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100204)

作品数:39 被引量:392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正跃陈斌尤民生刘雅婷李永忠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番茄
  • 8篇番茄斑萎病毒
  • 6篇飞虱
  • 5篇水稻
  • 5篇天敌
  • 5篇害虫
  • 5篇番茄斑萎病毒...
  • 4篇群落
  • 4篇物种
  • 4篇基因
  • 4篇间作
  • 4篇病毒
  • 3篇稻飞虱
  • 3篇种群
  • 3篇作物
  • 3篇昆虫
  • 3篇白背飞虱
  • 3篇捕食
  • 3篇捕食性
  • 3篇TOSPOV...

机构

  • 30篇云南农业大学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邯郸市农业科...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云南省烟草科...
  • 1篇莒县农业局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云南省植保植...
  • 1篇福建省烟草公...
  • 1篇玉溪市农业科...

作者

  • 24篇李正跃
  • 14篇陈斌
  • 10篇刘雅婷
  • 8篇李永忠
  • 8篇尤民生
  • 6篇林胜
  • 6篇郑元仙
  • 6篇桂富荣
  • 5篇和淑琪
  • 4篇张青文
  • 4篇徐小刚
  • 4篇孙文涛
  • 3篇郑云开
  • 3篇刘小侠
  • 3篇姚凤銮
  • 2篇孙跃先
  • 2篇张玉虎
  • 2篇杨广
  • 2篇刘丰静
  • 2篇黄寿山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华东昆虫学报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种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18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被引量:5
2009年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属于大范围迁飞性害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变,白背飞虱的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严重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加。概述了白背飞虱危害、综合防治方法及监测和防治的最新研究动态,以供参考。
唐小艳李正跃陈斌
关键词:水稻白背飞虱
云南元阳梯田稻作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鞘翅目昆虫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2007年和2008年4~10月,采用马氏帐幕诱捕器对云南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中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元阳梯田生态系统,鞘翅目昆虫有22科130种984头。物种丰富度、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8.7,5.27,0.75,4.99。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诱捕的鞘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依次为叶甲科>瓢虫科>天牛科>鳃金龟科>丽金龟科>叩甲科=步甲科>象甲科>负泥虫科>绒金龟科>拟步甲科=花金龟科。根据鞘翅目昆虫的食性,将鞘翅目昆虫分为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3类。其中捕食性鞘翅目昆虫有34种139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69,4.48,0.88。植食性鞘翅目昆虫有94种843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3.80,4.70,0.72。腐食性有2种2头。根据4~10间鞘翅目昆虫的群落动态的系统聚类结果,昆虫群落种群消长分为3类,第1类为4月和8月,第2类为7,9,10月,第3类为5,6月。其中第3类的5,6月份鞘翅目昆虫群落中种群数量较高。
杨韶松陈斌李正跃孙跃先孟国成刀丽云
关键词:鞘翅目昆虫梯田群落多样性
番茄斑萎病毒属ssRNA-M序列比对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是布尼亚病毒科唯一的植物病毒属,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引起许多作物和花卉严重病害的发生.该研究利用DNAstar、DNAman等软件对其RNA-M编码G1G2蛋白和NSm非结构蛋白的核酸和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发现Tospovirus属病毒的G1G2蛋白和NSm非结构蛋白序列的长度和GC含量在不同病毒种间变异不大,同时得出序列比对图和一致性(Identity)的值、同源性(Homolog tree)的值和系统进化树(Phylogenetic tree)的值,并发现根据NSm蛋白质序列划分的2个相似性组与前人划分的血清组非常接近.
刘雅婷李鑫李永忠李正跃李成云朱有勇
关键词:番茄斑萎病毒属非结构蛋白
昆明地区蚕豆小麦间作控制南美斑潜蝇危害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分别于2003—2004年11月至翌年4月,对昆明地区蚕豆小麦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蚕豆和小麦行比为1:4,1:6种植模式对南美斑潜蝇的控制作用明显高于1:2种植模式,在1:4,1:6种植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虫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2.02%,18.04%;相时防治效果最高,分别达到34.26%,37.63%;成虫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为36.74%,59.78%;经方差分析,处理1:4,1:6为控制南美斑潜蝇最佳种植模式。
李洪谨陈国华周惠萍朱有勇傅扬罗明忠
关键词:南美斑潜蝇间作生物多样性害虫控制
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SRNA序列比对被引量:3
2010年
从生物信息数据库NCBI中搜索并下载最新有关番茄萎斑病毒属Tospovirus各种间SRNA片段全长序列以及该片段上NSs、N的核酸和蛋白质序列着手,运用DNAstar和DNAMAN以及NPSA等生物信息软件对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以NSs蛋白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显示CCSV和TZSV之间的同源性为85.8%,IYSV和TYRV之间的同源性达90%,MYSV和PSMV间的同源性为97.5%;通过N蛋白序列分析显示,Tospovirus属中有7组同源性较高的种;在Tospovirus属病毒中非极性氨基酸含量最高,极性酸性氨基酸最少,比较TSWV中抗性破坏RB株系与普通株系在NSs、N核酸、蛋白质序列、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二级结构之间的差异,发现差异不显著.
徐小刚刘雅婷李永忠何婷婷韩毅孙文涛
关键词:番茄斑萎病毒属
金龟子绿僵菌KMa0107菌株对三种玛绢金龟幼虫的致病力被引量:10
2010年
室内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KMa0107对玛绢金龟属3种金龟子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KMa0107菌株对玛绢金龟Maladerasp.、阔胫玛绢金龟M.verticalis和小阔胫玛绢金龟M.ovatula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接种后,玛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小阔胫玛绢金龟3种幼虫的毒力方程分别为Y=0.39X+2.93(R2=0.97)、Y=0.41X+2.33(R2=0.85)和Y=0.46X+2.56(R2=0.97)。接种后3-9d,KMa0107菌株对玛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小阔胫玛绢金龟幼虫的致死剂量对数值分别为9.09±0.3~5.26±0.18、9.04±0.29~4.67±0.21和7.35±0.18~4.7±0.17。在菌株KMa0107孢子悬浮液1.65×108~1.65×105孢子/ml浓度下,玛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和小阔胫码绢金龟幼虫LT50的估计值范围为3.4-6.2d、3.3-5.6d和2.7-4.7d。3种玛绢金龟幼虫接种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随着病原菌的侵染,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接种后4d,3种玛绢金龟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下降。接种后2-6d,3种金龟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减退率间差异显著,其中小阔胫玛绢金龟和阔胫玛绢金龟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减退率明显高于玛绢金龟。
