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535)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滕月娥徐璐李智李朝辉徐东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酸性蛋白
  • 1篇糖酵解
  • 1篇曲妥珠单抗
  • 1篇黏着斑
  • 1篇黏着斑激酶
  • 1篇腺癌组织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耐药
  • 1篇酵解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徐璐
  • 4篇滕月娥
  • 2篇李智
  • 1篇侯科佐
  • 1篇刘云鹏
  • 1篇时莎
  • 1篇张凌云
  • 1篇车晓芳
  • 1篇曲晶磊
  • 1篇曲秀娟
  • 1篇李鹏
  • 1篇石晶
  • 1篇张志强
  • 1篇曾雪
  • 1篇金美子
  • 1篇李彦君
  • 1篇徐东旭
  • 1篇李朝辉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2015年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尽管乳腺癌治疗方法众多,靶向治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常按照作用机制不同,靶向药物可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靶向肿瘤细胞的药物,如: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PI3K/AKT/m TOR抑制剂、CDK4/6抑制剂和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另一类是靶向肿瘤微环境的药物,如抗血管新生的靶向药物等。大量临床数据已经证实,
徐璐曾雪张志强李鹏金美子滕月娥
关键词:乳腺癌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血管新生
FAK及pAK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从1997至2008年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271例有完整存档蜡块标本,采用组织微阵列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K和p-AK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两者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FAK、p-AKT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3.9%(146/271)、36.2%(98/271),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97,P<0.01)。FAK/p AKT同时均高表达的比率为29.2%(79/271)。FAK高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呈负相关(P=0.046),p AKT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24)、淋巴结转移(P=0.016)呈正相关,FAK与p AKT共同高表达的患者更倾向于出现淋巴结转移、骨/软组织转移(P=0.019,P=0.022)。FAK高表达人群中,p-AKT高表达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0.047)。单独分析FAK及p-AKT表达与总体人群预后无关,将两者联合分析后,FAK/p AKT均高表达患者的OS明显缩短(P=0.027)。亚组分析显示:HER2阳性患者,FAK/p AKT高表达者的OS缩短(P=0.015),FAK/p AKT高表达是HER2阳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R=3.352,P=0.021)。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FAK和p-AKT两者密切相关,FAK/p AKT联合检测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能够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徐璐石晶张凌云时莎曲晶磊李智侯科佐曲秀娟滕月娥
关键词:乳腺癌黏着斑激酶预后
SPAR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SPAR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8年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255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肿瘤组织石蜡标本,采用组织芯片制作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AR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SPAR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1%,SPAR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P=0.007)及激素受体状态(P=0.034)相关。SPARC是否阳性表达对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P=0.451)、总生存时间(OS)(P=0.562)未显示出有统计学差别,亚组分析显示:绝经前SPARC阴性组患者的DFS优于SPARC阳性组患者的DF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SPARC不是浸润性乳腺癌复发及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PARC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它与雌激素受体表达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绝经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徐东旭徐璐李彦君李朝辉李智滕月娥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
糖酵解与乳腺癌
2015年
乳腺癌是我国位居女性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最新结果提示,2011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患者数约24万例,死亡约6万例,并呈逐年升高趋势。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靶点,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徐璐车晓芳刘云鹏滕月娥
关键词:乳腺癌糖酵解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