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11008G)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健胜刘沛松文桢中侯桂玲赵干卿更多>>
相关机构:平顶山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低山丘陵
  • 5篇低山丘陵区
  • 5篇丘陵区
  • 3篇植被
  • 3篇土壤
  • 3篇种子
  • 3篇不同植被
  • 2篇植被修复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种子发芽
  • 2篇苜蓿
  • 2篇苜蓿品种
  • 2篇发芽
  • 1篇地表
  • 1篇冬油菜
  • 1篇性状
  • 1篇盐胁迫
  • 1篇养分

机构

  • 10篇平顶山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陕西省杂交油...

作者

  • 10篇王健胜
  • 9篇刘沛松
  • 4篇文桢中
  • 3篇杨雨华
  • 3篇文祯中
  • 3篇侯桂玲
  • 3篇赵干卿
  • 2篇解永凤
  • 2篇王艳红
  • 2篇佟伟霜
  • 1篇梁亚红
  • 1篇廖秉华
  • 1篇彭舜磊
  • 1篇韦世豪
  • 1篇李殿荣
  • 1篇关周博
  • 1篇田建华
  • 1篇杨风岭
  • 1篇牛磊
  • 1篇姚雪雁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种子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模式水土流失特征及生态效益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河南省鲁山县低山丘陵区5种植被模式主要生态指标的定位检测,分析了其水土流失特征及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侧柏+苜蓿模式的水土流失最严重,其年径流量和年流失泥沙量分别达到13.496m3/hm2和0.135 5 t/hm2,苜蓿的年径流量最小,而刺槐+苜蓿的年流失泥沙量最小;在地上生物总量方面,林草复合植被模式明显大于单一苜蓿植被模式,5种植被模式地上生物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速生杨+苜蓿、刺槐+苜蓿、栓皮栎+苜蓿、侧柏+苜蓿、苜蓿;速生杨+苜蓿的年固碳量和年释氧价值均为最高,而苜蓿的年固碳量和年释氧价值最低,林草复合植被模式的生态效益明显优于单一苜蓿植被模式。
王健胜梁亚红廖秉华刘沛松赵干卿文桢中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效益低山丘陵区
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探讨林草复合模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及不同植被修复模式间土壤水分的差异,对6种植被恢复模式(紫花苜蓿、杨树+紫花苜蓿、侧柏+紫花苜蓿、栓皮栎+紫花苜蓿、刺槐+紫花苜蓿、荒草)下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栓皮栎+紫花苜蓿模式下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最好;6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其中荒草模式和刺槐+紫花苜蓿模式在改善不同深度土壤水分方面效果较好;6种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坡面的降低总体上呈逐步减小趋势,不同植被模式在改善不同坡面土壤含水率方面各具优势,其中荒草模式和刺槐+紫花苜蓿模式在改善坡顶和坡中土壤水分方面效果较好,而紫花苜蓿模式在改善坡底土壤水分方面效果最好。总体来讲,刺槐+紫花苜蓿模式较适合在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用推广。
王健胜刘沛松文祯中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林草复合模式土壤水分
不同处理方法对皂角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以皂角种子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和热水处理对皂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处理和双氧水处理都能显著提高皂角种子发芽率,使皂角种子发芽率均达到4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发芽率(10%),其中硫酸处理效果优于双氧水处理。同时,化学试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皂角种子发芽率影响也较大,综合比较表明,皂角种子经60%硫酸处理45 min效果最好,其发芽率达到92%。另外,热水处理对皂角种子发芽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化学试剂处理后再进行热水处理对提高皂角种子的发芽率效果更好。
王健胜刘沛松赵干卿杨风岭
关键词:发芽率
近年来中国冬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对2004-2010年参加中国冬油菜区试的838个材料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近年来中国油菜育种进展明显,油菜主要产量性状在得到综合改善的同时,油菜品质性状基本都实现了"双低一高",油菜的综合抗病能力也明显提高;另外,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区域间具有变化不同的特点,油菜含油量、有效角果数、生育期和抗冻性在南方普遍比北方表现好;而油菜的株高、分枝数、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在北方均比南方表现好。
王健胜韦世豪田建华关周博姚雪雁李殿荣
关键词:冬油菜农艺性状
