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5008)

作品数:31 被引量:309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俊德李燕张琳张黎明刘丙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理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红外
  • 12篇光谱
  • 12篇红外光
  • 11篇红外光谱
  • 7篇傅里叶变换红...
  • 7篇傅里叶变换红...
  • 6篇遥感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人工神经
  • 6篇人工神经网络
  • 6篇网络
  • 6篇工神经网络
  • 6篇人工神经网
  • 4篇推进剂
  • 4篇谱图
  • 4篇固体推进剂
  • 4篇FTIR
  • 3篇遥测
  • 3篇偏最小二乘

机构

  • 28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8篇王俊德
  • 23篇李燕
  • 13篇张琳
  • 12篇张黎明
  • 6篇刘丙萍
  • 6篇王晓斐
  • 6篇胡兰萍
  • 5篇黄中华
  • 5篇陈作如
  • 5篇林生岭
  • 4篇周学铁
  • 3篇谢春生
  • 3篇徐绍芬
  • 2篇严豸明
  • 2篇孙秀云
  • 2篇刘芳
  • 2篇于佰华
  • 2篇任翌博
  • 2篇曹旭
  • 2篇吴家建

传媒

  • 2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分析化学
  • 1篇含能材料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装备环境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成分提取在遥感FTIR谱图解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遥感FTIR谱图解析方法。针对人工神经网络(ANN)训练时间过长和模型"过拟合"的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输入ANN的光谱数据进行了主成分提取,使ANN分析时间从30多分钟缩短为10多秒钟;模型传递技术的引入,克服了遥感FTIR谱图分析中反复建模问题。经过优化的方法,实现了用EPA数据建模,对大气中的四组分混合体系——丙酮、苯、三氯甲烷和甲醇的遥感、实时、准确测定,PLS-ANN模型得到的结果最好,对丙酮、苯、三氯甲烷和甲醇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043,0.031,0.034,0.051,保证了遥感FTIR对大气中有毒气体混合物实时、准确、快速监测。
胡兰萍张琳李燕张黎明任翌博于佰华王俊德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分析人工神经网络
红外光谱遥测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及有机化合物对其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用遥感FTIR光谱 ,测定了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在光谱范围为 4 5 0 0~ 70 0cm- 1 处的红外发射光谱 ,利用HCl分子转振基带 (3 4 6 μm)精细结构的P 分支光谱 ,准确测定了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温度 ,并对含有不同材料固体推进剂 ,如有机化合物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作了讨论。
周学铁李燕陈作如王俊德
关键词:红外光谱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有机化合物
FTIR光谱遥测红外药剂的燃烧温度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利用遥感FTIR光谱 ,对红外药剂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辨率为 4cm-1时 ,收集 470 0~740cm-1波段的光谱。从HF等燃烧产物发射的分子振转基带精细结构的谱线强度分布 ,可以对燃烧温度进行遥感测定 ,并给出了燃烧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燃烧表面附近温度梯度很大 ,存在着急剧的变化温度场。同时也说明 ,在不干扰火焰温度场的情况下 ,利用遥感FTIR光谱对剧烈的、非稳态快速燃烧的火焰温度进行连续实时的遥感测量 ,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测温方法 ,显示了它在燃烧温度测量。
周新利李燕刘祖亮朱长江王俊德吕春绪
关键词:FTIR光谱燃烧温度遥感测量燃烧反应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钙钛矿型La_xSr_(1-x)Ni_(1-y)Co_yO_3光电催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制备La_xSr_(1-x)Ni_(1-y)Co_yO_3复合氧化物的陶瓷粉末,对钙钛矿氧化物进行了XRD结构分析.在通氧或不通氧下测试氧还原和氧析出的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该氧电极具有双功能催化特性,但不完全可逆.利用汞灯作为激发光源,进行几种水溶性染料和五种混合染料光解实验,利用紫外-可见、红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研究La_xSr_(1-x)Ni_(1-y)Co_yO_3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_xSr_(1-x)Ni_(1-y)Co_yO_3(x=0.7,0.9,1;y=0.3,0.75)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强光催化特性;La_xSr_(1-x)Ni_(1-y)Co_yO_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La_xSr_(1-x)NiO3,这与B位离子(Ni2—,Co2-)的电子构型有关;Co2+的加入可使La_xSr_(1-x)NiO3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林生岭徐绍芬王俊德谢春生袁爱华韩光范张琳张黎明李燕严豸明
