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08ZCKFSF03200)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韩明远王春源李辉冯世庆于铁强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脐带
  • 4篇脐带间充质干...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
  • 3篇人脐
  • 3篇人脐带
  • 3篇人脐带间充质...
  • 3篇细胞移植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大鼠脊髓
  • 2篇大鼠脊髓损伤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学习记忆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作者

  • 2篇于铁强
  • 2篇冯世庆
  • 2篇李辉
  • 2篇王春源
  • 2篇韩明远
  • 1篇庄朋伟
  • 1篇张艳军
  • 1篇孔繁明
  • 1篇张密霞
  • 1篇王世民
  • 1篇张文治
  • 1篇谢振卿
  • 1篇阎晓玲
  • 1篇郝牧
  • 1篇刘慧纯
  • 1篇徐倩
  • 1篇张培培
  • 1篇高丽
  • 1篇周会芳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尾静脉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尾静脉移植干细胞穿过血脑屏障到达宿主脑损伤区域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尾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获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以BrdU标记。Sprague-Dawley大鼠以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移植A组在造模后第7天、移植B组在造模后第14天通过尾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不做处理。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7,14,28,35,42,49,56d,2个移植组mNSS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移植后7,14,28,35,42,49d,移植A组mNSS评分低于B组(P<0.05)。模型组在造模后第35天、移植A组在第42天、移植B组在第49天时mNSS评分进入平台期。②2个移植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到CD11b、MPO单染阳性细胞,可见Brdu+Nestin、Brdu+MAP-2、Brdu+GFAP、Brdu+FⅧ,Brdu+VEGF双染阳性细胞。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途径移植可以在宿主脑内存活,通过生成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因素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且未发现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及异常分化细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张培培刘慧纯阎晓玲王世民孔繁明张文治
关键词:尾静脉细胞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
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及硼替佐米诱导其凋亡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以及硼替佐米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取15例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以及3名正常供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其间充质干细胞(MM-BMSC和ND-BMSC);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免疫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将骨髓瘤细胞(NCI-H929)与BMSC细胞共培养,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观察BMSC对NCI-H92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进一步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MSC对硼替佐米诱导NCI-H92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分离得到MM患者以及正常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CM检测显示两者均高表达CD73和CD105(>95%),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1、CD34、CD45和HLA-DR(<1%)等表面分子.生长曲线测定显示MM-BMSC增殖较为缓慢,倍增时间(82 h)较ND-BMSC(62 h)略有延长(P<0.05).与ND-BMSC比较,MM-BMSC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IL-6和VEGF,分别为(188.8±9.4)pg/ml对(115.0±15.1)pg/ml和(1497.2±39.7)pg/ml对(1329.0±21.1)pg/ml.将BMSC与骨髓瘤细胞NCI-H929共培养,MM-BMSC可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存,降低NCI-H929细胞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明显抑制硼替佐米诱导的瘤细胞凋亡.结论 MM-BMSC可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长,明显减少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诱导的细胞凋亡.
郝牧谢振卿韩有金安刚孟恒星黄靖李长虹邹德慧邱录贵
关键词:骨髓微环境多发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脊髓损伤被引量:13
2010年
背景:已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存在着潜在的治疗价值,然而,当前对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及机制方面研究很少。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40只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38只造模成功后随机摸球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只接受单纯损伤,不做任何移植;DMEM移植组:损伤后1周予以5μLDMEM局部移植;细胞移植组:损伤后1周予以5μL准备好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细胞数1×106)。移植后对实验动物通过BBB评分、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观察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分别于损伤后2,4,6,8,10周随机于细胞移植组抽取大鼠2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迁移、分化,通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染色比较各组损伤局部胶质瘢痕形成面积。结果与结论:BBB评分损伤后4周细胞移植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损伤后12周细胞移植组与其他两组相比SEP、MEP潜伏期缩短、波幅值增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分化的少突胶质细胞并包绕轴突形成髓鞘。细胞移植组损伤局部胶质瘢痕面积均小于其他两组(P<0.05),空白对照组、DMEM移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未经体外诱导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于损伤大鼠脊髓体内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减小胶质瘢痕,并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韩明远冯世庆李辉王春源于铁强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脊髓损伤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痴呆小鼠SAMP8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移植对老年痴呆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以高中低3个剂量(2.5×105/0.2 m L/20 g、5×105/0.2 m L/20 g、1×106/0.2 m L/20 g)分别向7月龄SAMP8老年痴呆小鼠移植HUMSCs,并设立移植生理盐水组和R1小鼠正常对照组。HUMSCs移植45 d后,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R1正常对照小鼠比较,SAMP8老年痴呆小鼠生理盐水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和移植生理盐水组比较,细胞移植低剂量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低剂量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增强老年痴呆小鼠SAMP8的学习记忆能力。
周会芳张密霞高丽庄朋伟徐倩张艳军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AMP8学习记忆
蛛网膜下腔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脊髓损伤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40只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蛛网膜下腔DMEM注射组(B组)和hUC-MSCs移植组(C组).通过行为学及电生理学评价损伤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UC-MSCs存活、迁移、分化,胶质酸性蛋白(GFAP)染色比较各组损伤局部胶质瘢痕面积差异.结果 移植4周后BBB评分,C组(9.19±0.26)高于A组(8.19±0.46)、B组(8.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2周C组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值增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C-MSCs到达损伤局部并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分化的少突胶质细胞包绕轴突形成髓鞘.损伤局部胶质瘢痕面积C组(40 261.93±9137.56)均小于A组(203127.88±16448.84)、B组(219 622.47±18 94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MSCs可经蛛网膜下腔途径到达损伤局部并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
韩明远冯世庆李辉王春源于铁强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细胞移植脊髓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