豫西低山丘陵区不同月份下土壤水分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实现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环境的高效修复,筛选出适合该地区推广种植的植被修复模式,采用定位监测法,对典型月份下6种植被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土壤水分在不同月份间具有较大的变化,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所有植被而言,表层土壤的水分变化较大,深层土壤的水分变化较小,土壤水分变化随土壤深度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所有植被土壤水分在所监测的月份中均呈倒"S"形分布,且11月份水分变化幅度略大于4月份和7月份;与其他植被相比,刺槐+苜蓿和荒草地在所监测月份的土壤水分中综合表现较好;同时,每种植被的土壤水分也都呈现出自身特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王健胜刘沛松赵干卿王艳红文桢中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土壤水分
不同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特性被引量:5
2014年
以5个国外苜蓿品种和4个国内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种子根长、发芽种子苗长、发芽种子根质量、发芽种子苗质量、根长/苗长和根质量/苗质量等7个发芽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的发芽性状差异都较大,在发芽率方面,赛迪7的发芽率最高,达到了98%;在苗长、根质量和苗质量方面,游客的表现都比较突出;猎人河苜蓿的根长、根长/苗长表现较好,而伊犁苜蓿的根质量/苗质量表现最好。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除根长与根长/苗长、苗长与苗质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间均不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将为这些苜蓿品种的推广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王健胜侯桂玲佟伟霜解永凤王艳红刘沛松文桢中
关键词:苜蓿种子发芽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有效开展苜蓿品种耐盐性评价及耐盐材料筛选,以5个国外苜蓿品种和4个国内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质量浓度NaCl处理(2、4、6、8、10g/L),探讨了盐胁迫对苜蓿种子主要发芽性状(发芽率、苗长、根长、苗质量、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苗质量和根质量逐步下降,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较大,对9个苜蓿品种种子5个发芽性状耐盐性的综合分析表明,三得利的种子耐盐性最强,而伊犁苜蓿的耐盐性最弱。
王健胜牛磊侯桂玲佟伟霜解永凤刘沛松文桢中
关键词:苜蓿品种盐胁迫耐盐性
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地表径流养分特征分析
2013年
以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环境为背景,对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地表径流养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不同养分间存在较大差异,养分含量大小顺序是全钾>全氮>速效氮>全磷>磷酸盐;地表径流养分在全年不同月份间和不同植被模式下均存在明显差异,多数养分的含量都以6月份为最高,每种植被模式在防止土壤特定地表径流养分损失方面各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侧柏+苜蓿模式综合效果最好;地表径流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氮的径流损失同时会显著增加速效氮和磷酸盐的流失,而全磷径流损失也会明显导致速效氮养分的损失。
王健胜刘沛松杨雨华文祯中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植被修复
基于科学研究的生态学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地区及全球环境问题频繁出现使生态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生态学教学作为生态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其地位和作用越发突出。虽然近年来许多高校针对生态学教学进行了较好的探索,但与生态学的发展速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目前生态学教学存在问题出发,在科学研究角度对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将为未来生态学教学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王健胜侯桂玲刘沛松杨雨华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改革
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实现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环境修复为目标,对5种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其变化大小顺序为硝态氮>全磷>铵态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全钾>速效磷;与荒草地相比,5种植被修复模式在改善特定土壤养分方面表现出了较好效果,以杨树+苜蓿模式和苜蓿模式土壤养分综合表现最好;土壤氮素与磷素、有机质含量以正相关为主,而与钾素以负相关为主;土壤全氮、铵态氮、有机质、全钾、全磷可作为土壤养分分析的主因子。
王健胜刘沛松杨雨华彭舜磊文祯中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植被修复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