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RK012)

作品数:25 被引量:413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放黄俊辉吉鹏赵光苏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2篇养老
  • 12篇养老服务
  • 11篇农村
  • 8篇社会养老
  • 7篇政府
  • 6篇政府购买
  • 6篇老年人
  • 5篇居家养老
  • 4篇社会养老服务
  • 4篇老年
  • 3篇养老保险
  • 3篇政府购买服务
  • 3篇农村社会
  • 3篇农村养老
  • 3篇保险
  • 3篇村社
  • 2篇代理
  • 2篇需求意愿
  • 2篇养老服务体系
  • 2篇养老院

机构

  • 24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广东医学院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无锡职业技术...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19篇李放
  • 12篇黄俊辉
  • 6篇吉鹏
  • 5篇赵光
  • 3篇张娜
  • 3篇苏群
  • 1篇江燕娟
  • 1篇姚兆余
  • 1篇徐倩
  • 1篇刘沛栋
  • 1篇崔香芬

传媒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西北人口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人口学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岭南学刊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机制与发展路径——基于江苏地区的调查被引量:26
2014年
建设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调查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每种模式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当前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在服务对象界定、养老服务质量、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养老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必须创新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培育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招公投、奖励补贴等方式,发挥社会组织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姚兆余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从制度的覆盖面、保障度、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及聚类分析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尤其是苏中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其经济水平不匹配,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却好于苏中地区。
赵光李放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参保率替代率财政补贴
生活满意度与养老院需求意愿的影响研究——江苏农村老年人的调查被引量:34
2013年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入住意愿也在发生变化。以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院的需求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满意度对养老院需求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生活满意度低的老年人相比生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入住养老院。另外,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的需求意愿还受年龄、个人年收入、健康状况、存活儿子数和存活女儿数的影响。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整合村组或社区中的多种力量,为农村老年人构建一个包含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科学预测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和养老院的需求意愿,稳步推进农村地区养老机构事业发展;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合理引导农村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
黄俊辉李放
关键词:养老院生活满意度需求意愿
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的绩效考察——基于27个省域的宏观数据被引量:20
2013年
文章从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养老服务、五保供养四个方面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绩效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27个省域的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绩效进行测度、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绩效整体水平偏低,存在显著的省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并非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各省域养老救助、养老机构、养老保险等养老保障政策子系统发展极不均衡。
黄俊辉李放
关键词:政策绩效聚类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14年
人口老龄化趋势迫使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处理好养老服务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向市场主体购买养老服务成为必然。遵循线性逻辑思路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什么、为什么购买养老服务、如何购买养老服务、购买后的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有助于厘清和推动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吉鹏
关键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构建分析
2014年
本文以威廉·N·邓恩关于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构建理论为指导,指出:转型时期,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实质是如何在综合政府、集体与个人三方利益的基础上,对因土地征收而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养老风险在政府、集体与个人等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公平、合理地责任分担,并进一步确定政府、集体与个人养老责任范围,从而明确由哪些主体以何种方式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何种水平的养老保障,以最终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领域总福利的改善。进一步,就如何促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有效解决提出可能的建议,包括:坚持公平、共享的政策价值取向,有效构建政府——个人——集体养老责任共担结构以及合理定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等。
崔香芬李放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新农保"作为一项试点政策,其合意替代率的研究不仅能为政府完善这一政策提供参考,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参保积极性。在扩展线性消费模型(ELES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新农保"的合意替代率下限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对"新农保"的合意替代率下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农保"的合意替代率下限应维持在50%左右,而现行政策之下的现实替代率则相对较低,通过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和提高缴费档次等方式可以提高现实替代率。
刘沛栋李放
关键词:ELES模型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满意度指标构建与实证评价——基于江苏三市的调研数据被引量:6
2017年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在养老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是为老年人提供质量更好的养老服务,而购买养老服务的质量最终应由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来承载。在构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专家意见法与层次分析法分配指标权重,利用2015年江苏太仓、泰州、盐城三市购买养老服务对象的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象限图分析法考察了养老服务满意度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满意度综合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的状态,对服务环境的舒适性评价最高,对服务人员的移情性评价最低,服务人员的移情性、服务的公平性、政府部门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是满意度亟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吉鹏李放
关键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满意度
解读政府责任的新路径:政策价值—政策目标—政策工具被引量:4
2015年
政府责任隐含在公共政策文本当中,公共政策包含政策价值、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三方面。政策价值、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三者的有机组合可以构成解读政府责任的新路径,政策价值凸显了政府责任的意识形态,政策目标标示着政府责任的方向,政策工具是践行政府责任的客体。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看,政府责任的具体形式伴随"政策价值—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路径发生变迁甚至是范式转移。探寻一种解读政府责任的新路径,既可以从时间横向解读某一项政策文本中的政府责任概况,又可以在时间纵向上从"价值—目标—工具"的路径对政府责任及其嬗变历程作一个动态的变迁考察,从而突破原来过于偏重静态的视角,体现政府责任的动态性。
黄俊辉李放
关键词:政府责任
我国养老机构服务的有效供给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发展面临社会化不足、供需不均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养老机构属性分类不明确,供给主体的责任定位混乱,导致供给效率低下。对此,应改变目前由政府作为主要供给主体的不平衡机制,引入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明确政府兜底的责任人群,其他交还社会力量,建立养老机构多主体供给的平衡机制,深化和完善民营化的发展路径。
江燕娟李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