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03115)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柴建汪寿阳郭菊娥朱青李新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电力
  • 2篇油价
  • 2篇ARIMA
  • 2篇ETS
  • 1篇单位GDP能...
  • 1篇电力消费
  • 1篇电力需求
  • 1篇电力预测
  • 1篇信贷
  • 1篇银行
  • 1篇原油
  • 1篇原油价格
  • 1篇商业银行
  • 1篇石油
  • 1篇石油供需
  • 1篇石油价格
  • 1篇时滞分析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通径

机构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数...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7篇柴建
  • 6篇汪寿阳
  • 3篇郭菊娥
  • 2篇朱青
  • 1篇卢全莹
  • 1篇宋林
  • 1篇胡杰
  • 1篇付举磊
  • 1篇郭玉晶
  • 1篇睢博
  • 1篇肖浩
  • 1篇李新

传媒

  • 2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 1篇运筹与管理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管理科学
  • 1篇管理评论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瓶颈与应对策略被引量:4
2013年
自2007年7月我国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以来,商业银行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强。但是,商业银行对高耗能企业的贷款却有增无减。文章从风险预期的角度,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增加高耗能产业贷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商业银行给予高耗能企业贷款源于企业财富门槛和风险门槛,而影响企业财富门槛和风险门槛的主要因素是商业银行对于投资项目成功概率的判定;在长期动态过程中,商业银行对项目成功概率的判定,是基于企业前一期的投资经历。
睢博胡杰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门槛效应
货币政策对M2的动态效应时滞分析及危机效应测算被引量:2
2012年
科学测算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M2的效应时滞和贡献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文章利用Markov状态转换及HP滤波模型识别不同货币政策状态的时间区间;利用多项式滞后分布模型分析政策工具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滞后效应,并以此为先验信息,建立了货币政策的Bayesian-PDLS动态效应分布模型,对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际测算。主要结果表明:(1)外汇储备为M2的决定性因素,存款准备金率为M2主要的限制性因素;(2)货币政策变量M2总体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U"型分布;在紧缩型情况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W"型分布;在扩张情形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v"型分布。
柴建郭菊娥汪寿阳
关键词:货币政策效应时滞BAYESIANM2
能源价格变动对中国节能降耗的影响效应被引量:12
2012年
在分析我国能源比价扭曲对能耗强度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Bayesian时变动态回归模型,测算了能源价格变动对能耗的影响效果及变动趋势。主要结论为:①能源比价关系的调整比单种能源价格的国际接轨更为重要。相比国际市场的能源比价结构,中国能源商品价格结构的扭曲度提高了中国的能耗强度,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增长。②能源价格的变动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在电力、煤炭、石油三种能源中,电力价格的变动对能耗强度的影响最大。电力价格变化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边际效应在逐年下降,但节能的效果仍很显著。煤电价格联动制约及"从量计征"的资源税偏低使得煤炭价格的上涨反而加大了能耗强度,且1996年以来煤炭价格的提高对单位GDP能耗上升的影响效应还在不断加强,原油价格的提高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作用,但相对煤炭及电力价格来说,石油价格的影响效应最小。2002年以前石油价格的上升对能耗的上升起助推作用,2003年后石油价格的上升对能耗的上升起降低作用且强度逐年加大。
柴建郭菊娥汪寿阳
关键词:能源价格单位GDP能耗能源比价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电力需求分析及预测被引量:13
2015年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电力需求量将持续上升。电力的充足供应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故合理准确的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及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分析我国电力需求现状,利用通径分析筛选电力消费需求的核心驱动因素。在模型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单变量(ETS、ARIMA模型)和多变量(情景分析)两个维度进行电力需求量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GDP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0.5249%;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2.2146%,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使电力需求量相应提高1.0076%。"十二五"末中国电力消费需求量将近61425.96KW/h,2020年中国电力消费需求将近81410.10KW/h。
柴建卢全莹张钟毓汪寿阳
关键词:ETSARIMA通径分析电力需求
国际油价突变识别及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随着国际油价对各种事件反应灵敏度的增加及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油价频繁的突变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巨大冲击,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油价核心影响因素的变迁使得不同时间下油价发生突变的引致因素及突发事件均有所不同,识别并分析油价突变的时间及形成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作者首先给出了商品价格变动容忍阈值及商品价格突变的定义,利用PPM模型,对国际历史油价及相关影响变量的突变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共显示出8次显著的油价突变。1999年2季度油价突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际原因是石油供需结构的失衡,具体来说,石油供应方对市场石油需求变动的估计不足及中国净进口的增加,导致了油价的快速回落和短期剧烈反弹;此后的7次油价突变,美元指数一直是最主要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而地缘政治事件及经济情况带动的需求变化或预期变化成为油价突变的基础,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成为促使油价突变的新生因素。
柴建朱青张钟毓肖浩汪寿阳
关键词:石油价格石油供需突变PPM
国际原油价格系统结构性突变识别与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选取1997年至2011年作为样本区间,以国际原油市场结构的周期性和突变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在筛选变量的基础上,以原油的价格、供应、需求、美元指数和中国原油净进口为内生变量,以库存和投机因素为外生变量,建立原油市场结构经验VARX模型,分析各变量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于Bayes理论的原油价格系统MSBVAR模型,识别和分析原油价格系统在考察期内的结构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首要因素为中国原油净进口,存在亚洲溢价现象且持续期为2个多季度,美元指数影响次之,之后是原油需求,原油供应的贡献率影响最小;原油价格的翘尾效应在不同状态下的滞后期均为1个季度,且效应显著。突发事件对原油价格系统均衡结构的冲击不可忽视,1997年至2011年国际原油市场只存在一个结构突变点,即美国金融危机是导致该次原油价格系统结构平衡被打破的唯一事件。
柴建张钟毓付举磊郭菊娥汪寿阳
关键词:原油价格
中国航空燃油消费分析及预测被引量:22
2016年
本文对中国航空燃油消费进行了多维度预测,证实了即便未来航空燃油效率提高也难以抵消航空运输需求过快上升而导致中国航油消费总量上涨幅度较大的结果。现有文献没有提供便于对未来航空燃油消费进行直观解释及分解分析的预测方法。本文通过结构分解基础上的间接预测方法,将航空燃油需求分解为效率因素(航空燃油效率)和总量因素(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利用通径分析技术筛选两个指标的核心影响因素,然后在模型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单变量(ETS、ARIMA模型)和多变量(Bayes多元回归)两个维度对航空燃油效率及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进行分析和预测,最后综合考虑了以上两种结果对航空燃油消费需求进行了最终的分析和组合预测。结果表明,航空正班载运率每提高1%使得航空燃油效率提高0.8%;城镇化率每提高1%使得航空总周转量提高3.8%;人均GDP每提高1%使得航空总周转量相应提高0.4%。"十二五"末即2015年中国航空燃油消费量约为2800万吨,2020年约为5000万吨。
柴建张钟毓李新汪寿阳
关键词:ETSARIMABAYES
中国电力消费“零增长”突变点动态轨迹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电力消费的突变对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利用PPM模型对部分发达国家人均电力消费增长率的突变点进行识别和分析。在总结其突变发生原因并借鉴突变时刻经济社会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电力消费突变点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1960—2010年,发达国家电力消费轨迹共显示出6次显著的突变;发达国家电力消费轨迹呈倒"Z"形曲线;石油危机、金融危机为突变发生原因,电力产业由垄断转向竞争的制度改革;中国电力消费突变点在2037年左右到来,年人均电力消费大约为6 289千瓦时。
宋林郭玉晶朱青柴建
关键词:电力消费突变模型电力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