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61)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6
相关作者:郑天凌吕静琳田蕴王新周艳艳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赤潮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细菌多样性
  • 2篇活性
  • 2篇海洋细菌
  • 2篇沉积物
  • 1篇蛋白
  • 1篇多样性
  • 1篇亚历山大藻
  • 1篇养殖
  • 1篇藻类病毒
  • 1篇杀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作用
  • 1篇生物防治
  • 1篇水生
  • 1篇水生生态
  • 1篇水生生态系统

机构

  • 12篇厦门大学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2篇郑天凌
  • 4篇吕静琳
  • 3篇郑伟
  • 3篇周艳艳
  • 3篇田蕴
  • 2篇苏建强
  • 2篇王新
  • 2篇李志江
  • 2篇王宾香
  • 2篇谢忠
  • 1篇熊小京
  • 1篇原雅纬
  • 1篇柏仕杰
  • 1篇蔡莹
  • 1篇蔡明刚
  • 1篇傅莲英
  • 1篇章军
  • 1篇蔡亚萍
  • 1篇王慧
  • 1篇张金龙

传媒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水养殖沉积环境细菌多样性PCR-DGGE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PCR结合变形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泉州东海海水养殖池基地新建虾池与一15年池龄虾池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的变化.对DGGE图谱中的13条主要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虾池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为γ-变形杆菌亚群(γ-proteobacteria,30.77%)、厚壁菌群(Firmicutes,15.38%)、δ-变形杆菌亚群(δ-proteobacteria,7.6%)、拟杆菌群(Bacteroidetes,7.6%)、绿弯菌群(Chloroflexi,7.6%),放线菌群(Actinobacteria,7.6%),未知菌群(Unknown environmental samples)占23.08%.
原雅纬傅莲英刘国生郑天凌
关键词:沉积物PCR-DGGE细菌多样性
海洋有害赤潮调控功能菌的发现与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近年来,赤潮的微生物调控研究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以菌治藻"的赤潮调控理念格外引人注目.先从国内外抑/杀藻菌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再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筛选获得的海洋抑/杀藻细菌,探讨该类菌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最后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郑天凌吕静琳周艳艳苏建强杨小茹张金龙田蕴熊小京章军蔡明刚郭东晖谢忠
关键词:功能菌赤潮
An algicidal bacterium DHQ25 involved its effects on photosynthesis in Alexandrium tamarense
<正>Harmful Algal Blooms(HABs) have been occurring worldwide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great damage to marine e...
Jinglin Lv~a,Huajun Zhang~a,Binxiang Wang~a,Xinli An~a,Tianling Zheng~(a,b*) (a Key Laboratory of MOE for Coast and Wetland Ecosystem,School of Life Sciences,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b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s,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文献传递
海洋藻类病毒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藻类病毒在微生物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病毒在治理赤潮藻华问题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所以利用藻类病毒治藻已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许多种类的藻类病毒,并且人们对藻类病毒的实际应用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发现病毒在实际的生态系统中作用比较复杂。于是,针对藻类病毒生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众所周知,藻类病毒的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但其分布是否具有全球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分析等都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综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藻类病毒研究的相关进展和本实验室开展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尤其对藻类病毒的生态分布、遗传多样性、研究中所涉及的靶基因及主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海洋藻类病毒的研究展望。旨在为藻类病毒生态学、赤潮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陈章然郑伟郑伟
关键词:多样性藻类病毒海洋环境
海洋细菌活性蛋白、活性肽研究的若干新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活性资源,近年来海洋细菌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研究在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中很受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海洋细菌来源的各种活性蛋白及活性肽在不同层面上的生物学活性特征,其次对海洋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获得方式及其在医药学、工业、水产养殖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潜力作简要介绍,最后对该领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吕静琳王宾香郑天凌
关键词:海洋细菌活性蛋白活性肽
化感作用对水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化感作用是指一种植物或微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向环境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微环境区域,从而抑制或促进该区域内其它植物或微生物生长的现象。本文简要概述了水生生态系统中化感物质的种类、作用特点和机理;讨论了水...
李欣毅郑天凌
关键词:化感作用化感物质水生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南海海域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从南海海域水样和沉积物中分离并筛选到两株几丁质降解菌,分别为SCSS04和SCSWE13.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CSS04属于芽孢杆菌属,菌株SCSWE13属于弧菌属.两株菌几丁质酶的产生均需要几丁质的诱导,并在富营养培养基中产酶量较高.菌株SCSS04在培养第9天产酶量达到最高,所产生的几丁质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50℃.菌株SCSWE13属于低温酶,在培养第7天产酶量达到最高,所产生的几丁质酶最适反应温度为20-28℃.
蔡亚萍苏建强谢忠郑天凌
关键词:几丁质酶
海洋浮游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分布与活性被引量:15
2010年
于2006年4~5月对东海近海28°~30.7°N之间的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的分布、活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荧光显微计数法测定细菌丰度,荧光模拟底物法测定细菌胞外酶活性,PCR—DGGE分析该区域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的浮游细菌丰度在5.85×10^4~9.26×10^5cells·mL^-1之间,其中舟山外海区域较高,在整个调查区域北部海域高于南部海域.β-葡萄糖苷酶的平均活性为0.023μmol·(L·h)^-1,氨肽酶的平均活性约为其3.6倍,在5μm以上颗粒中的胞外酶活性平均占总活性分别为47.4%和44.24%.细菌胞外酶活性的分布与细菌丰度的分布无相关性,在整个调查区域南部海域高于北部海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南部海域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北部海域.人类活动和陆源输入是影响浮游细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台湾暖流对细菌胞外酶活性及其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复杂的环境条件是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新李志江郑天凌
关键词:赤潮浮游细菌胞外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
虾池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分析和若干可培养技术的优化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研究虾池沉积物细菌的多样性,改进培养技术,采用8种培养基培养虾池沉积物细菌,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不同培养基平板获得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同时与原位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多数细菌在2周内长出,第3周至12周,在VL55、DNB、HM2和DR2A平板上可分离出新的细菌,其他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增长不明显.分别使用琼脂和结冷胶作为凝胶剂,结果发现,结冷胶平板和琼脂平板相比,表现出高保湿性、高菌落数和高细菌多样性的特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约60种,经过不同培养基培养后,得到的细菌多样性为50种左右,约为原来总数的83%,但是细菌群落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优势菌群发生转化.测序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虾池沉积物中有着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培养基的改进、结冷胶的使用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效提高了虾池沉积物中细菌的可培养性.
蔡莹李志江田蕴郑天凌
关键词:虾池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冷胶
海洋放线菌BS01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抑制作用机理研究
<正>赤潮作为严重的全球性海洋灾害之一,已引起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国际上赤潮发生的趋势表现为频率增加、赤潮影响面积增大、发生赤潮的地区增多,从而导致赤潮毒素在越来越多的区域被检出,毒素的含量也不断增大。因此...
安新丽傅丽君吕静琳张化俊李东周艳艳郑伟郑天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