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1004)

作品数:13 被引量:284H指数:9
相关作者:丁一汇俞永强李巧萍郭裕福柳艳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南京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气候
  • 6篇值模拟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影响
  • 2篇区域气候
  • 2篇全球变暖
  • 2篇全球变暖背景
  • 2篇热带
  • 2篇热带大气
  • 2篇热带大气季节...
  • 2篇季节内振荡
  • 2篇变暖
  • 2篇ISO
  • 2篇大气季节内振...
  • 1篇地球
  • 1篇地球自转
  • 1篇动量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5篇俞永强
  • 4篇丁一汇
  • 3篇李巧萍
  • 3篇柳艳香
  • 3篇郭裕福
  • 2篇何金海
  • 2篇董文杰
  • 2篇刘芸芸
  • 1篇张学洪
  • 1篇朱耀仲
  • 1篇赵宗慈
  • 1篇闫昊明
  • 1篇周祖翼
  • 1篇徐影
  • 1篇肖潺
  • 1篇钟敏
  • 1篇马晓燕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学报
  • 2篇Advanc...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年份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强迫因子变化在2003年夏季旱涝预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实验室研发的全球海洋-大气-陆面过程气候系统耦合模式(IAP/LASG GOALS 4.0),对比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气候的外强迫因子(太阳活动、温室气体及硫酸盐气溶胶)变化对2003年夏季中国区域的短期气候预测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外强迫因子变化的影响,模式模拟的中国区域2003年夏季降水距平的分布比不考虑这种变化时更接近实况,它有效地改善了无外强迫变化时模式模拟预测的中国区域降水不真实偏大的缺点,使一些地区的模拟降水量值减小,范围扩大,位置北抬.更重要的是,由于考虑了外强迫的变化,GOALS耦合模式很好地模拟出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较大的降水正距平区,同时相应的500 hPa环流场的模拟也有较大的改进.
柳艳香郭裕福
关键词:耦合气候模式短期气候预测降水
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预测被引量:36
2004年
利用IPCC数据分发中心提供的7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温室气体(GG)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GS)共同增加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未来50~10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的未来温度变化与全球和全国一样,都将呈增加的趋势。GG作用下,2050年和210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变暖幅度分别为2.2℃和4.5℃左右,比全国以及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变暖幅度小;GS作用下2050年和2100年,其分别为1.2℃和3.9℃,总体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变暖幅度低于全球与全国的变暖幅度。各个季节相比,春季和冬季的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在两种情形下,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中期夏季温度将分别增加2.3和0.8℃,2100年将分别增加4.1和3.1℃。对降水变化的分析表明,GG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全球、全国以及中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相比,降水增加的幅度最大;GS作用下,降水增加趋势不明显;综合7个模式的模拟结果,GG作用下,春季和秋季降水增加最明显,夏季次之;GS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降水变化不明显,夏季降水增加。同时,本文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1世纪中期和末期的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两种情形下,都是长江以北的增温幅度大于长江以南。GG作用下。
徐影丁一汇赵宗慈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
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对气候的影响:一个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利用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及其对应的海气耦合模式,分别采用现代、6和14 Ma以前的海底地形进行数值试验,研究澳大利亚北移对热带海洋环流特别是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形成的作用.使用现代气候强迫的单独海洋模式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澳大利亚板块向北移动,印尼海道关闭可以导致热带太平洋海温增加,热带印度洋变冷;并且可以引起通过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海水来源的变化,即在14 Ma以前流入印度洋的水主要来自南赤道流,而在现代则主要来自北赤道流.海气耦合模式的结果在定性上与单独海洋模式结果基本一致.
