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1154)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何红中刘志民张振华胡必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教育》编辑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建设
  • 1篇一流大学建设
  • 1篇世界一流大学...
  • 1篇中印
  • 1篇教育
  • 1篇高等农业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教育》编辑...

作者

  • 3篇刘志民
  • 3篇何红中
  • 1篇胡必强
  • 1篇张振华

传媒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七个“追赶型”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举措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比较加、法、德、日、韩、俄、印七个"追赶型"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大举措,虽然彼此有着不同的计划与重点,但却有一个相似着力方向,即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能力的提升,集中资源培养高端人才,努力将少数大学提升至世界一流水平,从而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得到的启示是: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需要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拓展经费来源渠道;改革大学管理体制,培养和吸引世界顶级学者;支持重点和前沿学科,强化比较优势与特色;确保研究生培养"精英化",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刘志民何红中张振华胡必强
印度高等农业教育的使命、目标与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以旁遮普农业大学、中央农业大学和印度农业研究院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印度农业大学机构在使命与目标上,集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于一体,偏重于基础和应用性学科;在管理模式上,采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的集权与分权混合制。这些曾推动了印度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受政府过分的行政束缚,长期脱离于主流高等教育体系,未能适应综合化和跨学科发展趋势,导致近20年发展缓慢且后劲不足。
何红中刘志民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
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对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资金使用与组织管理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相关计划启动早,项目规划系统,可操作性强,执行效率高,建设速度快,效果较明显;印度相关计划启动晚,项目规划构想多于实践,政策摇摆不定,执行效率低,进展不大。考虑到大学创新、合作办学等方面的优势,印度仍有发展潜力和迎头赶上的可能。中国若要在一流大学建设上继续领先、取得最后的成功,除发挥资源整合、效率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外,还要积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高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研究生创新能力。
何红中刘志民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