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807B10)

作品数:14 被引量:376H指数:11
相关作者:陈田王云才李崇明丁烈云石忆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小城
  • 4篇小城镇
  • 4篇旅游
  • 3篇生态
  • 3篇水乡
  • 3篇水乡古镇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江南水乡
  • 3篇江南水乡古镇
  • 3篇古镇
  • 2篇生态旅游
  • 2篇协调发展
  • 2篇旅游资源
  • 2篇可持续利用
  • 1篇遗址
  • 1篇游憩
  • 1篇张家界国家森...
  • 1篇森林公园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脆弱性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同济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邵阳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6篇陈田
  • 5篇王云才
  • 3篇丁烈云
  • 3篇李崇明
  • 2篇石忆邵
  • 2篇马文银
  • 2篇孙道玮
  • 1篇李飞
  • 1篇郑群明
  • 1篇郭焕成
  • 1篇陈莉
  • 1篇吴楚材
  • 1篇李斌
  • 1篇李广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09
2004年
 在明确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方法分析小城镇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给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践中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李崇明丁烈云
关键词:小城镇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基于GM(1,N)的小城镇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小城镇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协调发展是一个多复杂因素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到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本文分析小城镇协调发展过程基础上,借助GM(1,N)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以各子系统以及整个小城镇的发展是否趋于协调为标准,建立了小城镇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孟庄镇、毛集镇、清溪镇、邱隘镇)在1993年~2001年间的协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城镇在1993年~2001年期间的发展协调性虽然具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不断趋于协调的,这与国家成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后的各小城镇的实际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结果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李崇明丁烈云
关键词:小城镇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GM(1,N)
邵阳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被引量:11
2005年
邵阳市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景观、意味无穷的竹景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的竹工艺文化和绿色饮食文化等特色。将竹文化和生态旅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特色旅游模式加以研究开发,对地方旅游经济发展颇有指导意义。文中阐述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意义,具体分析了邵阳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提出了邵阳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以欣赏观光型、休闲体验型和文化商贸型为主的基本模式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马文银
关键词:竹文化生态旅游
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被引量:35
2005年
流域是重要的景观生态空间和游憩景观建设空间。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与规划是合理利用流域资源,建立流域协调景观体系,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巩乃斯河流域景观空间为依托,以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为核心,通过景观旷奥度和相容度的核心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了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特征,探讨了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保护、游憩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途径。
王云才
关键词:景观生态评价景观资源资源可持续利用游憩景观生态保护
论生态旅游区经营管理创新——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16
2006年
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园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中的不足,提出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从规章制度、规划设计、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实现公园体制创新;通过推行景区“轮休制”和高台游道,实施“景区游,区外居”的管理模式,创建一流的解说系统,建立公园应急处理机制和设立环卫基金等措施,实现生态旅游区经营管理创新。
郑群明吴楚材
关键词:管理创新生态旅游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应用被引量:6
2004年
将小城镇看作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复合系统,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对横店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图1,表4,参5。
李崇明丁烈云
关键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被引量:38
2007年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江南古镇不仅在传统景观、人工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古镇的功能上持续发生演变,而且体现出水体景观艺术化和水网功能的时尚化、开放空间利用方式的城市广场化和公园化、古镇居民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现代城市商业街模式和行为商业化,以及现代生活与传统物质空间之间的冲突等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和特点。立足于古镇的原真性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古镇应保护和延续农业社会聚落特征,强化古镇时空异化过程;规划景观遗产隔离廊道,保护江南水乡区域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保护古镇水乡文化的原真性,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合理调控容量,降低聚集密度和强度,控制服务设施和规模,再现诗意生活场景,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云才李飞陈田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区域存在一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科学分析资源开发中的SWOT因素,制定适宜的开发战略,可以变劣势为优势,以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资源持续开发。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市场,云南省应立足资源和市场,加大力度,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把云南省打造成旅游大省和强省。
马文银
关键词:旅游资源SWOT分析旅游业
江南古镇商业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浙北三镇为例被引量:25
2007年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业发展20多年以来,商业化现象日益严重,古镇沿街充斥着服务旅游者的各色同质化的商铺和商品,不仅冲淡古镇原真景观特征,形成古镇因利趋同格局,而且改变了居民生活方式并成为重要的生活基础,直接干扰居民日常生活,破坏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和谐,破坏古镇原有自然风貌和景观环境。立足于古镇原真性保护,在商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淡出商业利益,严格控制商业发展;拓展和营造多样化社区参与旅游的方式和途径,调整利益分配体制,建立行业利益平衡机制;鼓励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形成旅游体验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赢格局。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
文化遗址的景观敏感度评价及可持续利用——以新疆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为例被引量:41
2006年
文化遗址景观是人类社会所共同拥有的文化和文明延续的载体,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景观类型,也是重要的景观资源。文化遗址景观的脆弱性一直是关系到遗址景观保护与持续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石头城为案例,以文化遗址景观敏感度研究为出发点,在对景观生态敏感度、景观视觉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度评价的基础上,对遗址景观敏感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敏感度评价为基础,探讨基于敏感度的遗址可持续利用对策。
王云才陈田石忆邵
关键词:文化遗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