陈斌李正跃和淑琪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毒力血淋巴
生物入侵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0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外来物种入侵对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生态位模型(ecologicalniche models,ENMs)为外来入侵生物的风险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定量化分析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入侵生物适生区的预测,但如何评价不同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成了当代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了4种生态位模型对其应用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在这4种模型中:MAXENT和GARP是利用物种的已知分布数据和环境数据产生以生态位为基础的物种生态需求,然后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潜在分布;CLIMEX是通过物种在已知地理分布区域的气候参数来预测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CLIMEX运行结果的EI值是一个相对值,反映了物种在各地分布的相对丰度,并能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GIS即可以单独构建对目标物种的适生区预测,也可以与其他模型相结合,主要用到了他的两个功能:插值和叠加。
孙文涛刘雅婷
关键词:外来入侵物种CLIMEXGARPMAXENT
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inn.)]对不同豆种的产卵选择性、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豆粒上绿豆象的着卵率均达80%以上,且不同豆种粒上产卵量差异显著(P<0.01),卵在不同豆种上的孵化率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孵化后,幼虫仅在蚕豆、绿豆、红皮豇豆、豌豆、黑豆、红小豆、大豆上可蛀入危害,蛀孔数分别为3.00±0.25,2.00±0.18,3.50±0.09,2.50±0.21,4.50±0.10,2.00±0.22,2.50±0.17蛀孔/豆,差异显著(P<0.05)。在蚕豆、绿豆、红小豆、红皮豇豆、黑豆、大豆粒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0.63±0.12)%,(54.84±0.09)%,(44.40±0.08)%,(46.33±0.11)%,(66.88±0.10)%,(45.71±0.11)%,(21.59±0.21)%;雌虫的产卵期分别为(4.24±1.58)d,(5.10±0.22)d,(5.40±0.26)d,(5.21±1.25)d,(5.30±0.38)d,(4.63±0.41)d和(4.30±0.80)d,差异不显著(P>0.05),卵历期分别为(5.01±0.15)d,(4.30±0.05)d,(4.10±0.08)d,(5.10±0.18)d,(4.30±0.07)d,(4.20±0.14)d及(4.51±0.16)d,差异不显著(P>0.05);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33.40±4.85)d,(31.60±1.78)d,(28.22±3.56)d,(30.91±2.49)d,(27.30±1.98)d,(29.50±1.93)d及(36.70±4.97)d,差异显著(P<0.05)。不同豆种上绿豆象雄虫寿命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雌虫寿命差异显著(P>0.05)。
王燕Narayan Sarjerao Talekar陈斌李正跃陈宗麒
关键词:绿豆象生长发育豆类作物产卵
多作对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为探明蜘蛛功能团结构及多样性对多作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响应,于2006年早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多作和单作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与组成;通过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动态;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相似性及主要特征物种.结果表明: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基本一致,球蛛科(Theridiidae)待定种和肖蛸科(Tetragnathidae)待定种是2类稻田的主要优势种类;个体丰盛度(N)、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性指数(E)和绝对多度(澖)虽在个别季节差异显著,但是全年总体差异不显著;相似性分析进一步表明,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差异不显著,主要特征种类为球蛛科待定种、肖蛸科待定种、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insecticeps)、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mu giberum)和狼蛛若蛛(Lycosaspp.).因此,初步认为本研究所采用的多作模式未能有效地改善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和提高其多样性.
林胜陈李林尤民生杨广刘丰静
关键词:捕食性天敌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rDNA 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序列的克隆与比较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PCR技术克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rDNA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的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相应序列对两者的突变类型、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以及系统进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Ⅰ基因较rDNA ITS2更适合于F.occidentalis的种内遗传分析;F.occidentalis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株系或隐存种组成的复合体;入侵我国的F.occidentalis以温室系(greenhouse strain)为主体,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羽扇豆系(lupin strain).据此,推测F.occidentalis最先是被传播至云南,再从云南扩散至北京、哈尔滨等地.本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F.occidentalis的遗传多样性、株系组成以及入侵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武晓云程晓非张仲凯桂富荣李正跃
关键词:西花蓟马入侵机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