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06206)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潘爱军万小芳郭小钢刘秦玉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年际
  • 1篇热带
  • 1篇海洋生物
  • 1篇副热带
  • 1篇北太平洋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潘爱军
  • 1篇郭小钢
  • 1篇万小芳
  • 1篇刘秦玉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台湾海峡表层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本文通过分析SeaWiFS海洋水色卫星提供的叶绿素资料,给出了台湾海峡表层叶绿素含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的完整图像.台湾海峡表层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海峡北部呈显著的春、秋“双峰”分布,而海峡南部则以夏、秋“双峰”结构为主.叶绿素含量高值主要位于福建省近岸海域,海峡西侧高于海峡东侧.此外,叶绿素含量的分布存在两个局地高值区,一个位于台湾浅滩附近,另一个位于台湾岛西北淡水河口以外海域.福建省近岸海域及台湾岛西北淡水河口附近的叶绿素含量高值区与地表径流携带较多的营养物质入海密切相关;而台湾浅滩附近的叶绿素含量高值受季节变异的海洋锋调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台湾海峡区域平均的叶绿素含量不仅具有周期约81 d和101 d的季节内振荡信号,还具有与ENSO指数呈显著负相关(-0.28)的周期约3 a的年际振荡信号.此外,台湾海峡区域平均的叶绿素含量具有逐年递增的长期演化趋势,速率达0.036 mg/(m3.a).
万小芳潘爱军郭小钢
关键词:海洋生物叶绿素年际台湾海峡
层结稳定性“豁口”与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形成机制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首先指出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简称中部模态水)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局地"特征,其形成海区在(165°E^160°W,38°N^42°N)区间.海气通量分析表明单纯的外部大气强迫场(太阳短波辐射、净热通量和风应力旋度)不能解释中部模态水形成海区的"局地"性;进一步对上层海洋层结季节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秋季(9~10月)在北太平洋中部上层海洋(<75m)(165°E^160°W,38°N^42°N)区间存在特殊的浮力频率低值区——层结稳定性"豁口".该层结稳定性"豁口"作为"预条件(Precondition Mechanism)"机制对中部模态水形成的"局地"特征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一个上层海洋混合层热平衡方程,通过诊断分析揭示该层结稳定性"豁口"是由海表热力强迫、垂向挟卷、Ekman平流和地转平流效应共同导致的,"豁口"东、西边界的确定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海表热力强迫、Ekman冷平流和地转暖平流的纬向分布差异.
潘爱军刘秦玉刘征宁
关键词:北太平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