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5009-004-01)
- 作品数:23 被引量:163H指数:9
- 相关作者:何金钢宋考平杨晶夏惠芬袁琳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技术设计及效果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高效开发技术研究是保障油田高产稳产的关键.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创新性的提出压裂驱油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萨中开发区三类油层砂体类型多、储层物性差,在开发过程中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零散、吸附量大,化学驱难度大.因此创新性的提出了“压裂驱油”技术,通过压裂造长缝形成高速通道,将高效驱油剂经裂缝快速送至剩余油富集部位,边压裂造缝边沿程上下滤失,减少化学剂与地层之间接触时间和接触距离,以解决注入过程中化学剂性能沿程损失大,利用效率低,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三类油层工艺上能够实现压裂驱油注入,且试注井组见到驱油效果,可推广应用于萨中开发区萨葡三类和高台子三类油层,作为增产增注技术快速挖潜零散井点剩余油.
- 王洪卫王洪卫闫百泉
- 关键词:三类油层剩余油
- 变黏度驱提高采收率方法被引量:10
- 2010年
- 针对砂岩油层经过水驱后,利用聚合物、二元、多元泡沫等驱油过程中,驱油剂黏度一般设计为定值或对应不同注入段塞设计不同的黏度值,提出一种驱油剂黏度连续变化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对于多层非均质油层,用这种方法可在驱油过程中形成比较均匀的驱油前缘,从而扩大油层纵向和平面上的波及体积,更大幅度地提高水驱或聚驱后的采收率.室内实验表明,在相同聚合物干粉用量条件下,聚合物溶液变黏度驱油比定黏度驱油采收率提高4.88%,甚至高达11.18%.
- 宋考平任刚夏惠芬赵宇
- 关键词:注水开发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油
- 聚驱试验区井组间平面干扰对聚驱效果的影响
- 2014年
- 聚合物驱油现场试验的跟踪调整主要是对生产动态分析,注入井和采出井生产参数的调整,及时改变各井间的注采平衡关系,调整好层间和平面矛盾,扩大波及体积,提高聚驱效率。分析了某聚合物驱油试验区内井组间存在的平面干扰现象。由于试验区内注入采出井生产参数的不合理,影响了井组间聚合物溶液的平面波及体积,降低了井组间的聚驱效率。通过对注入采出井合理的生产参数的调整,可以有效的扩大平面波及体积,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
- 柴海川
- 关键词:生产压差波及体积
- 大庆油区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喉结构变化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了了解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喉结构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分析方法,对大庆油区强碱三元复合驱前、后岩样孔喉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颗粒边界经过强碱溶蚀呈锯齿状,颗粒去棱角化明显,长石溶蚀严重,同时能够观察到大量溶蚀孔隙,粘土矿物中大量的书架状高岭石被溶蚀,且在粘土矿物表面出现次生石英。白色云雾状垢沉淀充填在孔隙中造成孔喉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孔隙阻塞,使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岩心喉道半径平均值均较水驱岩心下降6.528%,孔隙半径平均值下降3.360%,孔喉比分布范围更大,平均增加12.839%,最终含油饱和度较水驱岩心低,最终含油饱和度系数较小,且强碱损害前、后残余油饱和度和最终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率均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渗透率级差由水驱的5.567增加到5.691,岩心非均质性增强使发生指进和窜流的可能性增大。强碱三元复合驱后的储层孔喉结构变差将极大地影响后续水驱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实施,也使得薄差层的动用难度进一步增加。
- 何金钢宋考平康少东杨晶董秀龙
- 关键词:孔喉结构恒速压汞扫描电镜
- 岩心渗透率级差对泡沫分流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并联岩心组合方式确定了不同渗透率级差岩心的注入能力和分流能力特征,通过泡沫粒径测量实验和发泡多孔介质的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了泡沫与孔隙结构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级差为6后分流量比值大于1,当主流喉道直径与泡沫平均直径比值大于0.911时分流率为0.98,出现等流度流动;泡沫平均直径与主流喉道直径比值约为1:1时,泡沫能够达到较好的孔喉封堵效果,实现剖面反转或等流度流动;在分流量和注入压力的综合影响下,泡沫粒径与喉道半径比为0.826,进而确定合理的分流率比例为0.777。研究确定了岩心渗透率级差对泡沫封堵能力和分流率比例的影响程度。
- 何金钢宋考平袁琳何迪裴玉
