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委高校海洋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基金(J50702)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杨红王翔吴项乐孔德星赵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高校海洋环境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基金国家908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溢油
  • 2篇长江口
  • 1篇淡水
  • 1篇东海西湖凹陷
  • 1篇东中国海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研究
  • 1篇溢油监测
  • 1篇溢油行为
  • 1篇有机物
  • 1篇有色溶解有机...
  • 1篇中国海
  • 1篇溶解有机物
  • 1篇上升流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综合评价
  • 1篇数值模拟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杨红
  • 2篇王翔
  • 1篇李曰嵩
  • 1篇韩众
  • 1篇邬益川
  • 1篇丁骏
  • 1篇唐泽艳
  • 1篇戴桂香
  • 1篇陈健
  • 1篇孔德星
  • 1篇赵瀛
  • 1篇吴项乐
  • 1篇陈顺喆
  • 1篇李奶姜

传媒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NOAA18的渤海烟台海域溢油遥感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概述了海洋溢油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意义所在。研究采用的是NOAA18的数据,由于溢油区域与非溢油区域的比热容不同,从而引起海表面的辐射发生变化,反映在卫星图片上是灰度值不同。因此利用发生溢油区域在卫星图片上的灰度值不同而呈现出深色区域,进而在卫星图片上找出疑似溢油区域,再进行人工解译,进一步确定溢油的发生区域。以烟台"金玫瑰"号溢油事故为例,综合考虑烟台海域水文因素等,分析得出溢油发生的范围。
杨红唐泽艳
关键词:遥感溢油监测
东海西湖凹陷区溢油行为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东中国海中日共同开发区附近海域溢油污染的问题,在模拟水动力场的基础上模拟了海上溢油漂移扩散情况。在表层流场和风场的作用下漂移,而油膜的扩展则通过油粒子的随机走动来实现。本文以东海西湖凹陷原油为溢油油种,通过模拟分析不同季节和不同风况下的溢油事故,对溢油油膜的扫海范围进行了分析。
杨红韩众李曰嵩邬益川汤麟
关键词:东中国海溢油数值模拟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长江口外海生态综合评价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以长江口外海域为研究区域,基于2008年秋季该海域2个峰面断面的海洋环境调查走航数据,以海水水质指标、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叶绿素a浓度为评价指标,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评价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合该海区的地形及水动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秋季长江口外海域生态状况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1°N断面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生态状况近海劣于远海,但20号站位逆趋势好转,据监测,夏季其附近海域为赤潮高发区;30°N断面近岸受浙江沿岸上升流影响,生态状况好于31°N,但5号站位逆趋势恶化;5号和20号站位反映了上升流与长江口冲淡水的交汇区域的生态状况。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生态环境评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通用性。
杨红戴桂香赵瀛丁骏陈健
关键词:长江口BP人工神经网络上升流冲淡水
长江口外海水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吸收特性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2008年5、11月2次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吸收特性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CDOM含量、光谱斜率Sg值及其与特征波长下吸收系数a(440)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该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吸收系数a(440)的范围为2.232~8.671 m-1,平均值为4.523 m-1;秋季其吸收系数a(440)的变化范围为0.390~6.135 m-1,平均值为2.209 m-1.该水体CDOM吸收曲线基本呈指数衰减趋势.在400~440 nm波段内,春季其光谱斜率Sg值范围为0.002 0~0.014 2 nm-1,平均值为0.008 7 nm-1秋季的介于0.020 8~0.052 6 nm-1之间.平均值为0.037 5 nm-1.同时有色溶解有机物吸收系数a(440)与Sg值存在着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王翔杨红孔德星吴项乐
关键词:海洋化学有色溶解有机物长江口外
上海无居民岛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在对上海无居民海岛黄瓜沙、顾园沙、九段沙、大金山、小金山5个岛屿潮间带沉积物进行采样和分析的基础上,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分析了潮间带沉积物中的Cu、Pb、Zn、Cd、Hg、As、Cr的含量。结果表明:(1)上海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有如下顺序;Zn>Cr>Cu>Pb>As>>Cd>Hg。(2)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除黄瓜沙外,基本都保持在自然状态水平。(3)相关分析显示,Cr自然来源可能性较大,Cu,Pb,Zn,Hg,Cd,As来源与人为活动造成的影响存在一定关系。(4)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表明:Hg,Cu,Pb,Zn,Cr,As六种元素的生态危害程度都较小,处在轻微生态危害范围,黄瓜沙和九段沙上沙段处Cd元素浓度已处于中等生态危害范围,总体上看,上海地区无居民海岛潮间带沉积物未受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杨红王翔李奶姜陈顺喆
关键词:潮间带重金属污染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