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3B10)

作品数:36 被引量:305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家松李卓佳段亚飞董宏标文国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对虾
  • 15篇养殖
  • 10篇凡纳滨对虾
  • 5篇蔗渣
  • 5篇甘蔗渣
  • 4篇对虾养殖
  • 4篇虾养殖
  • 4篇弧菌
  • 4篇杆菌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生物膜
  • 3篇人工基质
  • 3篇虾池
  • 3篇菌群
  • 3篇抗氧化
  • 3篇高位池
  • 2篇养殖技术
  • 2篇养殖模式
  • 2篇藻菌

机构

  • 28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辽宁省海洋水...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动物卫生...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根特大学

作者

  • 23篇张家松
  • 17篇李卓佳
  • 15篇董宏标
  • 15篇段亚飞
  • 12篇文国樑
  • 10篇马甡
  • 10篇单洪伟
  • 8篇曹煜成
  • 4篇冯震华
  • 4篇高磊
  • 4篇王芸
  • 4篇张真真
  • 4篇陈亮亮
  • 3篇王奕玲
  • 3篇杨莺莺
  • 3篇王贤丰
  • 3篇李华
  • 3篇刘青松
  • 3篇魏大鹏
  • 3篇徐武杰

传媒

  • 9篇南方水产科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海洋科学
  • 3篇渔业现代化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乳酸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将体质量(8.10±0.13)g的凡纳滨对虾放养在室内500L玻璃纤维水桶中,以不同剂量(0、0.5%、1.0%和2.0%)的植物乳酸杆菌菌液(密度109 cfu/mL)拌料投喂,观察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投喂15d后,0.5%和1%菌液组对虾的平均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0.5%菌液组对虾肝胰腺消化酶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对虾肠上皮细胞高度显著增加(P<0.05)。研究结果表明,投喂0.5%植物乳酸杆菌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和肠上皮细胞高度,促进对虾生长。
郑晓婷段亚飞董宏标杨铿杨莺莺张家松
关键词:植物乳酸杆菌凡纳滨对虾消化酶肠道组织
混料设计优化复合菌剂比例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混料设计(Mixture)对复合菌比例进行优化,测定了3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和1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不同比例搭配对细菌生长的光密度(OD)、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的影响,建立了各搭配比例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使用Design Expert 8.0的优化功能(Optimization)对满足所有期望的响应值进行优化,得到复合菌的最优比例为芽孢杆菌BD6株5.2%、BZ5株22%、溶藻弧菌VZ5株72.8%。对该最优比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的结果与预测基本一致。按上述比例搭配的复合菌株在第24小时即可获得较高的氨氮和亚硝氮去除率,第72小时的氨氮去除率为98.37%、亚硝氮去除率为93.81%。混料设计和调优软件可用于混合菌中多组分和多目标参数优化,以获得最优的复合菌比例组合。
魏大鹏单洪伟马甡张家松
关键词:复合菌剂氨氮亚硝氮
甲壳动物肠道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肠道不仅是吸收、消化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生物机体与外界环境联系最紧密的部位之一。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免疫在生物机体上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有第二免疫器官之称。近年来,水产病害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冲击,尤其是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养殖屡遭病害侵扰,损失较大。本文综述了甲壳动物肠道免疫系统三大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的构成,介绍了该系统的作用机理,为深入研究肠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提供参考。
郑晓婷段亚飞董宏标张家松
关键词:甲壳动物肠道免疫免疫酶肠道菌群
尼龙筛绢基质对对虾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添加尼龙筛绢网基质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精养系统中水体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质组水体菌群结构丰富度稍低于对照组;2)基质组水体菌群结构相似性始终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基质组的相似性系数不断升高,而对照组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的波动;3)对照组水体养殖前期优势菌主要为变形菌门和未培养细菌,在养殖后期则以厚壁菌门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细菌为主,基质组水体菌群则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均以厚壁菌门芽孢杆菌属细菌和未培养细菌为主。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人工基质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的生态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董宏标陈亮亮冯震华文国樑段亚飞李卓佳张家松
