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832008)

作品数:14 被引量:185H指数:6
相关作者:陈乃宏苑玉和胡金凤孙建栋刘佳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PC12细胞
  • 5篇抑郁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抗抑郁
  • 4篇黄皮叶
  • 3篇凋亡
  • 3篇行为绝望
  • 3篇神经退行性
  • 3篇神经退行性疾...
  • 3篇退行性疾病
  • 3篇MPP+
  • 3篇柴胡
  • 2篇毒性
  • 2篇学成
  • 2篇药理
  • 2篇药理作用
  • 2篇药理作用研究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篇苑玉和
  • 17篇陈乃宏
  • 9篇胡金凤
  • 5篇刘佳莉
  • 3篇吴苗苗
  • 3篇宁娜
  • 3篇孙建栋
  • 3篇张蕊
  • 2篇薛薇
  • 2篇张俊龙
  • 2篇宓穗卿
  • 2篇张荣
  • 2篇张东明
  • 2篇吉海杰
  • 2篇李晓波
  • 2篇王宁生
  • 2篇贺文彬
  • 2篇张均田
  • 2篇赵明
  • 1篇武冬慧

传媒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5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TOR信号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自噬的关键调节位点。自噬体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内某些聚集蛋白清除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的研究显示,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采末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疾病模型或患者表现出mTOR通路异常,伴随着自噬功能的紊乱,而抑制mTOR的活性可以正向调节自噬。该文对当前mTOR信号转导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吴苗苗苑玉和陈乃宏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神经退行性疾病自噬阿尔采末病亨廷顿病
黄皮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摘要)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是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Clausena植物,民间常与所用部位合称,如黄皮果,黄皮核,黄皮子,黄皮叶等。产于我国南部,如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等地...
赵青张东明
关键词:黄皮属黄皮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CKLF1片段C27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研究
目的已有报道趋化因子CKLF1在哮喘病人肺部高表达,且实验研究发现CKLF1高表达能导致小鼠肺部炎症病变。本研究拟在细胞水平观察CKLF1片段C27的直接致炎作用。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外加不同浓度的CKLF1片段C27刺激...
李光艳胡金凤吉海杰苑玉和陈乃宏
关键词:炎症NFΚBCOX-2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脑α-突触核蛋白增加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中脑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影响。方法SD大鼠长期低剂量皮下注射1.0mg·kg-1·d-1的鱼藤酮,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采用旷场实验评价动物行为学改变,观察大鼠5min的活动情况。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中脑部位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中脑部位α-SYN的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同对照组相比,鱼藤酮实验组动物5min的正中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方格穿行次数明显减少(P<0.05),竖起时间和次数明显减少(P<0.01);中脑部位TH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α-SYN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给予鱼藤酮能够使SD大鼠出现运动障碍,中脑部位TH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该现象可能与大鼠中脑部位α-SYN蛋白水平增加有关。
孙建栋苑玉和刘岩王晓锋陈乃宏
关键词:帕金森病鱼藤酮Α-突触核蛋白酪氨酸羟化酶旷场实验中脑
瓜子金皂苷己对鱼藤酮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建立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观察瓜子金皂苷己对细胞活性、凋亡指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鱼藤酮诱导高度分化的PC12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0.1、1、10μmol/L)的瓜子金皂苷己处理后,再...
吴苗苗苑玉和陈乃宏
关键词:鱼藤酮帕金森病凋亡PC12细胞
文献传递
北柴胡有效部位抗抑郁药效学评价
目的 探索北柴胡有效部位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抗抑郁机制。方法 北柴胡10 kg,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部位用5% NaHCO3水溶液萃取,水洗至中性,即得有效部位。本文体内采用抑郁...
刘佳莉苑玉和秦海林于金倩孙建栋陈乃宏
关键词:北柴胡抗抑郁行为绝望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2012年
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S-nitrosylation,SNO)是指一氧化氮(NO)对蛋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进行可逆性氧化还原修饰,这种修饰是NO在体内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蛋白质SNO可以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特别是一些靶蛋白的SNO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倍受关注,该文对这方面近期研究进行概述。
齐孟和胡金凤宁娜云彩麟陈乃宏
关键词:一氧化氮蛋白质神经损伤阿尔采末病帕金森病
过表达α-synuclein的细胞毒性及对损伤性刺激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构建过表达α-synuclein的细胞模型,研究过表达α-synuclein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揭示帕金森病(PD)可能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药物潜在靶点提供依据。方法脂质体法转染及过表达α-synuclein稳定株的构建,MTT法、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用于检测过表达α-synuclein对细胞活性和分化、撤血清及MPP+损伤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Western印迹检测用于研究过表达α-synuclein对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过表达α-synuclein对细胞的分化表型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DA能细胞存活率,并显著增加撤血清损伤及MPP+毒性对细胞的损伤程度。过表达α-synuclein能够明显加重MPP+对NF-κB转录激活活性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κB-α的磷酸化有关。结论基于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PD研究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其病理过程,更加科学合理。NF-κB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可能是PD发病的又一新机制,针对该通路上相关蛋白的深入研究可能成为PD治疗药物开发的新型研究方向。
金金苑玉和杨波孙建栋陈乃宏
关键词:Α-SYNUCLEIN细胞毒性MPP+NF-ΚB
异地衣糖和藏红花醇提物对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影响的比较研究
2009年
长时程增强是神经系统信息储存的细胞水平模型,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形成机制。长时程增强电生理技术常用于促进记忆药物的筛选实验。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筛选研究发现,异地衣糖能在20 pulses/100Hz的刺激条件下诱导出长时程增强,而单独应用该刺激条件并不能诱导出长时程增强。研究经验表明具有这样作用的受试药物,往往能够拮抗30%乙醇抑制30 pulses/60Hz刺激条件诱导的长时程增强,比如藏红花醇提物。但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异地衣糖不能拮抗30%乙醇对30 pulses/60Hz刺激条件诱导的长时程增强,提示异地衣糖与藏红花醇提物的促进长时程增强作用机制不同,是通过某一未知的新机制实现的。
贺文彬张俊龙薛薇胡金凤武冬慧陈乃宏
关键词:海马长时程增强
黄皮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ATP和AD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黄皮叶乙醇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ATP、ADP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黄皮叶醇提物对肝组织能量代谢的干预作用,为中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灌饲高脂肪乳剂方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用黄皮叶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4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观察黄皮叶醇提取对肝组织ATP、ADP含量的影响。结果:ATP回归方程Y=0.138X+0.413,在1.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DP回归方程Y=0.283X+1.177,在5.0~1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与对照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组织ATP、AD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皮叶250~1000mg/kg灌胃给药能提升NAFLD大鼠肝组织ATP、ADP的含量,其中低剂量组(250mg/kg)的AD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500 mg/kg、1000mg/kg)的ATP、AD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ATP、ADP含量的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生物组织中能量物质的评价提供依据。黄皮叶醇提取物可提高NAFLD大鼠肝组织ATP、ADP的含量,有效改善NAFLD后肝组织能量代谢障碍,从而保护肝功能。
张荣李晓波徐大志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