俞永强周祖翼张学洪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古海洋
全球海洋角动量变化及其大地测量的约束被引量:4
2003年
海洋角动量变化与洋流、海水质量分布变化密切相关。基于美国马里兰大学SODA海洋同化资料 ,研究了 1985~ 2 0 0 1年期间全球赤道海洋角动量的变化。从数月到年际时间尺度 ,固体地球、大气、陆地水和海洋总角动量守恒。从固体地球角动量变化中扣除大气和陆地水角动量变化的影响 ,可以为海洋角动量的变化提供约束 ,用于检验所得全球海洋角动量变化的准确性。季节尺度上的分析比对显示 ,在赤道的格林尼治方向上 ,海洋角动量变化大于大气角动量变化 ,并与约束序列的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在赤道东经 90°方向上 ,海洋角动量变化比大气角动量变化小一个数量级 ,并与 1985~
钟敏闫昊明朱耀仲俞永强
关键词:海洋角动量地球自转
中高纬度气压系统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7
2005年
中高纬度气压系统的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中蒙地区平均海平面气压和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异常与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负相关系数分别达-0.67 和-0.69, 远远超过了99.9%信度。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压系统异常表现为距平低压的1960—1976 年期间, 东亚季风区盛行较强的偏南风, 增强了东亚夏季风, 造成华北地区多雨; 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压系统异常为距平高压时的1977—2000年, 其东部的偏北风阻止了南来水汽的往北输送, 减弱了东亚夏季风强度, 使华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 江淮流域降水增多。100 hPa位势高度的距平场呈偶极子型分布, 表现为东高西低时东亚夏季风偏强, 西高东低时东亚夏季风偏弱, 这一现象在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中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柳艳香郭裕福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土壤湿度异常对区域短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41
2007年
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对江淮流域地区春季初始土壤湿度异常导致的区域气候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异常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影响非常显著,土壤湿度的正异常使得异常区域内降水增大,地面空气增湿、蒸发加大,与此相应,地表气温迅速降低,土壤湿度的负异常有与之相反的结果,这种区域气候响应是通过改变地表辐射平衡及地-气系统能通量而实现的;区域土壤湿度异常对短期气候的影响在一个月之内较明显,它的影响可持续至以后的几个月,但强度逐渐减弱;区域土壤湿度异常的气候响应不仅仅局限于异常区域内部,而且可以通过次级环流影响到其他区域的降水、温度等变化。
李巧萍丁一汇董文杰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ERA40再分析逐日的200hPa风场资料,选取1958~1977年和1980~1999年各20年,对比分析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前后两个时段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表明:近...
刘芸芸俞永强何金海
关键词:全球变暖
文献传递
中国近代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0
2006年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改进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模拟研究了中国近代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700年以来,以森林砍伐、草地退化及相应耕地面积扩大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对中国区域降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影响。1700—1900年期间,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华北、西南等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他区域变化不明显,但近50年来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1700—180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除东北及长江流域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呈下降趋势,1900年以后有所升高,特别是近50年来中国大部分区域平均气温升高,与这一时期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造成的温度升高相一致。另外,土地利用变化不仅使大气温度、湿度发生变化,还可引起基本流场的变化,使东亚冬、夏季风气流有所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植被变化改变了地面温度,使海、陆温差进一步增大的结果。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李巧萍丁一汇董文杰
关键词:区域气候数值模拟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ERA40再分析逐日的200 hPa风场资料,选取1958—1977年和1980—1999年各20年,对比分析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前后两个时段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表明:近20 a来,原来在赤道中太平洋上活跃的ISO减弱,而在中印度洋、孟加拉湾地区ISO变得活跃;全球变暖背景下,ISO的强度变化幅度加大,表明ISO更加活跃,且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强,夏、秋季弱;对流层上层的纬向风能量更集中于1—3波,ISO的频率有加大的趋势。还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发展的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1.0g中的控制试验及其二氧化碳浓度加倍试验结果,分别对应实测资料的前后20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式对ISO的空间结构模拟较好,但低估了ISO的强度;时空谱分析表明模式结果中包含有更多的纬向风的高频成分,由于能量的分散,导致对ISO活动强度的低估。但通过对模式的控制试验和温室气体增加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耦合模式还是较好地反映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ISO在中印度洋、孟加拉湾地区变得活跃、频率加大等变化特征。
刘芸芸俞永强何金海张振国
关键词:全球变暖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Winter Monsoon and Cold Surge over East Asia被引量:3
2007年
由使用改进地区性的气候模型(RegCM_NCC ) ,数字研究在 5 年(1998-2002 ) 的一个时期上为东亚区域被承担了以评估模型“复制被观察的冬季季风条件的 s 能力。结果证明模型罐头成功地模仿冬季季风发行量的基本特征,包括冷表面的、高压的系统,以及风模式的地点和紧张和冬季季风的紧张。冷巨浪的模仿的出现频率和区域与观察一致。在中国上的模仿的雨量分布与观察在华南收集了一致。模仿的潮湿运输的特征也在对从 NCEP 分析数据被导出的观察的好同意,显示来自在供应潮湿的一个关键角色为在华南的降水需要的孟加拉马槽戏的海湾的那潮湿运输。另外,来自在赤道附近的西方的潮湿运输 -- 太平洋也是重要的。这二在华南集成的潮湿运输分叉,作为为在那里被观察的降水的出现的一个前提。热量平衡证明了在东方亚洲大陆上的一个热水池的发展是显著的,它相对附近的海的热对比是为冬季季风活动的重要强迫因素。模拟也显示在发行量模式和降雨的重要差别被冷、温暖的 ENSO 事件分别地在 1997/98 和 1998/99 的冬季期间影响。上述分析表明了模型“模仿东方亚洲冬季季风的 s 能力。
李巧萍丁一汇董文杰闫冠华
关键词:寒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