- 关键词:渗透率级差
- 变黏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采用有效渗透率分别为250×10-3μm2、500×10-3μm2和1000×10-3μm2三管并联岩心模拟非均质油层条件,在聚合物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恒定黏度聚合物和黏度逐渐降低的两种聚合物驱油方案,对比了两种方案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同时,利用研制的平面非均质人造可视平板填砂模型,对比了恒定黏度和变黏度聚合物驱油在模型上的波及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管并联和填砂模型两种情况下,变黏度聚合物驱效果均好于定黏度聚合物驱,其中三管并联方式聚驱阶段提高采收率幅度增加4.48%,填砂模型波及体积增加了7.7%。结合实验结果,利用五点法平面模型和并联油层模型,探讨了变黏度聚合物驱可以扩大油层纵向和平面上的波及体积,进而提高水驱或聚驱后采收率的原因。分析认为,无论是平面非均质、纵向层内非均质,还是在层间非均质油藏中,变黏度聚合物驱油都可实现不断扩大波及体积的目的。
- 黄斌宋考平傅程蔡子恒
-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原油采收率
- 大庆油田钻关关井技术及影响因素研究
- 钻关过程影响产量大,加大递减率,而且钻关后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恢复阶段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影响油田开发形势。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优化了钻关关井的技术界限,钻关全过程液量和含水率变化的因素,钻关全过程降害为利的认识方法,...
- 何金钢
- 关键词:大庆油田地层压力含水率产液量
- 文献传递
- A区块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孔隙结构差异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A区块的实际情况,通过压汞数据得出的毛管压力曲线。分析了表征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各项参数。研究了不同孔隙半径区间的孔隙体积、孔喉比及渗透率贡献分布特点。给出了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孔隙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除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之外,其它主要差异为:平均孔隙半径较小、中值压力较大、60%以上的孔隙体积分布在小孔道中;孔喉比为4.8—64.8,是主力油层孔喉比的4倍以上,最大达20倍以上,孔喉分布不均匀。
- 夏惠芬吴笛马文国冯海潮
- 关键词:孔隙结构二类油层主力油层
- 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黏弹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6
- 2011年
- 针对威森伯格数与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和矿化度的对应关系不明确问题,利用HAAKE RS150流变仪,通过稳态和动态剪切实验,研究低剪切速率下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矿化度对其黏弹性的影响,计算第一法向应力差和威森伯格数.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越大,矿化度越低,第一法向应力差和威森伯格数越大,黏弹性越强;油田用普通聚合物溶液在剪切速率为10 s-1,地层水矿化度为508 mg/L时,威森伯格数约为1.
- 夏惠芬张九然刘松原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弹性矿化度
- 强碱三元复合驱对储层孔隙结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储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是进行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后续水驱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的基础。利用铸体薄片分析、SEM图像、恒速压汞和电子探针结合现场检测等方法,对强碱三元复合驱前后岩样孔隙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颗粒边界经过强碱溶蚀呈'锯齿状',石英颗粒去棱角化明显,长石溶蚀严重,同时能够观察到大量溶蚀孔隙,黏土矿物中大量的书页状高岭石被溶蚀,同时在黏土矿物表面出现次生石英;'白色云雾状'垢沉淀充填在孔隙中,主要成分为Ca和Si,同时含有少量Mn、Fe、Ti,结垢造成孔隙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孔隙阻塞,使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岩心喉道半径平均值较水驱岩心下降6.528%,孔隙半径平均值下降3.360%,孔喉比分布范围更大,平均增加12.84%。
- 宋考平何金钢杨晶
- 关键词:孔隙结构恒速压汞电子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