关键词:对虾人工基质细菌群落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6种改性剂对生物膜附着基质亲水性及其虾池挂膜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文章旨在研究提高生物膜附着基质亲水性能、缩短挂膜时间的相关改性处理方法,为该项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提供相关数据参考。研究选择筛绢网(40目)作为生物膜附着基质,选取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盐酸(HCl)、高锰酸钾(KMnO4)、重铬酸钾(K2Cr2O7)和无水乙醇(C2H5OH)共6种试剂作为试验改性剂。通过基质吸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数量和对虾养殖池内挂膜效果来评价6种改性剂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10%HCl处理6 h后的基质亲水性更好,虾池挂膜效果最优,为该试验条件下生物膜附着基质亲水性改性的最适改性剂。
陈亮亮董宏标张家松段亚飞李卓佳冯震华文国樑
关键词:亲水性改性剂
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5年
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在对虾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对虾营养代谢、能量平衡、免疫防御和胃肠道发育等生理过程紧密相关,是维持机体肠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综述了对虾肠道正常菌群的营养、消化、免疫和屏障等生理功能,分析了对虾肠道菌群结构与组成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展望了对虾肠道菌群未来的研究趋势。
张家松段亚飞张真真董宏标李卓佳
关键词: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
复合载体固定化细菌降解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以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指标,寻求固定化微生物复合载体及最佳配比。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载体,二氧化硅(SiO_2)为吸附剂,采用包埋法固定复合细菌制备成固定化小球,研究各成分在不同比例下,对水产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固定化小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VA10%、SA3%、包埋菌量0.1%、SiO_2 4%、交联时间36 h。固定化小球24 h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降解率分别达到96.0%和98.0%。添加SiO_2的复合载体小球具有载菌量高、比表面积大的特性。该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魏大鹏单洪伟马甡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养殖废水
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被引量:3
2011年
对凡纳滨对虾病毒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针对病毒爆发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通过该技术可推迟病毒病的爆发时间,减少因病毒引起的死亡,提高养殖效益,提升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文国樑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杨莺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病毒病养殖技术
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12年
试验选取以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Baphicacanthus cusia)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5组饲料[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1%、0.2%、0.4%和0.8%],连续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初始体质量为(4.14±0.06)g]56 d,每组3个重复,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虾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2%组差异显著(P<0.05);0.2%组和0.8%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的消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2%组的肝蛋白酶和肝淀粉酶显著增高(P<0.05),0.1%组和0.4%组的肠蛋白酶和肠淀粉酶显著增高(P<0.05)。0.2%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随着中草药添加量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指标呈现先下降后增高的趋势,0.4%组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适宜添加量为0.2%。
文国樑林黑着李卓佳陆鑫袁丰华
关键词:中草药凡纳滨对虾免疫
有机碳驱动的人工基质表面菌群结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本实验采用平板计数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了有机碳源添加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人工基质(筛绢网)表面生物膜菌群结构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人工基质表面菌膜成熟时,实验组人工基质表面异养菌数量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弧菌数及弧菌占总异养菌的比例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91.85%和96.98%(p<0.01)。T-RFLP图谱分析表明,两处理组中126、432、434、436、485、487和488 bp等T-RF相对丰度变化显著;其中,29 d时实验组菌群种类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分别高于对照组100%和33.9%。移动窗口分析表明,对照组菌群结构变化率△t为23.2%±26.38%,高于实验组的12.4%±0.3%。综上可得,有机碳驱动不仅能够促进异养菌的生长,竞争性抑制弧菌的增殖,而且可以提高养殖池塘中人工基质表面菌群结构的稳定性。
张真真董宏标段亚飞李卓佳文国樑郑忠明张家松
关键词:人工基质菌群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