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148)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弘赵嫚俞玮奇丁存越董彩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汉语
  • 1篇第二课堂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材
  • 1篇学习环境
  • 1篇学习者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语用教学
  • 1篇语用习得
  • 1篇任务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构
  • 1篇社会建构主义
  • 1篇主义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交际
  • 1篇文化交际能力
  • 1篇习得
  • 1篇效能感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刘弘
  • 1篇俞玮奇
  • 1篇赵嫚
  • 1篇丁存越
  • 1篇董彩凤

传媒

  • 2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敏感度与效能感被引量:29
2012年
本研究根据跨文化交际理论模型,对270名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效能感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发现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敏感与跨文化效能的内部发展是不平衡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欧美学生的自我感觉要普遍好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学生。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敏感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跨文化敏感又与跨文化效能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为国际汉语教师如何全面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带来了启示。
俞玮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敏感度
质性方法的研究者影响——基于汉语学习环境研究的反思
2014年
文章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中研究关系和个人因素进行反思,发现研究者影响的独特性:研究者是环境的一部分,研究关系对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个体因素随着研究的进行不断变化.并由此影响研究过程和结论建构。
赵嫚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基于实践社区的汉语第二课堂语用习得教学模型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社会实践理论,指出情境和实践参与是二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关键因素,第二课堂是二语习得重要的语用教学场所。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基于实践社区的第二课堂语用教学的可行性与构成要素,构建了"蛋糕"式教学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运作说明。
丁存越
关键词:语用习得语用教学第二课堂
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练习指令语特点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练习指令对于学生能否准确理解练习和活动的要求非常关键。随着任务型汉语教材的出版,有必要对现有任务型汉语教材的练习指令语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借助语料库技术,对《体验汉语口语》(1-3册)与《发展汉语初级口语》中的练习指令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对比,发现任务型教材中指令语比传统口语教材复杂,指令中的动词不仅数量多,且搭配情况也更加多样。研究者据此对今后的任务型口语教材指令编写提出了具体建议。
刘弘董彩凤
关键词:任务型口语教材练习语料库
对外汉语教材中虚拟人物的刻板印象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常在课文中设置虚拟人物并利用虚拟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课文内容。这些虚拟人物往往来自不同国家,并常常在他们的语言或行为中表现出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本文分析了五套对外汉语教材中虚拟人物的语言与行为,指出现有对外汉语教材中部分存在着国别刻板印象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国别刻板印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对今后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弘孔梦苏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刻板印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