的混淆,从而出现将儒学等传统思想资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方法论迷误,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易产生误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形态为本质属性。从政治经济基础、构建路径到最终价值取向等要素构成的基本逻辑构架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之下完成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非儒学等其他思想体系,后者充其量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明确这一点是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与构建方向的前提。
- 夏东民陆扬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资源
- 马克思主义动力论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围绕人的解放而展开。人的需要是推动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原点。认清矛盾的客观性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矛盾的特殊性,并通过最大限度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化解矛盾、推动个体和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动力论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动力论及其中国化演进彰显了其严密的内在逻辑,也显示了其文化转向的当下趋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刻,厘清马克思主义动力论的思想内涵、发展脉络、内在逻辑,对于把握时代发展动力的文化转向这一关键矛盾、推进马克思主义动力论理论创新和"中国梦"实现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 王淼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动力论文化转向
- 后敬畏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8
- 2009年
- 后敬畏生命观是在对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进行深度阐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指人们在处理一切与生命体相关联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持有的以敬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为价值评判原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全新的生命价值观强调生命至高无上性,敬畏一切生命体生命,提倡人的生命优先性,引领人们关爱自然、关爱人类、关爱社会,树立生态和谐观、社会和谐观和文化和谐观,从而提升人类的世界观层次,完善当代生态伦理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夏东民陆树程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论“人肉搜索”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被引量:1
- 2009年
- “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社区互动搜索方式,这种新的搜索现象本质上是社会荣辱是非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折射。当然,“人肉搜索”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正义面”及其道德批判力,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制度和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人肉搜索”的过程,以避免“人肉搜索”演化成“网络暴力”。
- 王明霞方文
- 关键词:搜索方式负面效应社会主义荣辱观网络社区道德问题
-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当代演进及其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两部分组成。经典马克思主义动力论主要包括根本动力论、直接动力论和合力论等三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发展实际,经历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到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再到科学发展动力论四个阶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内涵,实现了其自成一体的发展。科学发展动力论从方法论视角吸纳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等实践成果,在更高层次上回应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对推进当代中国乃至全球发展都有积极价值。
- 王淼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被引量:9
- 2009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需要的集中反映,它通过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它通过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陆树程王继全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