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90214)

作品数:42 被引量:142H指数:7
相关作者:刘战伟梁广华刘其涛吴迪周颖杰更多>>
相关机构:许昌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实证
  • 10篇农业
  • 8篇碳排放
  • 7篇实证研究
  • 7篇能源
  • 6篇节能
  • 6篇节能减排
  • 6篇经济增长
  • 6篇城镇化
  • 5篇低碳
  • 5篇工业化
  • 4篇低碳经济
  • 4篇要素生产率
  • 4篇生产率
  • 4篇生产率增长
  • 4篇实证分析
  • 4篇农业全要素生...
  • 4篇企业
  • 4篇全要素生产率
  • 4篇全要素生产率...

机构

  • 42篇许昌学院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1篇刘战伟
  • 8篇梁广华
  • 5篇刘其涛
  • 4篇吴迪
  • 2篇周颖杰
  • 1篇李金涛
  • 1篇陈栋

传媒

  • 4篇科技管理研究
  • 3篇安徽商贸职业...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长沙民政职业...
  • 2篇唐山学院学报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价格月刊
  • 1篇企业经济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年份

  • 3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能源效率区域分布差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和提高能源价格能够降低能源强度。然后依据能源效率的定义,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进行分类,并对2010年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分布与2005年作了比较,研究表明30个参与比较的地区中仅有刚过半数的地区能源效率所属类别没有后退,基于此,提出国家应增加节能减排考核的辅助手段以及各地区应采用差异的节能措施等建议,对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广华
关键词:节能减排能源效率产业结构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4年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刘战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整检验
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河南省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2013年
以2001-2010年河南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运用SBM模型测算了河南省的经济增长率,并分析了能源与环境约束下河南省经济整体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协调性。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区域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差别显著;各地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协调性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而且超过一半的地市属于不协调或极不协调地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加强保护环境是今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刘战伟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SBM模型能源约束环境约束
河南省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测算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在分析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耦合理论,构建了三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测算了2001-2014年间河南省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河南省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河南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地区和黄淮地区耦合协调度依次递减。
刘战伟
关键词: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耦合协调度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4年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刘战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整检验
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河南省1978-201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协整分析、VECM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分别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刘战伟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经济增长
河南省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实证研究了2005-2008年河南省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结果显示:2005年以来河南省技术创新效率保持增长态势,而且各地市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和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显著因素。因此,要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和人才建设。
刘战伟
关键词:技术创新效率TOBIT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的沿边经济带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研究——以新疆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新疆沿边经济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新兴战略基地以及中亚经济的开放前沿,其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关乎整个新疆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主要对沿边九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影响社会事业发展的13个指标入手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九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并与乌鲁木齐市相比较,得出沿边经济带社会事业发展的不足,进而提出解决沿边经济带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的思路。
吴迪
关键词:社会事业发展
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研究——以许昌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是提高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以许昌为例,分析建设中原经济区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控制人口过快上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等七个方面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路径,并从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调整财政税收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广华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示范区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刘战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整检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