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098)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邓斌彭卫民赵春香崔燕冯美玲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主义
  • 6篇社会
  • 6篇价值观
  • 6篇核心价值观
  • 5篇社会主义
  • 5篇社会主义核心
  • 5篇社会主义核心...
  • 5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文化
  • 2篇中国梦
  • 2篇融入高校
  • 2篇校园
  • 2篇校园文化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民族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社会
  • 1篇大学生社会主...
  • 1篇大学生社会主...

机构

  • 11篇西南政法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邓斌
  • 3篇彭卫民
  • 1篇罗亚莉
  • 1篇邱雨
  • 1篇崔燕
  • 1篇赵春香
  • 1篇张伟莉
  • 1篇冯美玲

传媒

  • 2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人文杂志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知与行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与传承被引量:1
2015年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更新与成长。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其强大之处在于,它能构建出既深不可测的神圣信仰又接地气的操作手册,能够真正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能够表现出士子的哲学思想并以此区别于他族别国的思想与价值特质。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邓斌张伟莉
关键词:士子社会转型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加,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涌入大学校园文化中,给传统文化以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以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
邓斌马奇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冲突与重构被引量:5
2015年
现代国家往往由多个民族构成。公民在通过政治制度建构其国家认同的同时,还要抽离出族众的身份,以文化性的姿态维系本族群中的民族认同。因此,现代民族国家认同本身便包含着文化与政治的双重属性:族众对同胞——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公民对身份——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构,必须(1)整合文化价值与公民身份,促进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与国家制度的理性服从,将公众政治价值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内化成固有的政治信仰与心态;(2)健全政治价值系统与制度文明,实现政治价值社会化过程,确立公民对国家的政治忠诚;(3)拓展政治动员能力、社会组织能力以及公共服务能力,从而优化国家治理的结构与体系。
彭卫民赵春香
关键词:现代民族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加,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涌入大学校园文化中,给传统文化以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以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
邓斌马奇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文献传递
共同富裕:历史的省思与中国梦的进路被引量:6
2014年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中的"中心课题",也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被后来的执政者提上政治议程并为之付诸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一种愿景式的中国梦,共同富裕集中表现为始终作为一种进程而非结果。如何客观地评述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与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探讨共同富裕深刻的历史缘由和基本的发展路径,则是当今中国亟须破解的难题。缩小贫富之间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可持续发展转变、使改革成果为民共享,是共同富裕在当今中国作为"中心课题"的集中体现。
邓斌彭卫民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梦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人权发展与世界和平
2015年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世界和平之路仍然显得艰难而曲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时刻面临局部或地区战争的威胁。其中,世界各国国情的不同及其多样化所导致的人权问题,就构成了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在世界各国国情多样性的背景之下,促进世界各国的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解决人权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真正能够在各国国情多样性背景下促进各国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指南。
邓斌彭卫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人权发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模式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分类,以命题认知、意象图式认知、隐转喻认知三个认知模式的结构维度编制调查问卷,考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模式。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模式中,命题认知最常用,女大学生、文科生、研究生、低年级本科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积极的认知态度,更善于使用不同的认知模式帮助自己理解、内化相关知识要点,形成对新知识的组织和表征。因此根据大学生认知模式的特点与水平,应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度和践行度。
邓斌罗亚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题模式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它可以为国家治理提供前进方向和精神动力,发挥"导航器"和"黏合剂"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将其贯彻到各项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之中。
冯美玲邱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家”的法哲学表达与演变被引量:7
2017年
与西方法理秩序中的"无家性"相反,传统中国人以缜密的家内秩序观与完备的家国儒学体系构建起其对"家"的认知图景:作为法哲学基本范式的礼法关系,呈现出"泛家性"的特征,这一特征成为支撑中国传统社会"家者国之则"秩序体系的前提。"家"作为规范性秩序的源发地,不仅是成就身位的场所,更是维系国法的前提。中国传统国家与乡土共同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演变表明,"礼法"是家内法哲学的根基,家内秩序是政治世界构造的同质性延伸,"家本位"通过"移孝于忠、礼法共存"的介质来规范"家-国"关系中的基本要素。由"家"的法哲学秩序所传递的"先家""重家"观念,既是理解中国传统礼法关系的切入点,更是重建当代基层伦理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彭卫民
关键词:礼法法哲学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被引量:3
2015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个人信仰与价值的培育能够带来社会与国家的长远进步,社会的稳定是个人成长与国家兴盛的保障,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带来社会的繁荣与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改善。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以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为重点,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邓斌
关键词: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正和博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