关键词:电子构型氧还原钙钛矿型燃烧合成法氧电极
被动式遥感FTIR测量时的仪器响应函数校正被引量:15
2006年
在应用红外发射光谱来获得某些红外源的绝对光谱能量数据,如辐射源光谱辐射通量密度、辐射源光谱辐射强度、辐射源光谱辐射亮度及光谱辐射照度等时,需要得知不同条件下的仪器响应函数。文章对被动式遥感FTIR测量时的仪器响应函数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仪器响应函数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它不仅和校正时所采用的绝对黑体温度有关,而且和校正中仪器接收到的信号大小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被动式测量时,要密切注意发射源温度以及发射源发射信号大小,以便获得最佳仪器响应函数校正结果。
张黎明张琳李燕王晓斐刘丙萍任翌博王俊德
FTIR遥测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被引量:2
2004年
应用遥感FTIR对固体推进剂燃烧火焰的温度进行了研究。遥感FTIR光谱仪在光谱分辨率为 4cm-1时 ,连续收集燃烧火焰的发射光谱。分别利用分子基带转振光谱测温法 ,以及分子发射光谱最大强度谱线测温法 ,对燃烧温度进行了遥感实时测定。文中列出了两种方法测得的各时刻的火焰温度。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在测量快速、剧烈燃烧的火焰温度时 ,都是很可靠的方法 ,当火焰的燃烧比较稳定时 ,分子发射光谱最大强度谱线测温法更为简便。
李燕王俊德孙秀云周学铁
关键词:固体推进剂燃烧温度
运用小波变换对遥感FTIR光谱进行信息提取被引量:7
2004年
主要描述了如何利用小波变换技术 ,对一些强度较弱和混叠干扰的遥感FTIR光谱图进行信息提取。采用了墨西哥帽函数 (Mexicanhatfunction)小波 ,对三氯甲烷、丙酮的标准谱图及其两者混合物的遥感谱图信号进行了连续小波变换。结果发现 ,尺度越小 ,小波系数模的极大值点与突变点位置的对应就越准确。但小尺度下 ,小波系数由于受噪声影响 ,往往只凭一个尺度不能定位突变点的位置。相反 ,在大尺度下 ,对噪声进行了一定的平滑 ,极值点相对稳定 ,但由于平滑又会使定位产生偏差。因此 ,在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判断信号突变点时 ,需要把多尺度结合起来综合观察。总之 ,小波分析技术能够较准确地、稳定地定位信号突变点 ,提取信息 ,并且具有平滑和放大有用信号的作用。对于非严重重叠的混合遥感光谱 ,根据对不同尺度下的小波变换系数的模极大值及其定位的分析 ,也可较好地识别谱图。
刘芳王俊德
关键词:小波变换信息提取
复合氧化物La_xSr_(1-x)Fe_(1-y)Co_yO_3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08年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陶瓷粉末复合氧化物LaxSr1-xFe1-yCoyO3(x=0.7,0.3;y=0.30,0.75,0.90),其结构经UV,IR,XRD,SEM和EDS表征。复合氧化物为立方和正交晶系,粒径15.3nm~29.8nm。Co2+可使复合氧化物中原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用复合氧化物制备的电极具有双功能氧化电极的电化学特征。
林生岭吴家建印厚飞朱炜峰曹旭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陶瓷粉末循环伏安
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多组分大气污染物的同时监测被引量:21
2003年
用 18 7 8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BP ANN)模型 ,对FTIR光谱图存在着严重混叠干扰的八种有毒易挥发有机化合物 (VOCs)组成的大气污染物进行了同时定量测定 ,得到了各污染物的浓度。所测定的八种VOCs为苯乙酮 ,苯酚 ,三氯甲苯 ,1,3丁二烯 ,氯苯 ,甲醇 ,三氯代乙烷和二氯甲烷。用标准预测误差 (%SEP) ,平均预测误差 (MPE)和平均相对误差 (MRE)来评价其预测能力。结果表明 ,本方法对多组分大气污染物定量分析 ,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孙秀云李燕王俊德
关键词:苯乙酮苯酚三氯甲苯氯苯甲醇
多项式偏最小二乘法对非线性体系红外谱图的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文章利用了一种非线性模型多项式偏最小二乘法(PPLS),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遥感技术,对大气中的五组分混合体系进行了同时分析。并与偏最小二乘法(PLS)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PPLS显示出较好的处理非线性数据的能力。尤其是对混合物中的苯和氯仿的预测,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P)分别是0.043和0.087,用PLS预测相应的RMSEP为0.402和0.842。PPLS的这一预测精度,可以满足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实时、在线监测的需要。同时PPLS可以用较少的潜变量对变量进行解释,显示出PPLS模型的稳健性和简单化。
张琳张黎明李燕王晓斐胡兰萍王俊德
关键词:非线性模型多组分分析FTIR大气监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